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功利是一切好文章产生的前提
林莽

朱零是位诗人,我以为诗和散文是不分家的,而小说不行。诗人写诗,再写散文,不会影响到诗的创作质量,诗人的散文往往会更简洁而灵动。诗人改行写小说,成功的例子很多,许多优秀的小说家都有过写诗的经历。比如贾平凹,比如苏童、张炜、阿来、熊召政等等。因为他们有过诗歌写作的经历,在小说语言的精炼,音韵和词语运用,乃至情感的表达上都会更胜一筹。散文写得好,诗也好的人很多。小说好,再返回来写诗就难了。
朱零就是既写诗也写散文的人,他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好成绩。
最早读到朱零的散文是在飞机上,以图片和广告为主体,供乘客翻阅的航空杂志,有时会刊登一些时尚的短文,或以饮食、旅游、民俗文化兼顾,可读性较好的散文作品。它们夹在花花绿绿的图片之间,因为文章都是经过编辑精挑细选的,因而大多耐读。在万米高空之上,遇到好的文字或熟人的文章,我都会多看上几眼。记不得是在飞往哪儿的哪家航班上,我看到了朱零的一篇写云南普洱茶的散记。朱零在云南生活了许多年,有过许多与普洱茶,与那里的山山水水与民俗生活等的经历与故事,因而文章也写得生动而鲜活,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因此认定,朱零不但是个诗人,也是一位很好的散文家。
我和朱零在一个办公楼的同一层里上班,干的都是诗歌编辑的同一行当,自然是非常熟悉的。朱零很有中国民间传说的诗人都是“斗酒诗百篇”的范,在酒上,同普洱茶一样,他是一位达人或者说是个酒徒。他对酒情有独钟,喝遍了诗坛英雄。朱零虽好酒,但有酒德。他对酒的爱是从心里生发出来的,面对一瓶好酒,从他开启瓶口的认真与细心,就可以感到他对酒的真爱。喝酒时他很少说话,也不用人劝酒,喝时痛快,安静,酒后也很沉稳。不像有些人,只要一上酒桌就开始无形,更有甚者,饭桌上的人已经不够他烦的了,酒过三巡,便开始大喊着给许多不相干的人打电话,吹牛、胡扯,过后再问,头脑中一片空白。
朱零用心感受酒的美好,就像他用心感受诗和散文一样。
有一家图文并茂的诗歌杂志,有一期送到后我随手翻开,便是朱零的专栏。他的照片很洒脱,微启的一双玩世不恭的醉眼,消瘦的江南文人的体态,寸头,唇上比他的同省老乡鲁迅要文气得多的一抹短髭,微黑,但年过不惑仍显年轻的面容,虽不能用英俊形容,但有特点,属很容易被记住的那种。专栏的文字介绍却让我着实吓了一跳。文中说,朱零是诗人,是著述颇丰的书法博士。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洞察力,朱零为人虽同酒后一样少语而持重,我太有眼无珠了,身边有位成绩卓著的书法家,竟然毫无所知。我立即给那本杂志的主编挂了一个电话。对方正为此而懊恼,因一位编辑的自作聪明,从网上找到了同名同姓者,便张冠李戴,铸成了笑柄。许多熟人看到这篇文字,都为自己忽略了一位书法达人而自责,而当问到他时,朱零笑而不答,城府很深的样子,让人不敢轻易否定那篇错误植入的人物简介。
朱零平日里不苟言笑,开会也很少发言。他的诗确是口语化的,多是短句,有生活,有感悟,有情怀。他的散文更是娓娓道来的那种,行文散淡,叙述中时常突发异想而转向他处,但寥寥数语,又会转回正题,文中多有令人欣喜的枝枝蔓蔓,这使一篇很短的文章中有了更多的内涵和意味,甚至有些篇章有着诗的叙述与结构。
有人讲散文分为两种,一是聊天的,另一种是做梦的。朱零的散文应属于第一种。他的文章大多是在讲自己经历过的人与事,或是阅读中的体验,结合现实的思考。文风朴素,行文简洁,惜字如诗。朱零的散文,因为文字的空灵和新奇,其他感受和想法的不断插入,就如同一棵植物的主干上生出了许多枝杈,又开了一些花朵,它便长成了一棵枝叶丰满,生机勃勃的植物了。
从他的散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日常生活和人生经历,有着深入体验和真切感受者的领悟、认知与记述。他的文章无论是写景,写物,写人,写事,写生活,写现实,写历史,他都会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文化经验融入其中。因为他灵动的语言或春秋的笔法,让一些看上去很一般的命题,变得不再简单。
他发表在《文学港》上的四篇短文,为读者勾画出了很丰满的七八个人物和同样丰富的人生场景。滇藏公路上靠开一辆破卡车讨生活的表叔,主管畜牧的即将卸任的副县长,一心想升迁的局长,年迈质朴而善良的舅妈,穿白西装的日本小老板等等。虽然每个人物用墨不多,但都写得鲜活而准确。这些短文充分体现了作者语言的造诣和他对人生与社会认知的清晰与透彻。
朱零的散文,还有某种沉稳中的调侃和戏谑。轻松,自然,但直指一些人心灵中的阴暗,或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弊端。散文有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随手涂写的心灵笔记,它虽是个案,但带有普遍的价值与意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一篇散文也许我们会从中找到一个时代的生命痕迹。
朱零的散文还有一点是值得关注的,他的文章中有着明确的爱与憎,它们潜在于字里行间,它们源于生活,由物而人,由人而心,由内而外,由实而虚。情感、心灵、性情与社会、自然的相通与相融。它们不是徒有其表的道德文字,而是真挚的生命体验。
我喜欢优雅、恬静、心性旷达、不拘一格、随心所欲,顺应心灵的幻象与潜意识的美文。也喜欢朱零这样真挚,实在,措辞质朴,态度自然,不媚俗,不迎合时尚的文字。它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漫游,启示我们对生活的再认识。
当一个人的文字体现了他的真性情,当他是为内心的需求而写,为同情和爱而写,为自娱和心灵的自由而写,它们一定是优秀的,因为没有功利是一切好文章产生的根本的前提。
文学港 2015年6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