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上床、入眠?恭喜你,你基本和及格无缘了。
在移动互联网制霸的2021年,生活极大丰富了“睡”的含义,不仅有生理睡眠,还有社会性睡眠——说完晚安之后,生理上并没有进入睡眠状态,只是在社会意义上“睡着了”。此时,本人已经开启勿扰模式,切断社交通道,进入互联网独处时光。
有过深夜2点催你通过审批的工作电话吗?遇到过认真勤劳总喜欢在半夜给你发反馈意见的甲方吗?接到过凌晨3点来自老板的“我不急,我就是给你留个言”的工作短信吗?
这种时候,“我睡了”是一道保护符,昭示“今日营业到此结束”,由此躲进社会性睡眠的壳里。我睡后,就算是洪水,也得第二天滔天。
有时候,“我睡了”是一场戏。加班到魂飞魄散骨肉分离的你,就差来一阵风给吹散了。这时候,多年不联系的朋友给你发来了大段微信,大吐苦水,说自己的凄美爱情。你先是佯装走开一下,然后打个呵欠,10分钟后,“我睡了”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出口了。
简简单单三个字,世界安静,天清气朗,下班后那點儿可怜的时间被重新掌握在自己手里,世界再度鲜活。
没有职场,没有朋友,就可以不用说“我睡了”吗?想多了!拼死拼活996的你,需要靠“我睡了”来躲避妈妈比订阅还准时的催婚电话;在亲密关系中的你,偶尔也需要“我睡了”来确保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一个人打扰到自己。
有时候,“我睡了”也有破功的风险。道过晚安后,群里老板的大手笔红包收还是不收?好玩的视频要不要点赞?有趣的微博要不要转发?那种“不分享给最亲近的人就觉得难受”的梗,你舍得留到明早再发吗?
有人会说,“我睡了”说到底就是一句谎话,一个借口。然而,只有接受过社会毒打的我们才会明白,生活和工作边界日益模糊的互联网时代,社会性睡眠其实是我们为自己开辟的独处和放松空间。
和朋友、同事们甚至是对象一一道过晚安后,大松一口气,躺在床上,盯着发光的手机屏幕眼也不眨,开始在互联网世界快乐冲浪。生理睡眠、社会性睡眠这“双重睡眠”,某种程度上维系着我们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
哦,回到这场考试,“我睡了”这三个字应该怎么解释呢?你可以这么写:在2021年,睡眠分两种,一种是生理上的睡眠,让身体得到休息;一种是社会性睡眠,让内心回归平静。在社会性睡眠与生理睡眠之间的这段时间,是一天中难得的自由时光。而“我睡了”,就约等于“我自由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