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华建国演义(第一部 第8回 下)

时间:2022/1/26 作者: 照子 热度: 122013
  《中华建国演义》 第一部 忍屈外侮 帝制覆灭

  第八回 北洋水师威海覆灭 马关条约台湾遭割(下)

  话说光绪虽说不理朝政,其实是在堵气。慈禧也知道光绪想战,且又听说光绪以不问朝政抵抗议和,更加气愤不已。正有气要撒,这时前方失利的战报再次传来。她怒气难敌,亲往后宫,将战报扔到光绪面前,大发雷霆说:“你以为你的那些个纸上谈兵的翁同龢、李鸿藻之流,在你面前唱上几句高调,仗就打赢了吗?有本事你去御驾亲征,看最后是什么结果?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哪有一点皇帝的影子。”转而又教训了后宫一番。

  光绪一看前方连连失利的战报,预感到可能前线败局无法挽回。突然又担心起慈禧要借口垂帘听政,便宣召求和停战,命总理衙门尽快与日本接触。

  李鸿章进言说:“日本在我大清国肆意妄为,已经有损英、美、俄、法等西方列强于我大清国之利益。我建议请出一个列强国的要员以求和调停与日本政府先行达成协议。这样西方列强便知晓日本议和的筹码或底线,到那时,朝廷再采取对策,定能制约日本在议和时漫天要价的欲望。”

  光绪全数应允,总理衙门奉命向日本发出求和照书。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接到清国求和照书,向伊滕进言:“此次议和,我大日本是战胜国,应继续显示我有强大军队的姿态,方能谋求到最大利益。清国寄望于各列强加以干预,请西方洋人前来求和调停,其实是为了打探我政府提出的议和条件,我们拒绝接受。”

  伊藤略有所思地说:“如果不接受西方国家的调和,我们的条件恐怕会遭到他们的反对。”

  陆奥奸滑地笑着说:“这个好办,清国要和谈,就是怕我继续向京城进兵。不如在确定正式谈判前,我们仍继续攻打清国逼向京城。而另一方面,则反复以清国所派的洋人在身份或资格上不符合我方要求而无限制拖延谈判时间。清国到最后肯定是等不及了,就会停止派洋人来调和的想法。”

  伊滕高兴地说:“言之有理,就这么办。陆奥君认为清国方面谁来谈判对我大日本最为有利?”

  陆奥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是李鸿章为最佳人选。一是我等熟悉李鸿章的为人和他在清廷中的地位;二是我们最了解他谈判的特点。知己知彼方有最大胜算。”

  伊滕遂向明治报告清廷求和事宜,又述对付清廷之策。明治连赞妙计。

  果然清政府数次派洋人与日本接洽,日人屡次找茬搪塞,根本不是李鸿章所想的那么回事。且前线日军不断大举压迫,使慈禧急着跳着要总理衙门速向日本乞和,不再派洋人调停。

  伊滕遂代表日本政府向清政府发出要求函,指出必须由李鸿章出面作为清方主理本次谈判的全权大臣。

  慈禧急着要解决和谈诸事,自愿跳进日本人设计的圈套。同意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和谈,给予其署名画押等所有权力。

  却说李鸿章率和谈代表一行人,来到日本的马关。约定两日后,双方在春帆楼正式会谈。

  会谈首日,清日谈判代表来到春帆楼会议厅,双方隔桌对面坐下。中方代表:全权大臣是李鸿章,其他还有章的养子李经方为参议官,另有参赞官伍廷芳、罗丰禄、马建忠、卢永铭,翻译官罗庚龄。日方代表:伊藤博文首相、全权办理大臣陆奥宗光、内阁书记官长伊东巳代治、外务书记官井上胜之助、外务大臣秘书官中田敬义、外务省翻译官楢原陈政、陆奥广吉等。

  一贯老成的李鸿章此次却显得有些心急,主要是想要求日本迅速停战。他首先向伊藤发问:“首相阁下,现在两国已到谈判桌上和议,而贵国之军却依然在我大清国土地上制造战端,实在有失和谈之诚意!”

