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从何而来,进化论、学习论、社会学论、精神性爱论、生化论、依附论等众说纷纭。生物学研究认为多巴胺、催产素等生物因子调控着爱情,尾状核和壳核等涉及快乐和奖赏的脑区与爱情的发生有关。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爱情的产生符合人的生存进化规律,即拥有这种感情的人能获得更多的温暖与保护,更好地生存下来。也有心理学家认为爱情与人格的缺陷或完善有关。爱情观的跨文化研究则证实了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的差异会对亲密关系的发展产生影响。
美好的爱情使双方收获幸福和成长,但在某些恋爱关系中也会存在复杂的问题,如多角关系、虐待行为、嫉妒与控制、高风险行为等。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记录的神话传说认为,人们对于寻找另一半、恢复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所谓的爱情。黑格尔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爱情就是一种整合,即把一个个体所包含的一切全部渗透到另一个人的意识里去,成为其追求和占有的对象。
美籍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认为,爱是指热烈地肯定他人的本质,积极地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在双方各自保持独立和完整性基础上的相互结合。爱的本质是给予而非获取,爱的目的是使其对象获得幸福、发展和自由。弗洛姆指出,所有形式的爱都包含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
美国家庭社会学家威廉·J·古德(William Josiah Goode)认为,工业化时代的家庭特点造就了浪漫爱情的普及,爱情是两个成年异性之间包含性欲望和温柔体贴的强烈感情倾注。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齐克·鲁宾(Zick Rubin)是对爱情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第一人,他认为爱情是个体对特定他人持有的一种态度,比如更加思念对方,希望和对方身体接触。爱情的三种成分包括亲密依赖需求、帮助倾向、排他性和占有性倾向。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顿·皮尔(Stanton Peele)认为,爱情是一种广泛的经历,它能为个人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世界和了解除身边以外的人,使人更活泼、勇敢、开放;爱情是一种帮助性的关系,双方彼此信任,能接受和提出批评而不担心影响两人关系;爱情能提高一个人的能力,实现外部的成长,也能增强生活中的快乐,是友谊和吸引力的延续。
中国学者张怀承认为,爱情是人类个体之间基于性生理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相互倾慕、积极奉献的行为和心理,包括情爱、理想和性爱三个基本要素 。
伦理学家罗国杰指出,爱情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状态下,两性间以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平等地互爱和自愿承担义务为前提,以渴求结成终身伴侣为目的,而按一定道德标准自主结成的一种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特殊社会关系。
温尼伯大学心理学系博士贝弗莉·费尔(Beverley Fehr)和波士顿学院教授詹姆斯·A·拉塞尔(JamesA。 Russell)认为,爱情的概念太过复杂而不可能被精准定义,爱情是多向的,没有一个定义能代表其全部内涵。人们需要认识到爱情复杂而多维的本质。
尽管爱情一般是个人的体验,但实际上,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全面地控制了人们对于爱情和恋爱对象的选择。
希腊人创造了相伴之爱(phileo)、无私之爱(agape)和身体之爱(eros)三个关于爱情的概念。相伴之爱是指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爱;无私之爱是指一种建立在关注他人福祉基础上的利他的爱;身体之爱指性爱,这种爱寻找性方面的表达与满足。在古希腊,对于爱与性的态度是包容的、开放的,异性和同性间的爱与性都是自由的。从古希腊神话中就可以看出,诸神有着开放的性关系,凡间的人也自由恋爱、享受性爱 。
黑格尔认为,在古代中国,由于人们普遍缺乏主体性,作为一般范畴的爱情意识并不存在,而是被通过婚姻同化在国家一体的社会结构中。
