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职场控诉“996”,也有人敏锐地以“90后”开始脱发为切入点,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如“我变强了,也变秃了”,还有人,计算须累计加班多少个小时,才能攒够植发所需的钱。
人们对秃顶如此敏感是有原因的。网上曾有一个调查,让女性勾选最无法容忍的男性缺陷,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秃顶,远超个矮、龅牙、啤酒肚、不修边幅的选项。各种各样的段子,对秃顶的人也嘲笑得挺狠。
如:有中年油腻男到诊所看牙,从墙上的医护人员名单,发现牙医与自己的中学同学同名,但是看模样,对方似乎又比自己要老很多。治疗过程中,油腻男忍不住与牙医搭讪,证实两人确实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牙医狐疑地望着油腻男的秃顶,问:“那您是教什么的呢?”
古今人对待秃顶的态度都是一致的,就是想方设法遮掩。不过,即使戴上了帽子,仍然有风险。
北宋初,同来自山西的王嗣宗和赵昌言参加科考,表现都十分杰出,到了殿试环节,两人的成绩又不分轩轾。宋太祖难以取舍,就让两人当场徒手相搏,看谁勇武有力,胜者为状元。宋人流行戴幞头,以丝绢裁成方巾,扎紧四个角的长带,就可裹束头发。
赵昌言是秃头,幞头系不牢,抱摔扭打中幞头被王嗣宗扯落在地。王嗣宗很机警,立即停手宣称自己获胜。宋太祖大笑,遂以王嗣宗为状元,赵昌言为榜眼。仅因为秃头就与状元失之交臂,那种无奈,相信所有脱发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相比起来,日本人就很善于“自黑”,秃头不仅有协会,还定期举办比赛,看谁的头秃得更彻底、更光滑。验证方式为用一条绳子连接两个软胶小吸盘,吸在兩个男人的秃头上,然后让双方用头角力拔河,谁的吸盘被拔下,就输了。
这种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的娱乐精神,很有利于秃头的人进行自我消解。毕竟日本作为秃头大国,脱发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秃头不多的正面形象之一,是神话故事里的南极仙翁,即为秃顶凸额、白须持杖的和蔼老人。因为若是有头发,就展示不出福寿几乎要溢出脑门、健康长寿的寓意了。
不久前,澳大利亚总理莫斯森参加公开活动,有女抗议者对其不满,用鸡蛋近距离砸他。但幸运的是,莫斯森秃头无发,鸡蛋直接从光溜溜的头皮上滑掠而过,无法形成摩擦导致破碎。对于许许多多像我一样发际线已经开始后移的人,这也是不多可以用来安慰自己的“正能量”。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