“吃醋”趣谈
文/季超勤
由于“醋”作为一种兼具食用和饮用双重含义的调味品,所以人们将食用或饮用醋统称为“吃醋”、但是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吃醋”一词不再仅仅局限于作为一个简单的食用醋或者饮用醋的动宾短语存在了,它被人赋予了包含“嫉妒”在内的丰富的外延。
吃醋;词义演变;嫉妒心理
举个生活小例子来开始我的“吃醋趣谈”:中午我在食堂买份小面,卖饭阿姨一如往常地问我“放醋吗?要醋吗?加醋吗?”等等,独独不会问“吃醋吗?”对“吃醋”本意避而不用似乎已经成了大家默认的“常识”,但还是勾起了我去探究“吃醋”一词演变的好奇心。
“醋”是一种日常食用调料,“吃醋”是一个简单的动宾短语,表面意义可以理解为一种饮食动作。但是就像上面我所提到的例子,为何现在我们的语言习惯中会把“吃醋”的本意有意识地避而不谈或者用其他说法代替?其实这已经是一种大家都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用语习惯了,因为我们都知道“吃醋”一词之所以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完全是因为其引申义的支撑。因为“醋”是酸的,我们想当然的就会把“醋”和“酸”联系在一起,从而引申出“尖酸”、“嫉妒”等不太好的意思。词义引申作为词义演变的一种,在我们现行的语言系统里存在着许许多多词义演变的例子,今天我就来试着谈一下这个大家都比较熟知但是又比较容易被忽略的“吃醋”一词的含义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本文主要是以文学作品里出现的句子和日常说话习惯为探究依据,并且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①吃醋最初和基本的含义;
②吃醋逐渐开始与“嫉妒心理”挂钩;
③吃醋所指不再仅仅局限于男女关系;
④从《平凡的世界》看“吃醋”的现行意义。
一、吃醋最初和基本的含义
关于醋的来历民间多有传说,比较可信的是“杜杼酒糟造醋说”今天我们不探究醋的起源,而是试谈“吃醋”的含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记载“醯入主醯”,“醯”是指醋和其它各种酸味品,由此推算,醋已经有了三千年的历史。从现存的古籍中一些有关“醋”的句子可以得知醋在最初并不是指一种酸味调味品,而是客人向主人敬酒的意思。《说文》:“醋,客酌主人也。读zuo从酉昔声,在各切。”《仪礼·特牲馈食礼》:“祝酌受尸,尸醋主人。”这两处都是指的醋最初的意思。接下来就是醋作为一种酸味调味品被人们运用到文学作品中或者记载在古籍里了。这一意思较早的记载见于东汉,如:东汉状平经》:“助其谷粮,使有酸咸醋淡自在。”又如:“粘食醋餐”(《东观汉记》。由上可知,“醋”在东汉前并不表示“一种酸性调味品”,而是“客人用酒回敬主人”的意思,而作为调味品的醋在当时则被称作“酢”或“醉”。如:《史记·西南夷列传》:“用其叶作酱醉,美,蜀人以为珍味。”章炳麟《新方言·释器》:‘浙江谓酒食被郁酸败起沫为醉。”可见到清代时表酸性调味品己基本不用“酢”。
二、吃醋逐渐开始与“嫉妒心理”挂钩
据查证“吃醋”开始作为一个词组出现是在唐宋,但是此时的含义还是食用或饮用酸味调味品。不过也有学者说它此时的含义已经和嫉妒挂钩,只是目前还未找到确凿的文本论证。关于“吃醋”的引申义来源可以追溯到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醋气时闻,每念糟糠之妻;荒淫不择,岂思枕席之姬。”此处的“醋气”即食醋的气味,“糟糠”即是指妻子,由此可见唐中期已经把醋气和由男友关系而产生的嫉妒情绪的义项联系了起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找不到可靠地资料证明当时“吃醋”一词引申义的出现。到了金元时期“吃醋”的本义和引申义都有了很大发展,虽然还是以本义为主,但是出现了诸多“吃……醋”的短句,且用来表示因男女关系而产生的嫉妒心理。例如“我几曾调他来,皆是他心上自爱上我。你吃这等寡醋做甚么?”(元《逞风流王焕百花亭》)明清时期“吃醋”作为“产生嫉妒情绪”这个意思的史料逐渐增多。例如“贾琏听了笑道:’你放心,我不是那拈酸吃醋的人。’”(《红楼梦》)、“那晁住合李成名的娘子这两个强盗,吃醋捻酸管得牢牢的,休想放一点松儿。”(《醒世姻缘传》)三、吃醋的引申义不再仅仅局限于男女关系
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语言的,理解使用能力逐渐增强“吃醋”这个词的引申义又有所扩大。例如:“四个国家,实在是两派,你亲了这一边,那一边就要吃酸。”(《锻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吃醋”一词的引申义来表示普通朋友之间的玩笑,例如说你的闺蜜“你对这个小狗狗好有爱,我吃醋了”等等。
四、从《平凡的世界》看“吃醋”的现行意义
(1)现在吃醋表示食用醋时为了避免歧义,会在吃喝醋之间加上修饰语。例如:“少安为什么不娶一个本地女子,而跑到远路上找了一个爱吃老陈醋的山西人?”(《平凡的世界》)(2)或是我开头举得那种例子,将吃换成用或者喝等其他动词表示食用饮用。例如:“你把东西带走。明早复查前一小时,你试着喝点醋。”“人们就像得了灵丹妙药,纷纷张着嘴巴跑回家里喝醋去了。”(《平凡的世界》)
(3)有时人们也使用“吃醋”的两层意思来表达自己的两种想法。我们平时跟自己的熟人或恋人这样说:“我比较爱吃醋。”在一定的语境下,既可以表达自己喜欢食用或饮用醋,又可以表达出自己在男女关系方面容易嫉妒。
例如:少安一看她这样,就很快转到她面前,开玩笑说:“你们山西人真爱吃醋!”(《平凡的世界》)就是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将“吃醋”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结合起来,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写到最后又翻看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吃醋”一词的解释为“比喻产生嫉妒情绪(多指男女关系方面)。”并没有对其食用醋和饮用醋进行说明,可见这一词语的引申义已经普遍被人接受并广泛使用。可以说在词义演变的过程中,饮用醋或食用醋的本意已经被其他动词取代了。
[1]毛海蓉也谈“吃醋”汉语言文字,2009 (2) :264
[2]都丽红说“醋”汉语文学刊,2010 (1) :60
[3](汉)许慎,《说文解字》
[4](清)曹雪芹,《红楼梦》
[5](现)路遥,《平凡的世界》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北极光 2016年8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