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你好”说起

时间:2007/3/20 作者: 小刺猬 热度: 88184
    我还是小姑娘的时候,曾经做过两年的话务员。“你好”两个字是口头禅,每接一个电话,那两个字就必须在舌尖打一次滚。搞得我拿起家里电话,往往也是“你好”当头。意外好处,是听到有一次我妈的同事对我妈说,你家小孩很有礼貌的。我不禁在一旁窃笑。
 
    不知究竟是我以前说多了,早已经潜移默化地将这两字列入必需的交际用语了,还是我以自己一贯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了,近来我敏感地发现,在一些我以为会听得到说“你好”的场合或状况下,却迟迟听不到我想像中的字眼。
 
    去年从北京返回南京。下车时是晚上十点。从出站口出来,我们一行三人大包小包只顾着闷头往前走,后面哨声骤然响起,最后有人疾步追上我们,那凄厉的哨音方才停下。几个人围上来,可能是跑得快的缘故,个个略有些气喘。某人眼一瞪,厉声说,把包打开,检查。我们面面相觑,一时有些茫然。我暗自嘀咕,就算检查,也不用那么凶吧,你们个个穿便衣,我倒还没看你们的证件呢。我极不情愿地打开箱子。几只手凌乱地翻了一下,最后挥手放行。本来我以为,他们要检查,至少也该说声“同志,你好”吧,岂料却遭遇了罪犯级的待遇。他们看我们的眼神,对我们说话的口气,仿佛我们早已和罪犯无异。这让我极其郁闷。然而终究还是没开口,并且反过来安慰自己,跟我们亲爱的人民警察较什么真呢,说不定我们长得真像走私犯呢。
 
    好吧好吧,现在咱不说警察,说保安吧。从长江的这一边,摆渡去另一边,散客一般是无需付费的。偶尔逢年过节,渡口处会站个保安,沉着个脸,挨个收费。然而收费标准却各各不一。有开价十块的,有开价五块的。会讨价还价的,三个人十块也能过。言语木讷的,就被硬梆梆收取每人十块。有一回不是礼拜天也不逢节气,从太仓那边摆渡回家,从入口旁的窗口里伸出一只手,里面的保安眼皮也不抬,开口说,买票,一人十块。跟他好说歹说,并拿前面过去的人也没买票为例,那保安依然铁面无私。也就是说,他是坚定地,毫不犹豫地,要挡住我们前行的道路,颇有“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气势。无奈,只有掏腰包。最终两个人付了十块钱。我就是不明白,保安果真有那么大的权利,随便制定或更改收钱的金额以及摆渡的规定吗?这种方式与规矩弹性如此之大,水分如此之多,究竟是什么才让他们的态度如此粗暴?我有理由怀疑那钱是不是装进了他自己的口袋。假若我不摆渡,或者两个人出了二十块,还不是只有天知地知我知他知?
 
    都说把握机遇,与时俱进,然而有些同志是不是走得太急,把基本的礼貌都丢下了罢。我现在倒有些怕和那些整日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挂在嘴边的人打交道了。会喧叫的,一般都是理论主义者。真正的实干家,大多默默无闻。现在的邮局,商场,银行,很难再听到“你好”两个字。老实说只要不吃到白眼就已经算不错了。仔细想想,听到“你好”最多的,是移动公司的热线。反正不要钱,随你怎么打。那些娇滴滴的声音简直让人骨头都酥了。本来想要投诉的满腔怒气也一下子变成绕指柔。
 
    当然,也不是每一项服务都让人喜欢的。比如手机上不断地接到关于彩铃下载或充值有礼的信息,一天发来三四条。家里三部手机一部小灵通,整天不是这个“嘟嘟嘟”就是那个“滴滴滴”,这简直就是“把握时机,与人俱进”了嘛。照我说,若真正要为老百姓着想,就该态度谦恭,脚踏实地。至于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短信,那些高傲陈旧的贵族式的办事方式,那些光会叫嚣不会做事的空想主义,应该统统扔进拉圾箱,然后一把火烧了,那才叫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