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孟庙有一大生物奇观,庙院内住满了成群结队的灰色苍鹭。
于是就有人细心地观察和研究成鹭哺育幼鹭的方式,发现苍鹭对子女的教养是非常残酷和苛刻的。成鹭采食回来,并不是将口含的鱼虾之类的食物轻巧地送到幼小苍鹭口中,而是把食物一样样甩给它们,让它们接着吃。接不住的由成鹭捡起来再甩,哪怕是因甩力过猛把食物甩出窝外造成浪费,也不让幼鹭轻易吃到。有些幼鹭在接食物挪动身子时不慎落巢被摔伤摔死,也难换得成鹭的同情而改变喂养它们的方式。
苍鹭喂养子女是用心的,显示出对幼鹭本性的爱护,它们不仅仅只让幼鹭吃到食物而活下去,更重要的是在训练幼鹭的反应能力和活动速度,以便让幼鹭尽快增长觅食本领,适应环境,健康成长。
人类就不同了,对幼小子女的喂养不仅仅是让他们维系生命,而且喂养的过程也能让子女们感受到生存成长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都有过母亲把乳头轻柔地送到嘴里的经历,不用尝试接吃食物的苦头。即便是哺乳动物,也不可能与人类攀比,它们的子女也只能争抢着、挤拥着去吸吮乳汁。从呑咽第一口乳汁开始,一生能享受到长辈无法计量的关爱,这是人类特有的优越。我联想到幼鹭,它们一旦能够飞起来,就是寻找不到食物,成鹭也不会再疼爱它们了,只有自立生存。人类对子女的疼爱却可以不随子女的长大成人、生活自立而终止,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有一则报道,一位在外地读中专的学生感冒了,她的母亲和外婆竟从数千里之外的家乡坐飞机把药送到学校,原因只是这位学生在家感冒都是母亲看着吃药,自己从不敢乱用药。
这位母亲对子女心疼得真是到了极点,是对本性的超越,方式也够“现代化”的,但却只能使女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毫无生存能力。她的女儿“平时在宿舍就不爱活动,打热水、拖地、擦玻璃等活基本不干,除了偶尔洗洗袜子外,其他的衣服床单被褥等都是出钱让别人洗”。
苍鹭与人类在教养子女上的差别显而易见。从方式上,我们看到苍鹭教养子女既原始又残酷,而人类不知要比苍鹭进步多少倍;从效果上,我们却看到了苍鹭的“高明”,正是成鹭的“无情”,才使得一代代幼鹭尽快顺应了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规律,而人类就显得可悲了。不是吗?在现实生活里,我们的不少后代们面对最基本的生活问题,老是缺少自主意识,饥了要食,渴了要水,冷了要衣的现象极为普遍。一个“要”字,显示出他们生活生存能力的被动。更有甚者,一些人从年龄上论虽然已经成人,但碰到复杂情况或陷入困境便束手无策,找不到应对的办法。感冒了不知道怎么吃药,手握钞票也可能买不到回家的车票、机票、船票,遇到歹徒就可能首先被吓昏。因此,人类在对待子女的教养上应学一学成鹭“甩食喂子”,让他们早日把翅膀变硬,面对困境不退缩,在大千世界里展翅飞翔。我们希望在为子女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时把他们哺育成人,但我们却不能老让他们躲在温床上。汽车、火车、飞机,要让子女们去坐,但还需要让他们知道还会有双脚跋山涉水的时候;牛奶鸡蛋,要让子女们去吃,但还需要让他们明白吃野菜粗食的好处;电脑、手机,要让子女们会操作使用,但还需要让他们从“点、横、竖、撇、捺、勾”练起,动笔写写书信,用手打打算盘。
我很喜欢看近期播出的《恰同学少年》,但愿上个世纪初毛泽东身无分文还能乘船过江、面对饥饿能机灵一动卖字写对联求生的故事在当今时代延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