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村里事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港 热度: 20013
  陈宝全

  1、影子

  村里的楸树开花了,蜜蜂腿上沾满花粉振翅起飞,样子像一架负重的直升飞机,两腿并拢,极其标致。蜜蜂在高处飞,影子在低处飞,掠过一片片花瓣。它停一下,影子停一下,再加速,影子跟着加速。

  惹得地上的蚂蚁也想长一对会飞的翅膀。

  苹果园里劳作的人们,影子不离左右,一会儿影子背着人,一会儿人背着影子,站在树上疏花的人全是影子背着人。有时影子走在了人的前面,有时走在后面,或者左边、或者右边。影子像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不离不弃。干活的人回头或者低头,左顾或者右盼,只要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心里就踏实了。

  影子很长的时候,人会觉得吃力,拖着影子奔波、劳作一天,人累倒了,上炕熄了灯,把影子丢到一边美美地睡一大觉。第二天一早听见鸡叫,人和影子一起被叫醒,穿上衣服披上影子出了门。

  我在柏子岔转的时候,看见房子、车子、树木、草们、虫子的影子都在,连麦草垛的影子也偎依在近旁。人们都好端端地在自己的影子里活着,可一个叫王堪信的人没了影子。如果他还在,影子也该有48岁了,比之前40岁的影子会老一些。老屋的墙上挂着他的照片,有少年时的,有中年时的,但都没有拍出他的影子。

  村子里人说他小的时候,影子活蹦乱跳,像鸟儿一样。二年级的时候和人打架断了腿,没有接好落下了残疾。从此,他的影子里长了一条向右撇的腿,在地面上摇摇晃晃,随时要跌倒的样子。

  人都说他的影子丢在苹果园里了,我在他家的苹果园转了半天,没有看到。他把在世上的影子提前用完了。即使现在他在果园里干活,我们也看不见他。我不知道果园里的动静是不是他弄出来的,细细碎碎的声音,感觉他在附近。

  我找那根绑走他影子的绳子,没有找到,那根绳子也许和他一样也早早用完了自己的影子,可那棵绑过绳子的苹果树的影子还在,它无法摆脱阳光的照耀和风的吹拂,已经结出了欲望的花朵或者果子,但看上去一点也不高兴。

  这一园子苹果树也曾有过开心幸福的过去。那时候,主人吃苦肯干,一门心思扑在它们身上,它们也像听话的孩子一样年年争着考高分。苹果还在树上长着的时候,客商已经找上门来,开出一斤四元五角钱的好价钱。那时候,他的影子看上去很高兴,但他觉得苹果价还会走高,舍不得卖。令他没想到的是等摘下苹果时,价格突然降至每斤两元七八。他的影子顿时缩成一团,像一团愁云。他觉得在庄子里抬不起头了。

  一个心灵上受了严重伤害的人,就觉得自己的影子没用了,也不怎么用心珍惜。2012年10月20号下午六点左右,他在自家的果园里,把影子彻底交了出去。一棵苹果树、一根绳子和他半跪的影子被唤他吃饭的妻子和孩子看到了。以后,他的妻子、孩子和庄子里的任何一个人再也没看见到过他的影子。他家在柏子岔的高处,独家独院,好多人以为他拖着影子翻过山梁去了别的地方。

  一个有影子的人,生活会沉重无比。他的妻子宋院苹的影子像一块补丁,一块伤疤,摔也摔不掉。只要影子还在,她得继续活着,把男人留下的果园务实好,把孩子们养育好。他的母亲看上去很苍老,影子干巴巴地跟在身后,像小时候他走累了,蹲下来抱着母亲的腿不让她迈步,那意思是让她把他抱起来。可这个老人已经老得没有力气了。

  人们都在果园里忙活,我在这个庄子的数个小时里,只有电线杆上的一只喜鹊看见了。我和它友好地对视了一会儿,也许它把影子藏在了翅膀里,我没有看见。在我要离开的时候,一大片云的影子跑过来,把一庄子的房子、树、鸟、虫的影子盖得严严实实。好大一会儿,才看见它们和地里的人挣扎着从自己的影子里站了起来。

  2、路老了

  在我生活过的那片土地上,有许多陡的、平的、宽的、窄的路。路是人和牛马骡、羊狗驴走的,鸡和猪很少走,有时候也走,却是顺着路边,不敢到中间去。鸟雀也走,鬼鬼祟祟走几步,“嗖”一下飞了,它们大概觉得人走过的路不可靠,没有翅膀在天上开的路来得把稳。

