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奶二者,在饮食层面很好地代表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喜好和特征,而发源于中国的奶茶,则见证了这个国家版图扩张变迁、民族交流融合的宏伟历史。
它是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餐桌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对全世界深远影响的典型例证。
1.茶叶从南向北传播
带着苦味的各类茶鲜叶,原本并不适宜食用,只能用于制药。但先民们很快发现,即便没生病,吃了茶制品后,也能让人感到兴奋和愉悦。
若干年后,中国人明白了这种使人愉悦的东西,名叫咖啡因。
和烟草、咖啡一样,让人愉悦的植物,总会有人工栽种的价值。
来自南方山区的茶树,随着中原王朝的扩张,也向北快速传播。到西汉宣帝时期,王褒的《僮约》出现了“武阳买茶”和“烹茶尽具”的表述,这里的“茶”指的就是茶,这说明当时茶叶已成为商品,在长安街头上市交易。
到了三国,张揖在《广雅》中详尽描述了鲜叶紧压成饼的制茶方式:干燥紧压,为的是运输和保存,这说明最晚到了汉末,茶叶已经传播到了不适宜种植茶树的地区。
同时,《广雅》中还第一次出现了茶叶的吃法:先炙烤饼茶,捣碾成末,放入碗中以沸汤冲泡,然后加佐料混煮羹饮。
这里的辅料很有意思,包括盐、花椒、姜、葱和陈皮。
显然,当时的中国人还没有欣赏茶香茶味的能力:盐提供滋味,大料提供香味,茶的参与,只是为了提供让人愉悦的咖啡因。
用茶叶煮一锅咸汤,看似黑暗料理,却在无形中奠定了千年后奶茶的风格与走向。
2.奶,跟着游牧民族南下
与茶叶的传播同步,奶,也不停地经由游牧民族扩张的步伐南下,冲击着中原的饮食文化。
这种营养丰富、饱腹感强、口感香浓顺滑,且极易入菜烹调的畜牧业副产品,出现在获取肉类蛋白难度较高的古代农耕文明面前,可想而知,会受到多么热烈的欢迎。
伟大的民族,在学习与包容方面总有着相似之处。前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有北魏孝文帝更姓易服,在八百年的时光中,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已经充分了解、学习了对方的生活方式。
到了南北朝中叶,《齐民要术》成书的时代,汉族士子已经可以详细而准确地记载各种乳制品的制作方法。
这其中,包括“煎炼乳”(浓缩奶)、“熬干奶”(奶粉)、“除去上浮物奶”(脱脂奶)、“醍醐”(精炼奶的一种,类似酥油)、“酥”(奶油)、“酪”(黄油或酸奶酪)等。显而易见,今天各种奶制品的雏形,在1500年前,已然流行于中原地区。
3.奶与茶的融合
在东汉分崩离析300多年后,隋唐的统一,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强大时代,也给了奶与茶新的融合理由。收复西域,经略漠北,李唐王朝,开拓了前无古人的疆域,也从客观上加速了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和西北游牧文明的融合。
大量奶制品经由西域的胡人、北方的牧民,带进当时的国际大都市长安,并与茶叶发生了历史性的大碰撞。
李繁在《邺侯祖传》中记载:“皇孙奉节王煎加酥椒之类,求泌作诗,泌曰: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
酥,就是奶油,椒,就是花椒;奶茶混合搅拌后出现的奶泡,则被诗人比喻为“琉璃眼”。可见奶与茶混合的飲品,是唐代长安的风尚。
时至今日,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和新疆地区的咸奶茶,保留了大量中国古人饮茶时加盐、加香料的习俗。
与其说它们是异域风情,倒不如认为,这些原本不产茶的地方,凝固了大唐盛世的赫赫武功与悠悠历史。
4.奶茶的环球之旅
阿拉伯人是严格意义上最早接受奶茶的外国人。
流行于中国西北方的咸奶茶,也成了阿拉伯商人们学习效法的饮品——长距离的通商路程中,奶茶带来的兴奋愉悦感与饱腹感,是任何其他饮品所不能取代的。
阿拉伯人对中国奶茶的态度,不只是学习,他们还进行了改造。蔗糖——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特产之一,在这一时期与奶茶结合,并在随后的千年中难舍难离。
不用纷繁的香料与盐,也不用复杂的蒸煮打制工序,只要将茶和奶充分混合,再加两勺蔗糖,就成为一杯馥郁而又香滑的奶茶。可以说,蔗糖带来的革命,为中国奶茶征服世界之旅装上了一枚最强劲的助推器。
除了经由西域传入阿拉伯,并最终到达地中海之外,中国奶茶的另一条传播之路则更为艰险。公元8世纪末期,强大的吐蕃大举南侵天竺,攻灭了当时印度诸邦中最强大的摩揭陀国,并“立铁柱于恒河”。
藏族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酥油茶,也随之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南亚次大陆。
恒河平原拥有低海拔、高温度、肥沃的土壤,能够豢养足够多的奶牛,还生长着大量的野生茶树。不需要茶马古道,也不需要炼制酥油,获得奶茶如此容易。数十年后,吐蕃入侵者退去,奶茶却深深扎根在了这里。
几百年后,当“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的舰船开到印度,开埠设立殖民地。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吃不起饭的平民,居然喝着欧洲王室专属的奶茶充饥。
善于经商的荷兰人立马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们从中国的云南和福建分别引进了品质优良的大叶种红茶和正山小种红茶,种植在印度的阿萨姆和大吉岭,并运回欧洲,和加勒比的蔗糖、本国丰富的奶资源一起,构筑了欧洲奶茶的航海图谱。
若干年后,阿萨姆和大吉岭两处,成为全球最大最集中的红茶产区。而用这两地出产命名的阿萨姆奶茶和大吉岭奶茶,也成为全球奶茶品位的象征——归根结底,它们的出处,依然是中国。
5.奶茶的放飞发展
20世纪,奶茶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到80年代中期,台湾街头几乎所有的水吧,都开始出售奶茶。这阶段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1987年台湾率先将一种名为“粉圆”的地方小吃丢进奶茶里,大获成功。
因为煮过的粉圆色如黑珍珠,所以取名为“珍珠奶茶”。
谁也没想到,正是这种珍珠奶茶,在十年后登陆大陆市场,从骨子里唤醒了这个国家遗忘了千年的奶茶文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奶茶回归大陆后仅仅20年,消费量就达到了咖啡的五倍,而咖啡进入中国已经超过130年。这证明了中国人从基因中对这种本土原发饮品的喜爱,又或许隐喻了我们命途多舛的国家,在文弱了千年之后,即将重拾汉唐盛世无双的荣光。
就冲这恢宏的历史,也必须点一杯奶茶!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