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人生感触 随笔小札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人人都是诸葛亮

时间:2023/6/26 作者: 鑫鑫之火 热度: 71786
  讀书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让我感到很困惑。每当我们班上考试考砸了,在全年级垫底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总会说,他早就料到会发生今天这一切,我们这种学习态度迟早会出现问题的……于是我想,他发现问题时干吗不早早纠正?

  在我成年以后,发现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当股市出现大跌,收盘后总会有很多股票分析师告诉你,今天的大跌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当一场体育比赛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局,体育评论员总能自圆其说,告诉观众场上的结局正在他的预料之中……

  2003年,芝加哥决策研究中心的行为经济学家奚恺元做过一个调查,他问被试者中国能不能在一年之内控制住SARS,当时大多数被调查的人回答说不能。当SARS过去以后,奚恺元以同样的问题问同样的人,然而答案让人吃惊,他们普遍回答:当然可以,我当时就觉得SARS肯定可以在一年以内被控制住的。

  1972年,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宣布出访中国和苏联,希伯来大学的巴鲁克·菲施霍夫设计了15种结果的可能性让别人评估,比如美国会在外交上承认中国吗?美苏会联手开发太空项目吗?中国领导人会同意和尼克松会面吗?当尼克松访问结束后,菲施霍夫再一次找到这些曾接受测试的人,请他们回忆一下当初对各种问题做出的概率判断。

  结果发现,人们的记忆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曾经对真实发生的事件做出过极其准确的判断。菲施霍夫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后视偏见”。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成为“事后诸葛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说:“当一件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会立即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以适应这种意外。试想自己正在看一场足球赛,比赛双方势均力敌,当比赛结束时,其中一方击败了另一方,在你修正过的世界观里,赢得比赛的球队比输掉的球队更加强大……一旦接受一种新的世界观,你就会立即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当事情发生时,我们又表现得好像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我早知道她会离开我;我早知道这只股票不行;我早知道你的方法行不通……),因为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所有的结局都是可以预料的。想想书店里的历史畅销书,无不是凭借着历史的碎片,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做出解释,仿佛历史是完全可以预测的。

  因此,当我们心里冒出“我早就知道……”这个念头的时候,我们最好再冷静反省一下,我们不是诸葛亮,而是普通人。很多事情,我们从有限的信息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再正常不过。而“事后诸葛亮”的危害,让人总在事发后觉得自己当时的预测是对的,因此很难从经验中学习;同时它让人们觉得自己早就正确预测事情的发生(错误都是别人的),因此难以用公平的眼光评判他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