  不想陆奥宗光抢话说:“我日本政府并未向清国提出求和,所以也从未下达过停战命令,岂有停战议和之说?”

  李鸿章气愤地说:“不错,是我清国向贵国政府提出和谈。贵国政府既然不答应议和,却为何致函我大清,指名道姓要我李某人作为清国议和的全权代表?既然不停下战事,又岂能和谈下去?”

  而向来狂妄的陆奥理屈词穷,不能辩驳。

  伊滕接话说:“贵国照书的确只要求与日本和谈,事先并没有停战要求,那么具体停不停战?何时停战?决定权在日本,而不在清国。”

  李鸿章说:“那我现在向贵国正式提出停战要求。”

  伊藤说:“停战可以,但有条件。”

  李鸿章说:“停战是和谈的前提,请问贵国对于停战还会有什么条件可提?”

  伊藤一听入了话题,立即说:“条件就是由我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这一线的所有城池和军用地区,要求现存放上述地区的一切军需用品由我日本军队处理;我日本军队同时管理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至于停战期间我军队所需要的一切驻扎费用概由清国负担。”

  李鸿章听完不由神色大楞,心想:“我只要求停战,不想日方竟提出如此苛刻条件。”无不愤怒地说:“真是岂有此理!我提停战,你们就要占我城池要塞,和谈岂不要割我土地?”

  伊藤说:“中堂大人是最明事理的。贵国若能接受,则可以立即停战。”

  章犹豫一阵后怒道:“阁下所言,欺人太甚。山海关、天津一线直接危及我京城之安全,岂能由日本占领!我李某人断不可答应,但可以考虑其它条件。”

  陆奥感觉李鸿章已以有所松动,便更加放下狠话说:“我看贵国是满足不了停战条件的,那就由我大日本军队以武力占领这些地方吧。”

  伊滕扫了一眼李鸿章,见其神色煞变,便断然宣布:“休会,再战!请中堂大人不得将我国条件向他国有所透露,否则后果自负。”说完便带领谈判人员离开现场。

  李鸿章等完全处于被动而不知所措,章大声叫住伊滕说:“阁下如此轻漫我方代表,我将率团回国。”

  伊藤说:“还是请中堂大人好好考量我方所提条件,明天可以再谈。”

  第二天再次谈判,李鸿章仍以停战为和谈前提。伊滕、陆奥态度依然强硬不变。谈判一开始就陷入疆局,最后双方再度不欢而散。

  李鸿章得不到对方条件底线,非常抓狂,便想以私人关系会见伊藤私聊。不料他派人送信即得回复,伊滕以此时两国正处于谈而无果的情况下,为避嫌而告知暂时不便私会。

  李鸿章对日本人的狡黠无义早已看透,只好将会谈不利情况电报慈禧和光绪。

  却说光绪接电报得知日方胃口极大,不由大惊。连夜召翁同龢商议,龢仍然力主弃和再战。

  次日,光绪帝专门再到颐和园向慈禧请安,尽述日本野心。

  慈禧轻蔑地看看光绪,问:“依皇上之意如何?”

  光绪说:“日人欺人太甚,不如弃和再战。”

  慈禧不屑地问:“这是皇上的本意还是翁同龢等出的损招?”

  光绪说:“属皇儿本意。”

  慈禧仍不冷不热地说:“日本所提出的条件固然苛刻,那是是因为倭贼已做好了要与我大清决战的准备。皇上要再战,又做好了哪些准备?”

  光绪无言,慈禧高腔而起:“什么准备都没做,还说什么再战。你告诉李鸿章,只要能马上停战,无论什么条件,先答应再说。”光绪只好照办。

  李鸿章接到光绪答复,不禁摇头而语:“我这把老骨头要遗臭万年了!”

  三日过去,清日开行第三轮谈判。李鸿章决定以守为攻,仍坚持日方必须先停战,一切条件待停战后再说。可是日方态度却极为坚决,第三轮谈判很快又陷入僵局。

  为打破僵局,李鸿章提出:“日方可以不停战,我这就回电大清朝廷,做好继续作战的准备。如果你们答应和谈,那就请贵国将和谈条款拿出来。”

  李鸿章不曾想,陆奥已经破译了李鸿章与清国朝廷往来的电报密码,完全掌握了光绪所发同意停战条件的电报内容。所以伊藤从容地说:“谈判尚未进入主题,断不能现在将底盘托出。”

  李鸿章说:“贵国既不把条款拿出来,又如何谈下去?”

