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生活和幻想世界中穿行——读袁晓君《我叫咚咚豆》系列幻想小说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港 热度: 15168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孩,这或许是童年时的自己,或许是曾经想做却做不成的自己。

  袁晓君,一位母亲,一位心理咨询师,她写了她内心无比羡慕的一个小女孩“咚咚豆”。这个咚咚豆,做了她童年想做的一切事情。咚咚豆有一双大脚丫,大步走路,大声说话,时时咧嘴大笑。咚咚豆用脚丫做面饼,跟小虫子打架,把抽屉叠成台阶。本来,她在乡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到城里去上学了。于是,她和爸爸、老师、同学以及她的动物朋友们有了许多许多的故事。

  本来,写一个“咚咚豆”纯粹是为了自娱自乐。当小说的部分章节发布在网络上时,读者好评如潮。在袁晓君创作完第一部《帽子里长出妈妈树》时,一家出版社主动联系她,希望出版这本书。后来,又有其他出版社来联系,于是,后两部《精灵带我去上学》《家里来了外星狗》也相继出版。

  小说中咚咚豆的境遇并不好,她从小没了妈妈。她有一个当环卫工人的爸爸。她穷,每天穿得脏兮兮的。她不漂亮,满脸雀斑,两根辫子也是歪歪扭扭的。她没有“做作业”的概念,她觉得抄拼音就是在本子上写满小虫子。班级里好多同学笑话她,班主任胡老师内心也没真正接纳她。可是,咚咚豆一点也不自卑,“好日子就是每天哈哈笑的日子”,她说。她把欢乐带到每一个忧郁的角落。在这浮躁的城市里,她是如此朴实。她的快乐、善良足以让那些冷漠的人们相形失色。连胡老师也承认,这个董小豆(咚咚豆的真名),有着自由自在的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咚咚豆”怎么就抓住了大家的心?因为,好多儿童文学作品,太注重“文以载道”,说教的气息太浓重了,但是,“咚咚豆”系列,就是一路给你说故事。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时时有一种惊叹“想象力太丰富了!”而且,这想象是连环套,一个套着一个,无边无际。比如,帽子会说话,会眨眼睛,有月亮的下雨天,戴上帽子就能进入神奇的帽子国;比如,爸爸说,妈妈当年被“踢上天”时,曾边飞边撒种子,结果种子落地成了“妈妈树”,等树长大,就会变成豆豆的秋千和爸爸的手杖。但是,豆豆得用爱和智慧救活心爱的妈妈树;再比如,咚咚豆在书包里发现一个小精灵,夜幕降临,小精灵就带着咚咚豆飞往精灵岛;来自C88星的外星狗,丢了定位方向的“绿喵喵”,它回不去了,成为了咚咚豆的好朋友,于是,豆豆和呼噜(小猪)、花背心(小鸡)、国王(鹅)一起帮它找“绿喵喵”,最后找着了,把它送了回去。作者的想象,信马由缰,但是,又紧紧围绕主题,收放自如。生活和幻想世界双线并重,穿梭并行。而且,这种想象中,是向善的愿望,是温情的祝福,你看不到搞怪,也不感到荒诞、抽象,只是感到温暖、亲切、自然。

  “我非常喜欢咚咚豆,她天不怕地不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孩子们说。是的,这“咚咚豆”系列太有游戏精神了。在这个社会里,咚咚豆“百毒不侵”,永远保持自己爱自由、爱幻想的天性。你看看她做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为了给花兔唐比做新裙子,她居然把自己最漂亮的一条裙子下摆剪下一大截。她的新草帽被同学扔到男厕所里去了,她居然拿一把铁锹,把男厕所的大便都铲出来,为了找那顶帽子。当“国王”来报信,说“闪电”、“花背心”和“呼噜”失踪了,她一路找去,最后知道是掉到瞎眼老鼠的洞里了,她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胡老师细细的高跟鞋绊住裙摆,摔倒了,她说:“胡老师,你的美人鱼尾巴不好,肯定是巫婆下的诅咒。”唬得老师认为她大脑有问题呢。她还固执地认为1+1=11……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整个系列充满了童心、童趣。值得一说的是第二部《精灵送我去上学》中咚咚豆和同桌王之关系的处理。两个孩子之间鲜明的对比,折射出当下的现实。王之是一个优等生,有着优越的生活,每天母亲轿车接送,他的童年就是学习、弹钢琴、画画。而且,作者特意安排他是一个单腿的少年。王之不仅是失去了一条腿,失去的还有童年中本应享受的快乐和游戏。咚咚豆不管这一些,她教他用单脚跳,还带他去爬树。当王之坐在树腰的树洞口,看到蓝天白云和远方的风景时,流下了晶莹的泪。他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美的景色!相信读到这里,成年的作者心中都会有一种隐痛:“到底是谁,剥夺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剥夺了他们的游戏?”