中国学者戴伟也认为,古代中国人的爱情类化到了天地、夫妇、阴阳、乾坤等框架中去。这些观点较为笼统,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中国古代的爱情意识几乎无从确定。从古代到近代,专门论及爱情的文章和专著较少,有关爱情的理论也不甚发达。整体而言,传统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在感情的抒发上比较含蓄内敛,男女之情不倾向谈“爱”,而朝家庭、婚姻、人伦、礼教倾斜,强调稳定家庭、传宗接代,两性情爱关系的萌芽在专制政治体制与宗法伦理道德观念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上级对下级的“赐婚”、谋求政治或经济利益的“联姻”、子女尚未出生时的“指腹为婚”……反映出婚姻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家庭与另一个家庭联系的桥梁 。
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婚恋较为自由,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夫妻也可以离婚,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刘兰芝在离婚后依旧有人上门提亲。自秦汉后,对女性贞节的约束逐渐加强,鼓励“烈女不更二夫”。唐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有许多公主改嫁、寡妇再嫁的例子。但从宋代开始,“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压抑女性,恋爱也不再自由[13] 。在中国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的明清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市民阶层,代表这一阶层社会利益和思想倾向的文人在自己的创作中表达了他们的人生理想和爱情意识,如《牡丹亭》《桃花扇》《红楼梦》《三言二拍》等。然而,这些爱情意识的萌芽十分脆弱,难以与现实生活中强大的封建礼教抗衡,由封建的家族观念、两性观念、生活伦理观念所铸成的思想牢笼依然在当时的生活中束缚着人们的头脑。
进化论
这一理论认为,爱情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机制,其存在可以维系夫妻间的合作,以便更好地照顾新生儿。美国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认为,最强烈的爱情关系大约维持四年,这一时间段刚好适合婴儿出生,且最需要父母照顾。如果这对夫妇有第二个孩子,“四年之痒”则会延长为七年。对这一理论的主要批评是,“女人和孩子需要依靠男人才能生存”的观点在如今已经不成立,女人可以独立生育和抚养孩子。
学习论
与进化论将爱情视为天生的不同,学习论认为爱情可被看作是由高频率的积极行为引发的,强调爱情可以根据伴侣对特定行为的反应而发展,例如互相微笑、赞扬、触摸、为对方做事等。反之,失恋的人可能对对方有高频率的消极行为。但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到的是,为什么人们也愿意跟不会与之恋爱的人做出积极行为,以及为什么尽管有消极行为,一些情侣还会继续维持恋爱关系 。
社会学论
美国社会学家艾拉·赖斯(Ira Reiss)提出轮盘模型来解释爱情的发展——轮盘由和谐一致、自我表露、互相依赖、个性需要的满足四个阶段组成。在和谐一致阶段,双方对与对方相处感到舒服,想知道另一半的过去,想要深入发展关系。这样的需求会带来自我表露,双方向另一半表达一些关于自己、对方及两人的关系等亲密话题的想法,这些交流会让双方感到信任,加深两人的关系。随着自我暴露,两人变得更加亲密,会因对方的出现感到开心,形成依赖感。这种互相依赖的感觉与个性需要的满足有关,爱与被爱的需要、信任与被信任的需要等都会在恋爱关系的发展中显现出来 。
精神性爱论
在这一理论中,爱情被描述为一种人们渴望但由于社会限制而不能表达的性需求。在弗洛伊德生活的时代,由于人们在结婚后才发生性行为,从第一次见面到发生性关系的过程被社会性推迟,这就带来了爱情感觉的发展,当婚后可以满足性需求后,爱情也随着婚姻的到来而消亡。这一理论也存在争议 。
生化论
爱情的产生可能也有生化基础。例如催产素(oxytocin)在情侣间的性唤起过程中发挥作用;苯乙胺(PEA)使情侣们感到精神愉悦,精力充沛,这一物质也会促使身体建立起耐受力,因此或许可以解释热恋随着时间而衰退的现象。但该理论也只能解释爱情产生机制的一个方面,因为仅仅有化学物质仍然不能创造爱情,认知同样是重要的。
依附论
爱情依附论强调生命的主要动力是与他人结合。人们对爱人有种像孩子一样的情感依附,也会有较高水平的承诺与奉献,这种依附关系本身也对双方有利。但这一理论的争论点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有情感上的依附需求,有的人会选择独立。
赞(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