  双方又围绕拿不拿出谈判条款争论起来,最后第三轮谈判同样无果而终。

  李鸿章也是久经沙场的老手,这种场面并不少见,便决定回驿馆再作计议。他率众人出春帆楼,乘坐轿子回驿馆。当李鸿章的轿子离开驿馆不远时,突然一名日本男子蹿出,举枪冲向李鸿章的轿子射击。

  随枪声一响,随行人员高喊:“有刺客!”

  现场所有人惊慌大乱,四处逃藏。刺客瞬间混入人群中隐匿无踪。随员慌忙察看李鸿章是否受伤,只见李鸿章左颊中弹昏厥过去,官袍被鲜血染透。随员们慌忙将其抬回驿馆抢救。

  算是李中堂命大,不该绝于倭国,这子弹尚未击中致命处。经随行医生抢救,取出子弹后不久,李鸿章得以苏醒。随员聚围四周,无不激动和害怕。

  李鸿章看到各位凝重的表情说:“我还活着,还能说话,说明是轻伤。我这身上已留下无数个致命的伤,却都活了过来,唯今日这个伤最有价值。”

  随员们个个疑惑不解,李鸿章突然发现自己的衣服换了,立即问:“我受伤,衣服染血没有。”

  医生说:“已成血衣。”

  李鸿章精神振奋地说:“太好了,此血可以报国,千万要把我的血衣保存下来,绝不能清洗!我要向世界宣布,日本要灭我大清,根本无和谈之意。”

  说完即命:“电奏朝廷,我等即刻回国。”

  李鸿章在日本遇刺事件,迅即令国际社会广为关注。伊藤博文闻讯后气急败坏,随即召陆奥商议说:“现与李鸿章谈判已有三个回合,我方一直占据主动,全盘控制谈判之局面。我最担心的就是落个把柄于列强手中,使得西洋各国从中干涉,坐收渔翁之利。李鸿章受刺这一事件的发生,对我大日本而言比战场上溃败一两个师团还要严重!如果李鸿章不续谈下去,坚持要回国,又将如何是好?”

  陆奥却不以为然地说:“首相不必为此气急,我们早有准备。刚刚破得李鸿章与清廷往来的电报密电码。他李鸿章本想借此事回国,以引发西洋国家出面干涉,然而清廷之意令他不要借机生事,只要我大日本同意停战则万事皆休矣。”

  伊滕听后如释重负,特意来到李鸿章的驿所探慰说:“中堂大人福大命大,日本天皇已下达停战命令,两国战事权当结束。”

  李鸿章一听,伤情顿然无碍了。心想:“数日来在谈判桌上几个回合都无任何结果,没想到自己遇刺却得峰回路转。千值万值!”便迅速签订中日停战条约,顺利进入和谈环节。

  和谈各环节也分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天后,就要进入和谈核心部分。伊藤派代表将日方和约草案提前送达李鸿章驿馆,限四日内答复。

  章一看草案内容:“朝鲜脱离清国而自主;割让奉天南边各地及台湾、澎湖各岛给日本;清国赔偿日本军费共计二万万两。”

  章看后愕然不禁地说:“此等条件,清国是万万不可能依从,唯有与日本苦战到底!”迅将草案重点条款电发光绪。

  却说光绪接李鸿章电奏,立即朝议。朝臣们气愤不已,都在是否弃让奉天南及台湾等土地主权问题上议论不休,皆不同意割地条款。光绪帝无奈,只得奏告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得报后,愤气冲天,暴跳怒骂:“倭人贪心至极,想割我大清土地,绝不能办,即便撤使再战,也在所不惜。”

