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落日条款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港 热度: 15532
  王夫刚

  居山林图

  富有诗意的养鸡场不在北方的首都

  也不在南方的昔日首都——

  要想到达那里,需要回到村里

  需要涉过一条季节河,需要爬上一座山的

  高处,需要一个中年男人

  同意之后,训练有素的

  公鸡和母鸡们,才肯列队欢迎

  诗人到来。云端的逍遥来自

  被闯红灯的婚姻——我们一起抽烟

  谈论已婚女人的私奔:“她终究

  还要回来。”他的自信

  和他的烦恼一样多,他的烦恼在于

  不知道女人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就像我来到这里,需要

  一点点耐心与河川对抗。漫步山林的母鸡

  比女人稀罕多了,鸡飞蛋打的游戏

  早已不再令他愤怒——

  “人生就像眼前,”他用手比划了

  几下,眼前是,阳光,山风

  几百只不谈国事的母鸡

  飞来飞去,“下次再来,把手机故意落在

  家里吧,这里虽有信号

  但母鸡们不需要移动也不需要

  联通:“诗人,你太渴望表达了。”

  日常记

  庙堂不是学堂,却曾负责监督我们的规矩。

  现在我要说的——不是庙堂问题

  而是丧失庙堂的问题——

  我们在微博上制定道德的标准

  在微信中用一个人的道德标准

  管理一个人的帝国

  哦,游戏本无过错,自拉自弹自唱

  也是(一旦当真,就不好玩了)

  渴望点赞的人还没成年

  随便点赞的人,何尝不是如此

  美极了,惊呆了,恨透了

  我们几乎用尽汉语的顶级词汇

  却不复南柯一梦,不复

  同床异梦,在电脑面前

  电视机面前,我们比帝王还要忙碌

  我们允许比帝王还要忙碌

  我们甚至允许不知道

  帝王是谁。是的,庙堂不是学堂

  却曾负责监督我们的规矩

  而昔日的光荣只能活在昔日——未来

  也有昔日,未来的昔日中

  我们没有名字也看不清

  面孔,除了手机屏幕上的幽亮

  折射虚拟的存在:微信爱好者

  微博爱好者,不久前的……短信爱好者。

  河边偶书

  我决定和儿子讲一讲这条河流的身世。

  我决定从一首旧作开始

  和儿子讲一讲不大于河流的命运。

  此岸和彼岸成为哲学命题中的互换角色。

  我没有公职和公职馈赠的假期

  也没有买票上船游览的习惯。

  那些穿红色救生衣的游客多是制度的奴隶们

  连下午的阳光也不配拥有。

  是的,这浑浊的洪流就是乳汁。

  这九个省的家长看上去一点都不严厉。

  太阳落向上游,光线

  照在下游:一座百年铁桥

  在火车经过时阻拦不住铁锈掉到河里。

  以前我以为铁桥已经废弃曾打算写一篇小说

  纪念发生在它身上的传奇——

  骗子在报纸上打出广告

  要把这堆不属于他们的庞大钢铁卖掉

  以退役的名义,只差一点就大功告成。

  离家最近的火车站

  带着自己改制的发令枪,老朱和妻子

  连夜开始了逃亡的人生——

  不能坐车,不能走大路,不能近家乡。

  留在身后的是,被一枪击穿的

  信用社主任,他的上司。

  警车包围的案发现场。

  版本不一但持续发酵的市井新闻。

  以及年迈的父母,托付给亲戚的幼小孩子。

  逃亡,是一种看上去很美的旅程

  老朱弃了发令枪,只带着

  妻子——这个被他的上司

  侮辱过的女人,支撑着他走了很久

  走了很远,他乡渐成故乡。

  在被夸大的绝望中,老朱越来越

  讨厌天空;在绝处逢生的

  希冀中,老朱不写信,不上网

  不用電话,他跟妻子约定

  如果走失了,离家最近的那个火车站

  将是他们寻找对方的唯一地点。

  不幸的是,15年后

  他们真的走失了:修鞋匠老朱

  通缉犯老朱,在警察面前撒腿就跑

  而且,跑得无影无踪。

  他的妻子,后来就到

  离家最近的火车站——几年前刚通铁路的

  地方,摆了一个披星戴月的小摊

  生活的传奇在于,她等到了

  老朱出现,当然——警察们也等到了。

  乡村来电

  母亲想在自家院墙外面栽种一棵樱桃树

  但遭到了邻居的私下反对——

  像以往那样,他们并不

  找上门来,而是偷偷在樱桃树下

  灌入了斩草除根的农药。

  母亲很生气,很愤怒

  很无奈:她从三百公里远的乡村

  打来电话,控诉蛮劣的

  邻居。她的耳朵前几年

  出了一点故障,已经不习惯

  拧低音量跟别人说话。

  她希望儿子能够给予她村委会给予不了的

  公正:我父亲在世的时候

  这种问题一般没有机会

  走出村子。电话在两个耳朵之间

  不停地换防,我频频点头

  用一种母亲看不见的方式

  声援母亲——樱桃树有什么罪过?

  在自家院墙外面栽种樱桃树

  有什么罪过?啊,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

  毕生吃素,偶尔向儿子

  倾吐夸大的委屈有什么罪过?

  母亲,只要你喜爱生活

  我就从来不担心自己写下

  失败的诗篇——失败的诗篇有什么罪过?

  母亲的晚年功课

  夜不成眠曾经不被母亲视为一种疾病。

  年轻时,她忙于劳动,生儿育女

  并没有觉得黑夜

  有多么漫长;黑夜的漫长

  有多么可憎和不胜烦扰。

  到了晚年,这个问题

  才逐渐浮出水面:母亲的身体

  越来越糟,叹息和担心

  则越来越多——她每天至少吃三种以上的

  药片,偶尔还让我去买安定

  并且特别叮嘱:“药店不让买多。”

  而我则习惯了清晨醒来

  问她昨晚睡好了没有。

  夜不成眠曾经不被母亲视为一种疾病。

  但现在,不仅沦为一种痛苦

  而且变成了她的功课

  和我的请安内容。母亲乘坐长途汽车

  来到济南(一个三甲林立的地方)

  带着高血压,冠心病

  和乡村的清凉,希望换个地方

  在梦中与自己相安无事。

  她一生吃素,不识字,这样的逻辑

  发生在她身上一点都不奇怪。

  婚姻后遗症

  王木金的婚事来得突然——仿佛天上真的

  掉下了馅饼,但也走得蛮横

  ——谁说天上会掉下馅饼?

  祝寿也没有摆平他那颗愤愤不平的心。

  王木金不停地喝醉,不停地

  在修车铺的墙上宣布自己的思考

  ——被勾引的爱!

  ——天涯何处可销忧!

  王木金开着拖拉机去镇上造访半仙

  他要找到一个不存在的答案

  解決不存在的问题(馅饼

  已经没了,为什么馅饼的气味阴魂不散)

  十年生死,王木金的爷爷

  让半仙捎了话来:住处遇到

  故障,门前需要修整

  王木金决定移动墓碑满足爷爷的心愿

  (其实是满足自己的心愿)

  ——这一次,王木金的父亲

  没有从墙上,从墙上的镜框里走出来

  责骂儿子,在婚姻这个问题上

  王木金的父亲觉得

  无论生前死后,他都没法跟王木金的爷爷

  交差,也有愧于王木金的长夜孤独。

  文学港 2019年7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