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与古为徒 自出胸襟(创作谈)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港 热度: 20529
  胡竹峰

  二十几年前发愿读古文,乡下难见书籍,一本发黄的《古文观止》翻了又翻。后来有缘读到诸子百家,在先秦到明清的经史子集里流连。荒村苦寒岁月多了几束花影,暗香清凉,悠然微笑。先贤风味浸入心情,山野的粗疏淡了,墙角篱笆的梅兰竹菊应对前人的句子,变得风雅变得文气。

  文以载道也难离辞章的熨帖,好文章遣词造句如楚之美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前人文章之好在古,古意悠远最耐人寻味。前人文章之坏亦在古,行文古奥,后人读来,难免隔膜夹生。

  陈老莲喜欢李公麟石刻贤人图,闭门临摹十日。问如何?人说似矣,老莲心喜。又摹十日,复问,人回不似也。老莲更喜。那是以古通今终成自家面目的大彻大悟。

  文章一事固然枯燥,也着实自在,寻章摘句的乐趣在我行我素。一笔笔勾勒行迹,像凿琢石头,发掘其中心相。得一家之气成一家面目,有了境界方有格局。

  春日桃花落满故园庭院,落在一卷卷古书上,泛黄的纸页残红片片。古旧书香染上新春花气,有鲜亮满头的喜悦,有天朗气清的畅达,今时想来,犹觉旖旎。暑天梨树、香樟、刺槐上蝉声聒噪,纸窗油灯下一年年一天天独坐翻书,与古人相伴,听得见风声听得见虫鸣。秋冬昼短夜长,梧桐叶零落打在瓦片上,清脆古典,惹人牵念。

  乡居岁月是久远的事了。湖海飘零,有深渊有暗流,庆幸书光照我度厄。书越读越多越读越古,心境于是安宁,人生于是平复,一些舛逆顺着杨柳岸上的残月晓风进入江河。乘一叶轻舟,或幻化为庄子北冥之鲲鹏上天入海,随心随意随遇随喜。

  酒是陈的好,文章是新的好。写作的人总觉得旧不如新,我也难免。但古人的旧文章真好,一字一句稳稳妥妥,起承转合伏帖周正,那是老派人的意味与底蕴。

  作文学了很多年,心中无他,朝夕摹古,不离不弃,得其味方可存于胸贯于手,所谓收养在心。读古文,读旧书,无非供养几缕旧时光的清芬。先贤珠光宝气护佑笔端,得一寸光是一寸光,寸光寸金,守着心里一点文意,不至在尘俗滑得太远。

  近年作文,下笔随便。文章飘飘欲仙,出乎生活之外,是我向往的境界。字句拘泥现实,折了好看的头面。好文章自由挥洒、更无规范,有文气文意而不必太在乎规矩。文章自有命运,审美不同,识见不同,人人喜恶有别,得遇知音固然是作者的福气,也要彼此缘分。

  吴昌硕年近古稀时书庄子“与古为徒”匾额赠域外博物馆,大篆格外沉重格外虚心,字字精神抖擞如悬胆如金铭,雄强恣肆,凝重有五岳之山林岩石气,笔道又率意又厚重,所谓人书俱老。书画如此,文章何尝不是,与古为徒,也可以与天为徒与地为徒。

  文才浅陋,学问粗疏,向来下笔不过自家欢喜自家沉迷。不求落墨字字古意,至少有点古典的气味古典的氛围。有时候我是一个活在今天的古人,有时候我是一个活在古代的今人。岁月轻轻像一叶扁舟,载些经史子集,路途安稳。

  文学苍穹日月星辰灿烂。晨风吹落风筝,停在树上,正午时候遇见了,内心无限欢喜,空旷澄明。

  文字是立此存照,记录一时心绪或者长久的想法。时代潮流浩荡,笔墨安稳,并非以退为进,而是一退再退,退无可退,坐在柱子边、大厅一角、某个凉亭、谁家屋檐、田间地头、篱笆角落,解衣盘礴,击缶而歌。所以我的文章永远都不过一己之言一己之见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文章最要紧的是性情是经历是趣味是知识,是作文人独特的自我。把小我摆进去才有性情才有面目,庄子、苏东坡、张岱这些人,每篇文章都有自己。无我之文章,纵然辞章灿烂、跃然莲花,也顯得单薄。

  文学港 2021年6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