  总理衙门遂将慈禧旨意电告李鸿章。此电也被日本电报局译出,伊藤得知慈禧太后的旨意,唯有对李鸿章采取迫胁手段。

  伊滕决定首先从李经方入手施压,派专人邀李经方至其行馆晤谈。李鸿章特意拟定了商量如何修改条约内容的节略,嘱其子依节略而议。

  然而伊滕一坐定就对李经方施加威胁说:“割让辽东、台湾是和议的最低条件,无任何可退的余地。我国所用军费,远在二万万两白银以上,也概不能减。这些都是我国铁定之约,是绝不能突破的底线。其实我军方所提要求远在这些条件之上,我之所以特向阁下据实相告,就是想请转告令父不要固执,以免节外生枝,不然结果会对中堂大人不利。”

  李经方说:“实不相瞒,日本所拟底线这么苛刻,我朝廷没有办法答应。”

  伊藤突然厉声说:“清国上下要明白眼前两国之间的形势,即日本胜、清国败,这是事实。中国有句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日本不计较这些,而答应清国请和,才有今日之议。日本计有近百艘运输船正在坐等运兵命令。如果清国不接受我大日本帝国的条件,则由清国担负此次谈判破裂的一切责任。那时,我日本数十万大军海陆并进,直取津京,而北京的安危非我和中堂大人所能把控。但中堂大人既是此次谈判的全权大臣,又岂能推得脱干系?”

  李经方越听越是浑身汗透,不知从何作答,生怕所言不妥而遭致大祸降临。赶紧说:“我这就回去与父细商,请阁下稍有容缓,万不可轻言和谈破裂。”

  伊藤内心欣喜不已,表面却平静如水地送走李经方。

  李经方匆匆忙忙回到驿馆,将伊藤的原话绘声绘色地表述一番。李鸿章说:“你给他看了我拟的几个要点吗?”

  李经方说:”哪容得我拿出来,父亲所拟的条目都是日本人难以接受的。如果此时将伊藤激怒,我们岂不是一点回旋的余力都没有了。”

  李鸿章略思一会说:“方儿察言观色之力已不在为父之下,但没能把伊藤诈我之心看出来。依日本现有之兵力,能出国打仗者合起来不足二十万。只是我清国之兵虽众于日本,但官兵长期以来只有保土之心,没有侵略之意,以致将帅皆无胜敌之谋略,闻风逃命者甚多,如此岂能打得过盗抢的亡命之徒。”说完便将日方丝毫不肯让步的强势之言又如数电奏清廷。

  朝廷及时回电,断然不同意割出土地,却又指示相机行事。这实在让李鸿章左右为难,无不痛心疾首地说:“卖国贼之名我李鸿章一人背负矣!”

  日贼们急于实现割地赔款,只以为李鸿章完全卑服,催促双方进入实质性协议和签字。

  李鸿章及时同意协义,不料李鸿章一开场便站起身来,手持日本拟定的割地赔款之条约愤怒地说:“中日两国交战,缘为出兵朝鲜,我大清未曾料想日本借朝鲜之事而以大军侵我清国,而我大清并无入侵日本之意。如今两国因战争损耗国力,无不使两败俱伤。况且日本军侵入我国土,占我城池,伤害我国民,使我大清遭受巨大损失。和谈乃为两国祈求福址,我大清并未向日本索取应有之损失,而日本则无端提出赔银割地等无理要求。我奉朝廷之命,大清绝不能接受此天理不容之事。”

  陆奥宗光说:“我要正告李大人,眼前之势是清国有求于日本,难不成要日本赔偿清国不成?还有两件事我可以不必讳言,一来我日本陆军第一军、第二军皆已屯兵关外,只待天皇一声令下,直捣清国京城乃指日而定之事;二是我日本陆军和海军联合舰队合编的联队数千人,已占领了澎湃列岛,入主台湾也是唾手可得。其实这个条约李大人签不签字并不重要了。”

  李鸿章义愤填膺说:“日本以枪弹行刺,我都无所惧,何惧阁下胁迫之言。既然日本谋我大清早有准备,何故答应请和!试想原来你们是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梦想。那我告诉你们,我大清又岂能坐以待毙!”说完忿然离席而去。

