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北洋水师威海覆灭 马关条约台湾遭割(上)
话说日军攻陷旅顺口后,按大本营所拟定的计划,要立即横渡渤海湾运兵登陆直隶,与清军决战,以直取清国京城。然而此时辽东半岛天寒地冻,渤海湾沿岸冰固三尺,将给运输军队及登陆造成极端困难。且日本第一军在辽东的摩天岭遭到聂士城的奋勇猛杀又不得不退到凤城,此战成为清军自清日开战以来的唯一重创日军的胜仗。
大山岩和伊东祜亨联名向大本营提出:“此隆冬之季,天气恶劣,冰冻封港,进攻直隶有诸多不利。为长远计,宜当首先进攻山东半岛,彻底消灭威海卫的北洋舰队,如此可消除我军将在直隶平原与清军决战的后顾之忧。”
却说明治接电,正在犹豫,得报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病危,立即前往探慰。炽仁已不能言语,看了明治递上大山岩电报,点头示意便一命乌呼。明治也就同意改变作战计划,先取山东半岛。将第二、第六师团及混成第一二旅团和第二军兵站等部队计三万余人,组成山东作战军。任命大山岩为司令官,发起山东作战,与联合舰队攻打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
威海卫地处山东半岛的东北端,西接烟台、蓬莱,东边、南边、北边三面被黄海环抱。海上北望辽东半岛;东望朝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形成渤海门户,有拱卫京津的海上锁钥之称。光绪元年在此开始建立炮台,后来又设立水师提督署。威海湾设有南帮炮台和北帮炮台,与海湾中的刘公岛、日岛、黄岛等炮台成为北洋海军的重要军事基地和黄海、渤海极其重要的海防要塞。
且说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日,大山岩指挥山东作战军从旅顺出发,在联合舰队二十多艘军舰、十数艘鱼雷艇的掩护下,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龙须岛登陆。日军首先进攻威海卫东南十余里处的荣成县,并于二十五日轻松占领该县城。
大山岩在荣成设立山东作战军司令部,召集各师团、旅团长、及参谋长部署说:“威海卫北洋舰队受南北海岸炮台的保护,将给我帝国军队进攻带来困难。我们只有首先攻占南岸炮台的制高点摩天岭炮台(非聂士成大战日军的摩天岭),方能控制整个战局。尔后摧毁整个南帮炮台,经此突破清军防御。我军就可以实现南北两路围攻威海卫的战略目的。”
说完后命第二师团长佐久间左马太与第六师团长黑木为贞分别率其所部,分南北两路围攻威海卫的南帮炮台。强调作战的重点是占领威海卫及其海岸所有炮台,并使用这些炮台协助联合舰队攻击刘公岛、日岛、黄岛等炮台,最后能彻度消灭清国北洋水师。
三十日大山岩下达攻击令。南北两路日军从荣成向威海卫进发,首要攻击目标是威海卫海湾南岸炮台。南路第二师团由荣城至烟台大道,向杨家淮进攻,意在切断南帮炮台清军的后路;北路第六师团沿荣城至威海大道,担任正面主攻南帮炮台的任务。
师团长黑木为贞将本路又分左、右两翼队及预备队。右翼队由长谷川好道少将率领;左翼由大寺安纯少将指挥第一一旅团,负责主攻摩天岭炮台。
却说威海卫南帮炮台总兵刘超佩闻敌丧胆,早已乘小艇弃炮台逃往刘公岛,后又乘船逃到烟台。南帮炮台以最东面的皂埠嘴炮台为核心,筑有鹿角嘴、龙庙嘴共三座海岸炮台及所城北、杨枫岭、摩天岭、莲子项等四座陆地炮台,总计有四十九门大炮。因刘超佩一逃,各炮台只能各自为战。而摩天岭炮台建在山顶上的平地处,如果日军夺得此炮台便可居高临下打击其它各炮台。
摩天岭炮台周围有一道用土石子与石灰混合夯成的厚实围墙。围墙上每隔一两米就有一个内宽外窄的长方形洞口,用以观察敌情和以短枪射击冲上来的敌人。围墙四周挖筑一道壕沟,守军砍伐树木在离沟外十数米处堆积鹿砦。此炮台的守将是新右营营官周家恩。炮台置有八门口径为八公分的行营炮。恩得报日军来攻,即在鹿砦内外布满了地雷。
大寺安纯率大军来到,便集中优势兵力向摩天岭炮台发起猛攻。周家恩率部奋勇抵抗,战斗异常激烈,双方炮声轰隆响彻天际。日军炮火占领优势,使摩天岭守军受到较大伤亡。这时,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也指挥停泊在威海卫湾内的定远、镇远、来远等舰前来以舰炮攻击日军。
