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变迁岁月
镇中座落在一片庄稼地里。周围没有村子,也没有工厂等其他建筑。
原来的镇中座落在村子里。还是76年大地震以后盖起的那种尖顶的抗震房。
“普九”前夕,教育局下来大批人马普查。没想到这已经为教育事业服务了近二十年,而且依旧挤满学生老师的教室,办公室,竟然全都是危房。
局长一声令下,学校除了传达室,全都查封了。
学生没地方上课,只好放假回家。
开始,家长不太在意,可是时间稍微长一点就受不了了,尤其十五六的半大小子,干活干不了,可又都是精力旺盛的时候,就开始仨一群俩一伙的淘气,大人们在地里忙了一天,回来还要和孩子生气。最后终于明白原来学校的作用挺大的。于是纷纷找到学校。可是校长只能是很无奈地一摊手,说:“教育局封的,我们有什么办法。”
最后闹到镇里,很明显,这是给镇里出难题呢,这类乡镇学校虽然是归镇里管的,可是哪来这么多得钱盖学校!可镇长毕竟是镇长,马上组织召开了村长会议,村长又纷纷组织召开了村民大会,穷了什么不能穷教育,苦了什么不能苦孩子!领导们的发言一个个慷慨激昂,老百姓们心里也像明镜一样,自己不掏钱,自己的儿子孙子就没地方上课,于是集资加上捐款,凑足了几十万。
工程很快包给了镇长的小舅子,全镇上下一片欢喜,因为教育局也派下人来亲自主持设计,要盖一所全县一流的中学。
可是选校址的时候又分歧了,不知为什么,竟然都不同意再建在老地方。而人们又都想让学校里自己家近一些,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不跑远路,安全是重要的,可最重要的是三年初中孩子走下来,至少可以省一辆自行车。
无奈中,还是镇长明智地作出指示:学校建在人口最多的三个村子之间,谁也不多跑,谁也不少跑,全都稍稍跑一点……村民们便不再有异议。
为了迎检,工程进度飞快。几个月之内,一座占地十几亩,被一圈红砖围墙围住地学校就屹然矗立在一片绿油油地玉米、花生中间。
于是,每天都有几千学生在这全镇最高的建筑物里涌进涌出。
尤其是每天中午或晚上放学的时候,几千人呼啦一下子全从校门口涌出去,远的骑自行车,近的步行,转瞬间散在乡间的土路上,又向四周扩散,最后跨入在几千个门里。
可毕竟这里本是庄稼地,没有那么多的路让学生走,便有不少学生直接从庄稼地里穿过,于是庄稼的主人就跑到学校里闹一通,说是我花钱盖了学校,怎么反过来祸害我,一直到校长赔着不是说一定好好教育学生才肯罢休。
校长开会的时候严肃批评了这件事,可却并不见成效。等到庄稼地里弯弯曲曲的有了小路的时候,就没有人去找校长了,后来村子里边分地,这些路倒成了界限。
这真应了鲁迅先生那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些我本不知道,是一个比我小一年的学妹告诉我的。她是继我之后考入师范的,一次一起回家的路上她绘声绘色的和我讲了这些事。
而我,作为镇中的毕业生,却远没有她那样的好运气,坐在宽敞明亮的楼房教室上课。
盖楼的时候我已经上了初三,正在准备中考。当时学校的教室已经被查封,初一,初二的学生可以放假回家,可初三不行啊,上边还是要升学率的。不知道校长用了什么办法,反正悄悄地开了两间教室,于是原本四个班的学生并为两个班,八十多人挤在一间教室里上课,课桌并在一起,只在两边留了过道,幸亏是初三的学生,大家忙着学习,下课也不大动,一开始也不觉得什么,可是随着中考的临近,天气越来越热,即使把门窗都打开,教室里还是热的要命,同学们就拿了书本当扇子,呼啦呼啦地删个不停,这声音有时候甚至超过了外边乌拉乌拉的知了叫声,还有时把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课声盖住。可老师也不说什么,他也在一边讲一边流汗呢。
可不知为什么,这一年的中考成绩竟然出奇的好。像我这样的中等生能考上师范,那是史无前例的。据说升学率在40%以上。总而言之,校长因为政绩突出被调到局里,主任则被提升为校长。
九月一日那一天,镇中又在隆隆的锣鼓和乒乒乓乓的鞭炮声中乔迁新址,镇中,确实风光了一阵子。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