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二十五史随笔》的随笔之二
记得初中,高中学中国古代史,再学到孝文帝改革一节时,我们都会看到历史书对孝文帝改革的如下评价: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然,但当我看完《孝文帝“遗疏祖族”论》之后对于历史书上的这段评价,竟作出了嗤之以鼻的否定和伴之以想骂历史学家的冲动!
记得初中,高中学中国古代史,再学到孝文帝改革一节时,我们都会看到历史书对孝文帝改革的如下评价: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然,但当我看完《孝文帝“遗疏祖族”论》之后对于历史书上的这段评价,竟作出了嗤之以鼻的否定和伴之以想骂历史学家的冲动!
之所以我有如此反映,主要是受到本书作者看待孝文帝改革的两个视角的影响。
第一种视角:大中华民族的全面性视角。作者论述道:“如果把孝文帝此举(孝文帝改革)置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背景中来加以考察,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历史学家大多会对此举持赞赏和肯定的态度。从宣帝拓拔推演到孝文帝,百于年中,他们将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不可测的命运放在马背上,一步步南下。每推进一步,马背上的载荷就少了一点,脚下土地上的东西则多了一些,这些年里的南下历程,不但书写着这个民族的日益壮大,也标志着他们从游牧民族向农耕的逐步封建化的发展。这是历史意义上的进步,而孝文帝的汉化运动,则是这种进步的加速而已。”
第二种视角:本民族的单向性视角。作者从鲜卑拓拔氏族本身出发论述道:“孝文帝有必要走那么远吗?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强大,自有它特殊的长处可依。鲜卑拓拔氏族的骄人之处就在马背上。从马背到地面,虽说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进步,但其中应该有一个渐化的过程。就如同认识,在感性和理性之间,还有一个知性。整个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原始到奴隶制,用了多少年?孝文帝却要将族人从马背上一把扯下来,直接按到地面上。为了紧扣时势的脉搏,不惜彻底打破不民族的固有面貌。”“那么结果如何呢?孝文帝后,仅历二世,三十来年时间,强大的北魏王朝即陷入了内外交困的风雨之中。宗室受屠杀,王国遭解体,大批族人沦为他人之奴。其原因虽有多种,但与孝文帝彻底汉化震荡了氏族的集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力量,难道没有关系吗?”
那么,回过头再来看历史书上的那些评价。首先: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对于这一点,应该从大中华民族的全局观点出发加以评价,是合理的。因为孝文帝改革确实是加强了南北文化的交流、渗透,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沟通,使北方少数民族汉化,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再次,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这一点,应上从本民族的单向性视角来看待的。但,对于这一点,我却认为,历史书的评价有失客观。因为,首先是在政治体制上的不合理。改革后的北魏仍是一个封建化和奴隶制色彩都比较浓厚的结合体。这是北魏的国体。但,他的政体,却实行了单一的封建专制制度。而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对国体又具有反作用。如此以来,不适合国体的政体只会阻碍北魏社会的发展;再次是经济文化方面。既然政治体制上是不合理的,那么,在那个政治决定一切的社会里,再繁荣的经济文化,也只能是毫无基础的空中楼阁。昙花一现之后注定了要灰飞烟灭。所以说,这些改革,只会将北魏抬到虚无的至高后重重地摔下,又何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呢?
但是,仅仅单独从这两个角度来看还是不够的。因为,不要忘了,在这角度的背后,还有一个个体利益的偏向。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中心的国家,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利益立足点是建构在大汉民族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历史上把少数民族的汉化,看成是民族融合都是正确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免损害了少数民族的个体利益。所以我们的评价只是大汉民族的一相情愿而已。所以,不管站在何种角度去评价,都不可能达成和谐的统一,因为这个个体永远都是不确定的,只能是相对的。而且,我们温暖还可以从以下的例子种寻求这种认识。“孝文帝改革根本没有给本民族带来利益,但是他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如果我们给予此命题以正确的判断的话,那么我们能否说:“中国现在的科学技术不如美国发达,中国为了赶上美国,全面学习美国,从而在科学技术上达到了美国的水平,但,中国却被资本主义化了,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那么,这在世界这个大民族的角度上,我们还能否说这是一种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行为呢?
综上,所以我认为,对于孝文帝改革,如从北魏个体本身来说,他好似不可取的,他的改革只是一种忘了本民族自尊而对别人的盲目的崇拜。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多了太多的强求,多了太多的不切实际。更是忘了自己原来是谁。孝文帝改革,对于今天的我们,只能从中吸取教训,而不能单单地给予评价。单单的站在大汉民族角度的过多的赞美的词语,写在今天的历史教科书上,只能迷惑我们的双眼,而忘了历史的教训,从而失去了中华民族个体利益的评价角度的权利!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