  岭子梁东边是花沟庄,西边是李家山。梁背上有一条路,两个村庄的人共用着。

  高存珍是大嫂的弟弟,在花沟庄,我去了他会亲兄弟一样待我。我常常经过这条土路去他家。土路曾经那样年轻,富有弹性。我不像大人一样正儿八经地走,在上面奔奔跳跳,和路边的冰草、野花感受着年轻带来的美好,从不觉得累。人和牲畜像粗大的树杆上爬过的一只只虫子,路不会觉得疼。它一点也不介意你是胖子还是瘦子。

  年轻的路,记性也好。若是我跑到存珍家玩,中午没有回家,下午也没有,父亲急了,会通过这条路打听到我的下落。李家山的人和花溝庄的人很依赖这条有记性的路,丢了狗啊、羊啊、驴啊……都在这条路跟前打听。

  有一段时间无聊得很,我蹲在路边上去看来来往往的脚印。恋爱中的两个人走过时,脚印和脚印情意绵绵地往一起凑;两口子闹了别扭,一出门各自走在路边上,脚印气呼呼的;跛子的脚印一只离一只很远,一只脚踩得深、一只脚轻飘飘的;贼的脚印更奇怪,总有几只朝后张望,估计在看有没有人追上来……

  后来,我发现这一条路越来越老了。那天我在果园里转悠,看见喜科爷在那条路上走两步退一步咳三下还吐一口痰,我确定这条路和喜科爷一样老了。喜科是我小学的同学,他开着车从这条路上掉下去再没有上来,喜科爷看见这条路就伤心,再不来了。

  其实,都是苹果树惹的“祸”,结那么多果子忙活人。刚栽上的时候果子少,人们用扁担挑,用架子车拉。后来苹果越产越多,人担不动了,架子车也拉不动了。人要借助别的东西,于是,三轮车像风一样刮来,走人和牲畜的路怎么受得了。路慌了,它身上从来没走过这么多这么重的车。秋天运苹果的三轮车一辆又一辆不分白天黑夜地跑,汤土悬在半空落不下来。一年又一年,这条路就被两个庄子的人用旧了,用老了。

  我经常看见三轮车载着满满一车苹果,屁股上冒着黑烟,艰难地在一段陡坡上爬行,刨出许多大坑。由此,我断定:一条路的衰老是从最陡的地方开始的。

  一天,花沟庄一个人用三轮车拉着苹果,他平常进庄走的是另一条路,这条的脾气他不熟悉,到陡坡上不敢开了。存珍正好开着三轮车跟在后面,人家奉承几句,他便把持不住了,也不谦让,直接开上人家的车往下走。尽管他熟悉这条路,但一条老了的路没有劲管路上的事,即便是老熟人存珍也不例外。三轮车滑出了路面,从高高的地埂子掉下去。对于一条老了的路来说,不算大事,跟滚下一块土疙瘩没什么区别,对高存珍来说是天大的事。他的一条腿被车压折,在医院里住了好几个月,上了钢板,打了石膏,总算捡了一条命。加上腰病,年纪不大,走在路上的样子却和喜科爷差不多。

  不光我们,还有许多地方的人把路用旧了,用老了。再往高处走,站在喇嘛堆山顶,目光不要在葫芦河停留,河水會把人的目光吹远,目光掉进河里要费很大劲才能爬起来,爬起来的目光看见的就不是原来要看的地方,所以看陈家坪的最好方式是从空中直接望过去。

  他们也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进村路,在苹果园里钻出钻进。早年在路上走过的要么是人和人,要么是人和驴,悠闲而自在。后来,我去了别的地方生活,突然有一天看见他们的路硬化了,人和驴走的少了,上面跑的全是负重前行的车辆,叫声一声高过一声,比驴的叫声还大。由于是硬化路,雨水钻到下面乱捣腾,早把一条路的命要了,上面的人还傻乎乎地开着三轮车狂奔。这不,一个叫陈小贤的果农匀完苹果,开着三轮车回家时一头栽进去,五十岁刚过就把命搭进去了。

  还有一些小路,我们没有用旧,蛇一样钻进草丛不见了。来不及逃跑的,听见满载苹果的车辆发出“突突突”的声音,吓得毛骨悚然,不敢动弹。

  3、天的心情

  人在地上生活,不但要低头干活,操心地上的事,还要抬头看天,留意天上的动静。天上飘过的云、飞过的鸟都是天空的语言,说给地上人的。

  天上的事把阴坡庄一个叫王晓玲的女人的心操碎了。

  来来往往的云像她小时候放过的羊一样。她想着天上一定有个放羊的人,可天上放羊的人不是她,是一个无形的人,经管着无数只羊。天上的羊不长腿长翅膀,飞累了停在山顶上吃几口草,接着往前飞。

