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文化”和“文化软实力”概念的理解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看,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它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从狭义上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等;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特点: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久的。
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译本《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围绕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四个方面所作的精辟阐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指引。
软实力是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文化软实力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二、文化的重要意义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同样,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国家。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化,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 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人类社会发展史一再表明,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春秋战国时的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为封建社会的到来作了理论准备;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的重要引擎;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成为开启改革开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等等。可以说,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新制度战胜旧制度、一种新体制代替旧体制,文化都可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凝魂聚气、激发活力,指引方向、启迪思想,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2.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竞争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国家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新加坡以国会法案的形式在,确定了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等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推行,为的就是团结国民共同致力于本国发展。美国始终把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作为根本内容,以此来打造“美国梦”、强化美国精神。仅以电影为例,从20世纪初开始,电影就被列入美国国家发展战略。正是在美国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美国电影进入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市场,成为传播“美国梦”、美国精神、美国文化的重要文化载体。
3.文化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文化反映着一个政党的理想追求。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不仅决定着文化自身的发展前途,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新民主主主义革命进期,建设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中国成产后,提出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贯彻双百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在不同时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化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加强。
前苏联的国家解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引领出了问题。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上的严重错误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苏共思想理论长期僵化,固守教条;党内党外发扬民主不够,对社会思想统得过死,人们缺乏政治积极性,社会缺乏活力。在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进行改革的重要时刻,解放思想,摆脱错误的、过时的教条的束缚,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扬民主、活跃思想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所有这些都应从改革的需要出发,以是否有利于改革大局,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昌盛为标准。在此,意识形态、思想理论工作担负着指导改革、动员人民投身改革事业的艰巨任务。正是在这一重要的领域,苏共及其领导人开始时便出现了一些错误苗头,以后错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使苏共葬身于自己所发动的解放思想的政治运动中。可以说,苏联社会政治思想的演变是其社会政治制度演变的前提和前奏。
4.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一个民族的血脉。文化化作为国家的灵魂与民族的血脉,是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与精神动力。中化民族历经五千年,历经磨难,经久不息,团结一致,奋勇向前,其重要原因乃是由于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共同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苦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自强不自成精神的典故、名言,如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如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和抗疫精神,者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体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在多种文明的世界里,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是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而延续至今的文明。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在国兴衰》中说:“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
三、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十八大以来,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走向向文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什么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先进,就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为指导。无论是理论武装还是新闻宣传,无论是文艺创作生产还是文化体制改革,无论是精神文明创建还是网络建设管理,都要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流价值,确保我国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和人民事业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指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力保障。我国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表明,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得好、把握得牢,就能形成文化繁荣兴盛的生动局面,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只有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固本开新、永葆生机。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深刻体悟贯穿其中的人民至上、历史自觉、实事求是、问题导向、战略思维、斗争精神等鲜明品格。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做好工作的理念思路、举措办法和科学方法。
2.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党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党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9.4亿,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要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不动摇,压紧压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使新闻媒体始终体现党和人民的意志,反映党和人民的主张。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持续深入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而深远。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积极传播主流价值。
4.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构建以社会效益为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因地制宜,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激浊扬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化人、育人。充分挖掘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其思想精华,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思想,要结合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我们要善于从人类文化总体出发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充分认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和人类的前途命运,从更宏阔的视野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既要立足于本民族也要面向世界,完善交流机制,创新交流方式,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让世界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可以从中国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出发,用国外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真实生动的“中国生活”,让他们从中了解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向世界讲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21年3月26日于咸宁
赞(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