  李鸿章誓与日本来一场唇舌大较量。回到驿馆后,立即将日本之所图谋和自己的盘算一并发回清廷。光绪看后甚感危局四伏,恰在此时又接福建来电:“发现大批日本军舰在台海间行动。”

  光绪大惊失色,请示慈禧。

  可是慈禧看后责怪而言:“这个李鸿章,是非要日倭打到京城才肯罢修。岂不知京城为重边徼为轻的道理。”

  说完要光绪即刻电李鸿章,电文:“社稷安危全系于卿,京城宗社之重甚于边徼。卿且权衡当前情势,速成协议为要。

  此电又被陆奥贼所破译,遂向李鸿章发出最后通牒,即若再议不成,日本则立即以武力解决。

  却说李鸿章接光绪复电,又接陆奥催促最后谈判,万般无奈地说:“人为刀殂,我为鱼肉矣!”说完不禁纵横数行老泪。

  最后一场谈判开启,双方对座,李鸿章面色冰冷,疲惫的目光透着寒气。伊滕却是胸有成竹地说:“中堂大人,和约全数拟成,请过目。”

  李鸿章细看一遍后说:“赔银退兵尚可再议,割地断难议决。我李鸿章虽死不能在有割地的条约上画押。”

  伊藤突然变脸,板着面孔说:“贵国朝廷数次电中堂大人速签和约以早息事。而中堂大人却屡以对抗,拖延条约签字,这分明是中堂大人个人与我日本过意不去。此次不再重议条约之调整和补充,唯有允与不允而已。”

  李鸿章一听此言,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与朝廷往来电报皆通过日本电报局中转。机密全泄,不由后悔莫及,大骂自己愚蠢。遂轻蔑地对伊藤说:“贼人偷窃的本性是永远也改不了的。”

  伊藤却窃喜地笑着说:“中堂大人应当清楚,虽然是习水的高手,却溺亡于水者绝不少见。”

  李鸿章面对这般贼人气愤难忍,但自己的底线完全拽在对方的手中,就象是赤祼祼站在这里任人抽打。他无话可说,放软了语气发问:“阁下只予允与不允,难道我有异议处也不得提出意见?”

  伊藤却说:“中堂大人有异议只管提出,但不得改动所拟条约任何内容。要知道,这也是达到贵国朝廷给中堂大人速签条约的目的,否则争议日久,恐怕大人也难承担。”

  章细看文本,逐条把捏份量,不禁长叹一声说:“我若答应此约,回国如何向朝廷和百姓交待?”

  伊藤说:“贵国朝廷指示社宗为重,边徼为轻。中堂大人仅代为签字而已。”

  李鸿章身子几近颤巍之状,寒冷的目光变得悲怜,抖动几下嘴唇,带着乞求的语气说:“我想请求贵国放弃割让土地,可成倍加附银两予以弥补如何?”

  陆奥宗光接话说:“这是最后决案,中方只能表示是否接受,不容再作任何更改。如果中堂大人再不签字,随着我帝国军队所占的城池增加,恐怕接下来就不止割让这些土地了。”

  李中堂一听,火冒万丈,突然起身而立说:“你日本强盗之心早现愿形了。好吧,我这把老骨头不打算回国了。我泱泱大清土地宽阔,但再宽阔也决不会放弃一寸土地。来吧,决战到底,我大清的枪炮没打过日本,但我大清的血性国民定然会将侵略者们一个个碎尸万段。”

  说完叫上清国代表离场。伊滕立即上前拉住李鸿章再谈。章被拉回坐下,伊滕口气中却一样带着威逼的口气说:“中堂大人这是何苦,你不回国,大日本又岂能留你?只要我们今天宣布清日和谈破裂,我帝国军队将不受任何控制。英法破京城,清国皇上离京西逃的事想必中堂大人是清楚的,这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李鸿章心想自己也不能拿大清的江山社稷来赌嘴上之快,朝廷有旨,他没有任何可以放胆一搏的底气。最后在日本威逼下,于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条约签字刚结束,陆奥宗光便手捂胸口,咳血不止。

  欲知陆奥宗光后事如何,且听第九回慢慢道来。
赞(2)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