  雨是羊身上的汗,她喜欢看雨落在地里、庄稼、苹果树身上;雪是羊身上剪掉的毛,把地里找人的活都苫住了,不让人看,看见了人会坐立不安想动手干。她觉得雪是最体贴人的东西,从骨子里喜欢。

  她一点也不喜欢霜,霜是天上的羊倌趁地上的人半夜睡着时打的喷嚏。霜又是胆小的家伙,太阳出来看它们干了坏事,一番训斥,来不及辩解,流着泪一溜烟没了踪迹。和其他果农一样,她最怕谷雨前后的霜冻,多在她们进入深睡,半夜两三点的时候出来,苹果花傻乎乎地把花瓣都打开着,被冻得蔫头耷脑的。为了防止霜冻,他们觉都睡不好,半夜起来跑果园点烟驱赶。烟熏得霜睁不开眼,看不到落脚的地方,会跑到别的地方去。

  像这样的霜冻天气她还可以应对一下,无非是手脚勤快点的事。但闪电像牧羊人手中的鞭子一样挥时,多半会应验了“过午横闪连,冰雹在眼前”那句谚语。她知道很多关于冰雹的事,比如“黄云翻,冰雹天”“西北风,疙瘩云,闷雷闪电雹来临”“黑云黄边子,必定有雹子”……但她左右不了天上的事,好与坏全凭天的心情。

  2012年6月20日傍晚,天的心情看上去坏透了。她和丈夫樊文喜已经为苹果套上了袋,头顶上那些长翅膀的羊挤在一起不肯散去,平日里的白羊变成了黑羊,被黄色的栅栏围在中间。天上的羊倌估计睡得正香,人的鞭子够不到这些黑羊,无法驱赶它们离开。王晓玲的心结成了一块石头,她听见几声炮响,满以为会把天上的羊群赶过山去,但这些羊慢腾腾地让她干着急。羊粪蛋大小的白疙瘩,甚至有鸡蛋那么大的,从天上密密麻麻地砸下来,带着冷飕飕的阴气。

  王晓玲和丈夫赶紧跑进屋子,风卷着冰雹撕扯着门帘,好好的门帘瞬间成了麻叶丝。一尺多高的冰雹跟着洪水推开屋门往进涌,丈夫赶紧合上屋门用力顶着。她给自己和11岁的儿子换上平日里不穿的新衣服,让丈夫用重一点的家具顶上门,也换上新衣服。她觉得那时候的天破了个大窟窿,找茬要人的命呢!即便是死也要穿得体体面面。他们三个人在炕上紧紧地抱在一起……

  天终究没有塌下来。等一切平静下来,她到厨房去做饭,才发现厨房窗子的玻璃全部打碎了,灶头上已是面目全非,泥水像八十年没见过五谷的人,钻进了锅碗瓢盆一番祸害。一口饭也没吃等到第二天天亮,她跑到地里一看,苹果树东倒西歪,有的树像被人残忍地剥了皮一样,有的被山洪连根拔起。像一个个受伤的孩子,委屈地看着主人。她抬头看天,天又是一副什么事也没有的样子,她无奈又痛苦地瞪了一眼。又看看手,她觉得没有了苹果树,这双手就是派不上用场的废物。更为不幸的是,在这一场冰雹灾害中,邻庄有一个50岁左右的男人没有来得及跑回家,死在了路上。

  后来,她又担惊受怕地种上新的树苗,把伤势轻一些的苹果树像做手术一样进行整修,留下主杆和粗一点的枝条,除掉受伤严重的枝条。又是清除果园垃圾,又是喷药消毒。当年损失差不多十万元。新的果园要五六年才能结果,疗过伤的果园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缓过劲来。有那么三四年时间,男人修房挣钱,她在砖厂里抱砖,也不用看天的脸色。

  果园长起来后,她又回到了从前的生活。夏日的一个中午,我去了她家在腰套口子的果园,这是冰雹灾害后留下的一些苹果树。如果细心观察,就能看见老枝杆上还有冰雹击打后留下的疤痕,和人胳膊上打疫苗留下的痕迹相似。八年时间的生长,这些疤痕比以前更大了。她和丈夫在果园里匀果,四周静悄悄的,除了偶尔能听到几声野鸡的叫声,就是匀果剪“嚓嚓”的声音。毛茸茸的嫩果指头肚那么大,贪婪地吃着阳光。天出奇的蓝,没有一只“羊”的影子,她看上去和天的心情一样好。

