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年的一天,好友李军邀请我去一家山东菜馆吃鲁菜,按他当时的讲法:那里可以花最少的钱吃到正宗的鲁菜,并特别告知我那里的猪尾巴尤其绝少,我欣然应承。
他讲的菜馆位置稍偏,不在各主要干线旁,也就说离车水马龙的繁华有一点距离,店子的确是小店,不过二三十平米,装修也极为简单,但看的出老板是一事理通达之人,有点逼仄的店铺里竟然被收拾的干干净净,餐馆里最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金碧辉煌、豪华气派,而在于清洁,老板大概深谙此道。
我和李军拣右墙角一桌坐下,在房间里那些拐弯抹角处也一样的干净朴素,这大概是餐厅里几乎座无虚席的原因。我和李军是十余年的朋友了,一起南下深圳。生活至今,虽然聚少离多,但情谊始终如一。男人的友谊,事实证明要比女人之间的友谊要经得起风霜雪雨,而且,我认为,男人之间的友谊淡时如水,渊源流长,浓时如酒,热烈强劲。平日即使数月不相互联系、不聚会,丝毫都不影响之间的情谊。一朝相逢,既可把酒畅谈,可以在对方面前无所顾忌的渲释情感,天南海北的奇闻异事,共度岁月的物事人非,无一不能作为谈资,高兴时能“白日放歌须纵酒”,悲痛也可洒滴滴眼泪。如此“江州司马青衫湿”,我与李军以及另一位朋友小孟,在深圳这座日趋冷漠的城市始终保持着不离不弃、相互勉励的关系,友谊大概就如同这小菜馆一样,形式上朴素,内容上洁净,大多生世间所谓友谊一样一旦华丽起来,例如日日相互赞美,阿谀,或者为彼此护短粉饰,大抵其实质是无法清洁,因此也不可能长久。
李军抢着帮我点了“猪尾巴”,可服务员说没有了。他只好退而求其次,点了一牛尾汤,看看他的表情,这个依然英俊的年轻人,我的朋友,他一门心思欲让我品尝正宗地道鲁菜,他认为好的、中意的,总是千方百计要推荐给我受用。我也是,有什么好的消息总不忘记转告他。佛家《大善宝积经》中说交友之道有三,其一就是“愿闻随喜”,用现代话稍作阐释就是共同享受快乐,用老套的话来说就是“有福同享”,牛尾汤上来了,果然可口,看我喝得起劲,李军也是显得开心,其实这汤的材料十分简单,除了牛尾外,还有萝卜,香菜,谁都不会把牛尾当成是美味,而萝卜、香菜也只是极为平常的蔬菜,然而汤的味道却鲜美得很,全然品咂不出牛尾巴的一丝味道。在各大高档酒楼喝过的各式汤饮不知几何,但这样平淡中见隽永却是首次,看来,人人皆言“平平淡淡才是真”果然是从日常生活里提炼出来的至理。
自从1993年这次被李军用“猪尾巴”引诱到这小店之后,接下来的十几年,我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走进这里,当然不用说,很多次是与李军、小孟共同进退的。店名原来叫“山东小燕青”,挺别致的名字,何况燕青也是《水浒》诸位英雄中绝无仅有的风流人物,可我、李军、小孟以及我们的朋友圈子,已经太多人忘记了“小燕青”,而称之为“小青岛”了。我们三人大约是“小青岛”这个名字始作俑者,缘由是“小燕青”的老板为“青岛人”,我们随性就将餐馆改了名字,日子一久就水到渠成取代了“小燕青”。
这些年,“小青岛”顺应趋势,将店面进行了扩充,装饰一新,越发精致了,仿佛一农家淳朴少女进得城来,受些熏陶,免不了也学会淡扫娥眉,略施朱粉了。尽管如此,其本性却始终未曾更改,朴素洁净事实上已是她的内在气质,沉淀久了,磨灭不掉。看看那些桌椅依然造型简单,色调朴茂,此起一些豪华酒楼里的雕缋满眼,奇特夸张,有雅俗之别。至于店里的洁净已不仅仅是看得见的现象,还是看不见的精神。正因为如此,翻新过的小青岛依然是人来人往,宾客如云。值得一提的是店里出现了一新的事物——古筝,右边墙角摆放着一雅极的古筝,不要误会是为了附庸风雅,是为了点缀应景。实际上,此地每一位女服务员皆能弹奏古筝,客人一有要求,便纷纷献技。有如此雅韵,顾客自然身心两方面皆舒畅,谁想下次不来。商业化无可厚非,而淡淡的艺术味却更能让人留恋,何况这里从来都物美价廉。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女服务员的琴艺竟然全由青岛老板业余传授!
有了小青岛的改善,这些年我来此处就更加频繁了,我和李军、小孟以及其他朋友相聚也更多了。坐在干净幽雅的“小青岛”里,十分放松自然,聊天都别有情意,再重大的主题也只是如同拉家常,再严重的分歧也可以娓娓道来,如同秉烛夜话,矛盾与对抗在丝丝缕缕的温情里悄悄后退,浮出来的还是日积月累似淡实浓的友情。如果古筝铮铮琮琮响起,更是锦上添花,谁忍心打破那一弦一柱共同营造的和谐意境?
现在想想,“小青岛”一名实在比“小燕青”更好,此“青岛”非彼山东“青岛”,而是茫茫商海里一方绿色的小岛,深圳社会浮躁不安,多少人在商海里浮沉不能自主,多少人追逐名利,背弃了最初的梦想,背弃了情谊,最终只不过抢了一根小横梁孤单地漂浮睡眠。而我们不一样,“小青岛”可以让我们免于孤独,小青岛可以让我们疲倦时一边栖息一边倾诉,它连着我、李军、小孟及其他朋友,是我们置身俗世洪流中的方舟。也许,更多在现代在社会打拼的人需要一个这样充满绿色的情谊的“小青岛”,也许!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