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医之殇

时间:2022/5/24 作者: 黄土地 热度: 83496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尤其是生病,更是伴随着人的一生。在五花八门的疾病中,感冒尤为频繁。或者因为着凉,或者因为劳累,或者因为生活无规律,或者因为外出水土不服等,感冒就会乘虚而入,不请自来。这不,连续加了几天班,熬了几个夜晚,之后,便是喉咙上火,嘴唇干燥,头脑昏昏沉沉,感觉不清亮,接着就是鼻塞,头痛,背紧……感冒症状明显表了出来。工作没精打彩,只得到医院看看,伺候这个透支过度的身体。

  第二天一早,我就来到医院。本以为自己最勤快,来得早,医院应当“门前冷落鞍马稀”,不曾想门诊已是万人空巷,人满为患,仿佛在抢购超市便宜的鸡蛋一样,超呼我的想像。唉,得病的人怎么会这么多呢?

  走到大街上,两侧的门店,大多是饭店,更多的是药店。饭店鳞次栉比,药店星罗棋布,医院气派恢弘,这些构成了城市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大饭店,还是小地滩,都围满了大快朵颐的人,吆五喝六,推杯换盏,好不热闹。药店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红火。医院越盖越大,看病的人越涌越多,好不壮观。想来也合乎逻辑,酒肉多了,吃出病来就要吃药,吃药无效,就到医院看病,正好形成一个闭合的怪圈。如此看来,人真的很傻,顶多也只能算作聪明的傻子。

  我站在长长的队伍中,排队等着看专家号,过了两个小时,终于看到自己的名子出现在屏幕上,喇叭一喊,谢天谢地,总算是轮到我了。看病的是一个老专家,病号自然多得要命。老主任面无表情,习惯性地用听诊器听了听我的前胸,看了看我的嗓子,量一量我的体温,不发烧。听说我头痛,背紧,就随手开了“血常规”、“头部和腰部CT”检查的单子。然后,我又排在长长的队伍中,等着屏幕中出现自己的名子,伸出胳膊去献血,再到强磁条件下接受仪器照射,让自己的腰背和大脑受一次伤害。然后,望穿秋水,焦急地等待检查结果“千呼万唤不出来”,等到快下班,那单子才算“尤抱琵琶半遮面。”

  一路小跑,回来找专家看病,看到排着长长的队伍,只好向排队的人连连说好话:“我是刚看过的,医生让取结果,那我就先进去了。”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下,堆着一脸铣笑,给老主任解释了半天,他才记起我来。他摊开单子看了看检查报告,“没事,就给你开几付治感冒的药吧”。我又要排队取药,回到家里已是下午。

  感冒看下来,用了半天时间,花了八百多元,买了几盒药。时间分配如下:排队用了80%,检查用了18%,看病只用了2%的时间。费用分配如下:检查费680元,药费150元,专家号50元。专家采用排除法看病,先做CT排除大脑和腰背的问题,再做血常规排除炎症问题,最后才是诊断开药。多亏病情简单,如果复杂一些,还不把全身都给查个遍?如此,医生还没做出病情诊断前,自己就花掉了近千块“现大洋”,难怪这医院越盖越气魄,医生也越来越阔绰。

  记得上次我患了重感冒,头重脚轻,走路不能自主,由妻子掺着来到中医诊所,看病的是一位老中医,他看看我的“舌胎”,号号我的“寸脉”,就开了几付药,整个过程下来,也就十几分钟,医药费也不过二十几元而已,吃过两三付药,病就好了。这样的重感冒,如果换成这次看西医,检查费怎么也要花去几百元、几千无。倘若病情复杂,就得住院治疗,没有个万而八千的,哪能打得住呢。若不是医保,人真的是得不起病了。

  人们期盼中医,因为中医简单明了,经济实惠。然而,你到各医院去看一看,西医空前发展,中医空前萎缩。从我的这次亲身经历来看,这并不奇怪。试问,中医看一次病能给医院带来多少收益,西医看一次病又能带来多少收益呢?两下对比,高下自知。假如让你是医院院长,自然会做出选择。“秃子头上爬个虱,明摆着吗”,你不去发展西医提高收益,那才叫傻呢。

  如此看来,西医的强势,除了现代医学的高度发达,最重要的推手就是经济收入。中医的弱势,并不在于看病效果问题,根子在收益问题。

  也许,我的这些经历,只是特例,不会影响大局,不会影响整个医疗系统的结构,左右医疗机构将来的发展趋势。但是,你只要到大的综合医院看一看就明白了,西医作为骨干力量,蒸蒸日上,中医,偏安一方,日薄西山,这样的现象并非偶然,想来着实让人焦虑,也着实在让人叹息。

  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西医的强势发展,中医的尴尬局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此以往,不用谁刻意破坏,只在中国自己的医疗系统内就已经把中医给“枪毙”了。谁让你中医治病手段这么简单,这么原始--望闻问切。只看一看舌胎,把一把脉,再开那么几付草药,就把病看过了。你看一看人家西医,有多牛,一台仪器动辄就几百万,上千万,检查费自然有几百元、几千元不菲的收入,如果再做一做手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元都挣到手了。

  中医要生存怎么办,于是乎,有些中医也跟着西医取起经来,也尽量多开些检查单子,增加些收入,虽然无法与西医相媲美,但总算是有所改革吧。只是苦了病人,那些费用都转嫁到他们身上了。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他们热切希望看中医,看原汁原味的老中医,然而这样的中医越来越少,离普通百姓也越来越远,已经快要淡出人们的视线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几千年的中医瑰宝,难道就要在经济收入面前真的要被边缘化了吗,难道这便民的中医真的慢慢衰败了吗,难道这宝贵的中医文化遗产真的要一点点消失了吗?

  想起来真是一身冷汗呀!

  中医的衰弱,一家独大的西医会让看病成本越抬越高。或许有一天,人们真的是生不起病了。遗憾吗,可悲吗,可叹吗?

  我们真的希望医院高扬起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我们真的希望医疗卫生系统真正确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给“中医”以合理的评价,不以收入“论英雄”,而以群众的需要“论英雄”,从政策、资金和人力上大力支持;我们真的希望医院回归到救死扶伤的初心和使命上来,我们真的希望医生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根本上来。我们强烈地希望原滋原味的“老中医”能回到我们身边来。因为,我们离不开中医。

  救救中医吧,我们的国宝,百姓健康的护身符。
赞(2)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