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你并不孤独——明明我们是手机的主人,现在却被手机“绑架劫持”了!
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微信、微博、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会设置点赞按钮?
这只是单纯地给你一个表达自己喜好的机会吗?当然不是!
对社交媒体平台来说,无论开发出多复杂或者简单的功能,核心目的都是——增加用户的APP使用时间,攫取用户的注意力。
比如有些短视频平台,推出了“沉浸式瀑布流式”阅读体验。简而言之,就是你不用翻页,只用上下滑动,就可以看到如同瀑布般无止境的短视频。而每一个视频都是全屏高清,极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
如果你发现自己上瘾了,那么恭喜你,你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算计”了。但也不用气馁自己容易缴械投降,因为这些看似轻松随意的布局和功能,其实背后有着诸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原理。
发了美美的自拍被人点赞,刷到颇具视觉冲击力的大片片段,妙趣横生的生活场景等,这些意料不到的“甜头”刺激,会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首先促使大脑脑腹侧被盖区的神经元产生“快乐激素”——多巴胺,随后多巴胺会和伏隔核的神经元相互作用,让你刷一次,爽一次。
在诸多刺激奖励中,社交性的奖励很特殊。研究人员发现,获得社会认可或声誉时被激活的脑区,与得到金钱奖励时被激活的脑区,有着高度的重叠。
2008年开发出来的“点赞”设计,就具有明确的社交属性。也就是说,朋友圈自拍收到点赞时的喜悦,和老板发钱时嗨皮的心情,其背后的神经科学基础,颇有相通之处。
除了点赞,还有很多设计也是为了让你上瘾。比如,最常见的下拉刷新的设计,其实和赌场里老虎机的原理相同,都是一种正强化的过程。用户每次下拉软件就像拉动老虎机的把手,每次都能获得未知的新奖励。
久而久之,用户就形成了无意识刷手机的反射,哪怕明知道没有新信息,也会忍不住下拉刷新。
另外,APP设计者还投你所好,开发出越来越聪明的人工智能算法,在你不断“上划”的过程中,为你建立了越发精准的预测模型:搔首弄姿的小姐、可可爱爱的超级萌宠、火爆大片解读、搞笑滑稽集锦……总有一款适合你。
不知不觉中,你“划一次”屏幕就像“吸一口”毒品,在社交媒体中越陷越深。
其实,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成瘾机制和毒品非常相似——奖赏系统的神经回路被过度激活,讓人兴奋的阈值越来越高,需要更多新鲜的、离奇的“嗨点”才能感到兴奋。
在这些设计下,你想不上瘾?难啊。
尽管各种手机社交应用完全和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手机虽好,可不要“贪杯”哦。保持思维的清晰,内心的安宁,刻意保持适度断网的状态,多看看周遭的花花草草,回归朴素“无网”的生活本身也是别有趣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