  咚咚豆系列体现了三个主题:亲情、友情和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咚咚豆虽然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是,在乡下奶奶和父亲——一位善良的环卫工人的呵护下,乐观、阳光。在咚咚豆的心里,穿着橘黄背心扫大街,浑身湿漉漉的爸爸是英雄。爸爸驾驶第一台最先进的扫地车“城市金刚”让她无比自豪。咚咚豆怀念妈妈,结果帽子里长出了妈妈树。尽管,这世界上有些人很势利、很冷漠,这丝毫不能改变她。小虎妈嘲笑她的大脚丫,有人说她没教养,同学们鄙视她的衣着打扮,但是,她却仍然充满爱和感恩。甚至,她抓到了小偷,使得小虎妈保住了金戒指,她问小偷为什么要偷,小偷说是因为饿。她还纳闷,饿应该偷蛋糕呀。大人们把小偷送派出所,她还为自己没实践诺言,让小偷吃一块蛋糕感到难过。她爱同桌王之,许愿永远不要长大,只为了一直陪王之玩耍。而且,咚咚豆对这世界上的任何小生灵都充满着爱心。她带着小鸟去散步,她和小狗、小鸡、小猪和鹅一起睡,她给他们做酱油炒饭。当然,这些小生灵也很爱她,放学后居然排着队去迎接她了。这些动物的出现引起了轩然大波,孩子们新奇而兴奋,但是,家长忧心忡忡,怒气冲冲。这使我想起美国麦克洛斯基的《让路给小鸭子》这一部仁慈的书。看来,我们许多人是太缺乏幽默感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理念了。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先生在提到儿童文学的内容和思想力度时,曾经例举了许多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我的爸爸焦尼》,展现的是单亲家庭父子之间永远无法割断的挚爱亲情;《我有一个跑马场》则借助一个弱智孩子与其周边人群之间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人世间的真情与博爱。“这些作品之所以感人肺腑,并给我们以强烈的心灵震撼,首先就是因为它们触及到了关于社会、人生、人性、命运等等最基本的人类价值和命题,因而具有了相当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那么,咚咚豆系列小说,对于小读者来说,不是以低俗搞怪而取悦,是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关爱、互助、感恩和分享,有着温暖的上升的情怀,体现着美好的人性。这也注定了书的品味。

  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咚咚豆非常可爱,让人心疼,而且作者对儿童的心理行为把握较到位。这也许跟袁晓君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有关。她特别关注爱和成长的主题,尤其是孩童和女性的心灵成长。小说中的一些细节是如此生动,真实地反映出孩童的心理行为。比如为了杀死虫子,咚咚豆和小虎给树浇了开水,结果树给烫死了。为了不让爸爸难过,咚咚豆画了很多叶子,涂上绿色,一片片沾到了树枝上。豆豆很喜欢万花筒叔叔,说长大了要嫁给他,并要叔叔“从现在开始不许变老,一定等着豆豆”。再如,王之告诉豆豆,自己真想把钢琴砸了,豆豆就想着把家里的大斧头背来。当豆豆问钢琴有多贵时,她是这样问的:“是不是比一百个鸡翅还贵?”读到这儿不禁哑然失笑。这一切,不是我们童年有过的可笑的行为和不谙世事时所有有趣的念头吗?

  生活中的袁晓君内敛,话语不多,但敏感、细腻。因为曾经的“淑女”教育,她的童年过于安静,她渴望着释放,渴望“张牙舞爪”过一把瘾。所以,当她漫无目的、断断续续写了那么些年后,在儿童文学中才找到了奇妙的感觉。她的成功在于她内心和职业的积累。咚咚豆系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咚咚豆还会遭逢什么?作者又会遭逢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咚咚豆肯定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她又将怎样迎刃而解?她的同学,王之、刘卡拉、毛小亮又将怎样?咚咚豆影响得了他们,影响得了周围的一切吗?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书中的主人公会成长,作者也会成长。而且,对于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来说,除了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力度,还有儿童文学的美学层次,涉及作品构思、语言风格、叙述技巧和文化含量。儿童文学也应有许多厚重的东西,但这种厚重如春天的细雨、和煦的微风、仁慈的阳光无形地化在文字中,让人举重若轻。而袁晓君,当她执着于儿童文学创作,在生活和幻想世界里穿行摸索时,衷心祝愿她,一方面,越来越有深度和厚度,一方面,越来越轻盈,正像她书中所写的“变得很轻很轻,就像小精灵一样飞起来”。

  

  文学港 2014年5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