  她围着树体疏果,男人站在树顶上疏,男人还特意让我看看他的软底胶鞋,这是为了保护树皮不受伤害专意买的。他说以前对苹果树有一点点恨,上小学时,校园里有几棵苹果树,他和同学抬粪时抬头看了一眼天,像眼前这么大的苹果蛋蛋钻进了他的眼里,忍不住摘了几个吃了,老师打了他,还罚了50元,他偷了家里的100元,但没有交给老师,而是坐上了去兰州打工的车……男人正说呢,王晓玲“妈哟”一声,吓我们一大跳,原来她把一颗打算留下的幼果不小心剪掉了,她说:“我们现在都把树当亲娘养着呢。”

  世上的人太多了,土不知道该埋谁,不该埋谁。土里埋的人都是人埋的,不是土亲手干的。崖上的土没打算跳下来埋人,一旦跳下来埋了人,那一定是有另外的东西要表达某一种情绪。

  去年10月15日上午,前吴庄下了一场大雨,雨帘像黑布一样把一处崖的眼睛蒙住了,崖的身体被泡得发胀,身体的一部分吃力地抱着另一部分。中午一点多,雨停了,大多数人还睡在上午的一场雨里没有醒来,他们为摘苹果的事忙得焦头烂额,都想趁着一场大雨好好睡一个自然醒的长觉。

  柴玛瑙和男人睡不住了,魏维荣睡不住了,还有一个女娃娃也睡不住了,女娃娃的父亲看着雨停了,喊他们帮忙包苹果,把摘下来堆在棚里的苹果按好坏大小分类包装入箱。果棚在崖的正下方,彩条棚布把他们和身后的崖隔开了,他们说说笑笑,自然不知道崖的一部分正吃力地抱着另一部分,快抱不住了。

  抱不住的时候,人会找个地方赶紧放下。土崖不会,它动不了,抱不住时会毫不犹豫地丢手。它丢手的时候不管下面有没有人。也许被棚布隔着压根没有看见下面的人。即便是看见了,它也喊不出声。

  崖塌下来是一瞬间的事,把魏维荣和柴玛瑙连同他们的说笑声一起压在了下面。跑出去的那一点点说笑声发现后面的说笑声没跟上,突然断了,觉得一定出了大事。塌下来的崖还伤了女娃娃的腿,压断了柴玛瑙男人的几根肋子。这两个人的笑声变成了哭叫声,把一庄子的人吓了。

  据说年纪大的人能闻见土香,像他们五十岁左右的人还闻不到。反过来,好像是土崖聞到了他们身上的香一样,扑了下去。众人把他们从土里刨出来,希望闻到空气和苹果的味道能让他们醒过来。但现实与人的希望差得太远了,魏维荣当场被压死,人们把柴玛瑙两口子和女娃娃送到医院,柴玛瑙没有抢救过来。柴玛瑙男人和女娃娃做了简单的检查,匆匆回来,为死去的人处理后事。

  土上面的生活他们提前过完了,亲人们脱下他们拣苹果时穿的衣服和鞋,都被泥土弄脏了,换上新的,安顿在瓷实的土里。由于他们走得太快太突然,气息留在了空气里没有散去,在家里人做好的饭菜上,开着的门上……总感觉他们还活在身边,在看不见的暗处。大概要用上三五年的时间,活着的人才能逐渐适应失去亲人的生活。

  六月中旬,高咀山下,前吴庄的人已经给苹果套上育果袋,一看地里的草要长到树上去了。山上的树和草往下走,沟里的树和草往山上走,地里的玉米拦不住、洋芋拦不住、大豌豆拦不住、胡麻拦不住……生活在庄子里的狗拦不住、鸡拦不住、人也拦不住。

  他们扛着锄头进了果园,投入到另一场与草作战劳作当中,魏维荣和柴玛瑙像是睡着了,忘记了干活。魏维荣两个女儿上班去了,上完大专院校当汽车修理工的儿子回来了,拿起了父亲曾经拿过的锄头。柴玛瑙的男人和大儿子继续着柴玛瑙没有过完的生活。

  压死人的土崖起初还活着,风一吹土扬起来,风停了又落下来。有些土落在人身上被带到了远方。现在,像是死了,干巴巴的土块悲伤地躺在那里,一根草也没有长。我看见一只细腰蚂蚁从土缝里钻出来,四下望了望,也许它也有过灰心丧气的日子,有过生死离别的痛苦,但现在,它束紧裤腰,奔向阳光的深处。■

  文学港 2021年3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