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爱情故事 单身一族 网络情缘 友情故事 都市夜思 围城内外 感悟亲情 异乡生活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夕阳灯是女孩的精神救赎

时间:2023/8/30 作者: 念。 热度: 88901
  《恋爱的犀牛》里有段台词是这样的:“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满街都是美女,高楼和街道也变换了通常的形状,像在电影里……”

  这是个烂梗,因为黄昏视力下降,也可能是缺维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

  但就我自己而言,我确实很爱黄昏,因为夕阳总是超级漂亮。

  最近我换租了,一间主卧,在北京东五环,租金3350元/月。

  我放弃了和好朋友整租两室一厅的自由空间,花更多的钱去和陌生人合租三室一厅,原因只有一个:在这个房间里我能看到夕阳。

  我还理智地算了一笔账,我每天6点半下班,7点半到家,2022年有248个工作日。

  其中5月24日到7月30日,日落时间在7点半之后,其中有49个工作日。

  也就是在我工作日都按时回家的情况下,我能在出租屋里看到夕阳的次数是49次;

  一年中休息日有117天,就算其中有一半时间我能待在出租屋里看日落,四舍五入是59次。

  2022年,在北京没雾霾,每天都能看到日落的情况下,我大约能在这个房间里看108次夕阳。

  我上一个房子是在一个老小区的一楼,窗外被建筑物遮挡,我基本看不到阳光。所以,我花了不到一百块钱跟风买了夕阳灯,三味书屋的氛围感立马得到提升。

  说起来,夕阳灯是今年最“火”的居家单品,具体有多“火”呢?当你在小红书上搜索“日落灯”,上万点赞的相关笔记在两位数以上。

  一个灯引来无数测评人,从二十块到几百块的细微区别都被姐妹们研究明白了。还有日落灯拍照姿势+道具的攻略。后来,升级产品又出现了日落灯2。0版本——破晓灯。更牛的是出现了透明鹅卵石版本的天空之眼日落灯。

  痴迷夕阳灯的不光是赛博世界的千万姐妹和小玲我,一打听才知道,RCG编辑部也是人手一个。

  最近同样搬了家的壁壁,绞尽脑汁,呕心沥血,买了三次夕阳灯,不抛弃不放弃,只为买到最心仪的那款。

  格调审美一流的消费头子汪汪,在去俺家看完日落灯之后,连连称赞,激情下单。但和很多姐妹一样,从尊重艺术的维度来讲,其实咱们买的都是赝品。

  因为上网搜了搜,发现正版夕阳灯Halo Edition是意大利Mandalaki工作室的作品,算上税费,价格在一万块左右。

  盗版是正版的平替,正版是夕阳的平替。

  平替的种类多种多样。

  橙黄色是最经典的平替,用最温暖的颜色激荡你高中时夕阳洒在教室的记忆。

  紫色夕阳灯更多应用于“网红”,表面是在冒充迅猛龙,其实是在冷艳的灯光下感受紫气东来、紫定能赢的玄学秘密。

  至于某夕夕上15块钱16个颜色的五彩夕阳,商家们更是发挥出了激情创意,将彩虹的色调与夕阳的广袤融为一体。

  人类追逐太阳,深入林中,仿佛是想与自然相贴的本能。

  几百年前,歌德还在探讨自然主义与人文艺术的关系;巴比松画派还在描绘法国枫丹白露森林的忧郁;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肯定没想到,夕阳灯在今天能成为女孩们装饰房间的利器,是名副其实的当代自然主义装置艺术品。

  这是属于新世纪的智慧,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创造或虚拟出一个自然的平替。

  看不了夕阳,就买夕阳灯;

  租不了大房子,就上开心网偷菜,玩《摩尔庄园》;

  没法在下雨天睡大觉,就打开音乐APP听雨声入眠;

  想离广阔天地近一点,再近一点,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元宇宙”。

  从廉价招待所的风景画假窗户,到“网红”直播间的豪华背景墙,也都是这样。

  小时候,“自然”离我们很近;长大后,“创造自然”离我们很近。

  十几岁喜欢洒满教室的夕阳,二十几岁喜欢假绿植、夕阳灯,四十岁喜欢风景画、山水十字绣,老了以后喜欢假山、有大花或者大胖娃娃的年画。

  以前憧憬去看山川湖海,现在囿于昼夜、加班与寻找爱。

  以前想看广阔天地,现在循环于出租屋、地铁站、公司三点一线的距离。

  就这样,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下,夕阳灯这个看似无足轻重的装饰品,已经不单单是消费主义的廉价陷阱,它成为一个焕发生机的精神出口。

  夕阳是啥?

  夕阳又可以是啥?

  是刚抠开的鸭蛋黄,是平整的南瓜汤,是一兜甜蜜的橙子,是你抬头看见的小惊喜,是一些坚信自己仍然热爱生活的时刻。

  夕阳在记忆里总是与“结束感”有关。

  早年间,夕阳就像一条分割线。

  夕阳下人们身体慵懒,形状模糊,你背着双肩书包路过小区一楼,能闻到谁家做了尖椒炒肉。

  父亲母亲下班,厨房里飘来饭香,客厅里闪烁着电视机里淡青色的光,你坐在沙发上看小鹿姐姐和跳跳龙,《智慧树》播完还有《动画城》。

  长大没有让日子更好过,但你有五颜六色的夕阳灯可以选择。

  在一本叫《空间的诗学》的书中,作者巴什拉曾经这样阐释: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

  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

  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外面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建构我们。

  拥有夕阳灯之后,我即使再晚回家也会让它点亮十几分钟,像在举行一种状态分割的仪式,妄图在十几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构建诗意。

  我也会珍惜一些能看见的、真正的、属于大自然的夕阳。它们出现在周末东五环的通惠河边;出现在我下地铁站的抬眼间;出现在我回老家的列车外;我喜欢记录夕阳,一是因为想记录早上的朝阳但我根本起不来,二是因为夕阳之后的时間,才真正完全属于自己。

  夏末秋初,天气凉爽,走出三里屯,我会看到有人骑着共享单车放声歌唱,夕阳洒在他的身后,影子被拉得很长。

  城市的建筑形态各异、颜色绮丽,车灯闪烁,但眼睛眯起来,视野变得模糊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和夕阳灯一样的橙黄色。

  即使你掌握不了城市的灯红酒绿,但出租房里那抹橙黄色的大光圈何时亮起,完全取决于你。

  你掌控不了生活中很多的事情,但感谢科技,让我们有在房间创造夕阳的能力。

  夕阳或者夕阳灯是一个时间结界,还是一个场景符号?

  我不知道,但我总是很爱夕阳,真的假的都挺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