摩天岭守军有海军来助,即形成海陆相互配合作战,给日军以重大杀伤,终于克制住了日军的攻势。
日军久攻不下,大寺安纯震怒,下令炮兵集中向山顶猛烈轰击,以掩护步兵向山上冲击。在炮火掩护下,大寺安纯采用分梯次连续冲锋的战术,督催倭兵强行往山上冲击,誓要夺取摩天岭高地。
日军经过几轮猛攻,终于冲到鹿砦附近。大寺安纯在望远镜里看到冲上去的日军就要接近炮台阵地,便急令越过鹿砦占领高地。日军短枪优势远胜清军炮台守军的枪支,以火力压制守军后迅即爬过鹿砦。不料脚下踏爆地雷,顿时轰响连天,数百日寇被炸得血肉横飞,几乎全部丧命。
大寺安纯气得像发了疯一样,顾不上士兵的死活,再次疯狂发起冲锋命令。他亲自督阵,驱赶着后续的小鬼子继续猛扑。此时守军在日军的拼命强攻中伤亡惨重,且弹药也将用尽,营官周家恩身中数弹,不能站立。
炮台已经无法坚守,可是余下十数名战士都杀红了眼。他们奋不顾身,索性冲下阵去与日军肉搏,尽皆壮烈殉国。
日军冲上炮台时已经见不到一个活着的清兵。却见地上有一道长长的血迹线,顺着数十米的血迹线终点,看到周家恩匐匍在地,已经断气。只见他满身伤痕,腹破肠出,拖了一地。在他尽力伸出手的不足几公分处就是一颗手雷,但他永远没能拿到。
大寺安纯一看日军攻占了摩天岭炮台,兴奋不已,领着幕僚,疾奔登上摩天岭。他站在最高的炮台上得意地指点着,众贼欣喜若狂,欢呼胜利。这时在海上的来远舰管带于望远镜里看得真切,命炮术长测好目标,向摩天岭发炮。活该大寺当死,炮弹恰好正中炮台,把炮体击碎。瞬间弹片、钢片飞击,日军纷纷受弹或遭钢铁碎片击中非死即伤,嚎啕一片。大寺身受铁片数击,其中一块击中他的脑门,脑浆迸溅,当即暴亡。
却说大寺贼虽亡,但日军占领了至关重要的摩天岭炮台,致南帮各陆地和海岸炮台都受到钳制和打击。各炮台在日军从摩天岭集中的炮轰中很快毁损殆尽,最后只剩威海卫最大的皂埠嘴炮台,也是距北洋军舰最近的炮台。
丁汝昌清楚皂埠嘴炮台落在日军手中的后果。他不惜下令海军以舰炮击毁海岸炮台,除此之外,又派鱼雷艇管带王平率领三十名水勇摸上南岸,将皂埠嘴炮台炸毁。
日军见北洋水师自毁南帮海岸炮台,便攻击北岸炮台,即北帮炮台。北帮炮台共有合庆滩、老母顶两处陆地炮台和北山嘴、祭祀台、黄泥沟等三处海岸炮台。这些皆为永久性炮台,另有六处临时炮台,分别是东里夼、棉花山、佛顶山、紫峰顶、遥了墩、远望墩等炮台。
北帮炮台的守将戴宗骞,其所部虽有六营官兵,但得知南帮炮台尽失,已经军心涣散。再加上戴宗骞平时经常克扣军饷肥私,官兵皆恨之,以致临阵逃跑者众。其六营兵力最后只剩百十人随其守炮台,余者皆逃。戴宗骞抗日尚显忠勇,仍坚守不退指挥余众击敌。
丁汝昌派人来劝他撤离炮台,骞却誓死不愿离开。昌又专门派水兵将其架到刘公岛,还派王平将北帮炮台炸毁。当晚,戴宗骞却责己不已,自杀而亡。
却说日军控制了威海卫海岸的南北所有炮台,虽炮台几乎被损毁,但对北洋舰队形成了合围。倭贼一面加紧枪修陆地和海岸上已损坏的清军火炮;一面以联合舰队驶向威海卫,对刘公岛及港湾内的北洋舰队发起全面进攻。
丁汝昌派康济舰管带萨镇冰率领三十名水兵镇守日岛。日岛位于刘公岛东南两千米的海面上,而刘公岛则处于威海湾口大门的正中央。日岛的名称是因清晨从威海陆地上往东方海上远望,恰好看到此岛处在东边日出的位置,成为威海海湾每天最早见到旭日东升的地方,故美其名为日岛。
日岛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略窄的很小的长形岛,其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威海卫海湾的南北海岸山势突起而险峻,形成高耸的门户,刘公岛的位置如海湾门户的门闩插在中央,又将整个海湾分为南北两个出海口。日岛在刘公岛的东南侧,也算是处在海湾的最外端,与刘公岛成犄角之势,有协防刘公岛的重要作用。日舰要进威海湾,必须先夺日岛。
而日岛又恰在刘公岛与海湾南岸形成的南出海口的中央偏东位置,把南出海口几乎平分成两份。北洋海军在日岛上修筑起一个大圆形炮台,炮台仅高出海平面十几米。炮台上筑有两个地阱炮位,各设置一门口径为二十公分英国生产的大炮。另外还有平射炮六门,其中两门口径为十二公分,其它四门口径为八公分大小。
日岛炮台南距威海湾南岸最近的鹿角嘴炮台约五华里;西边是海湾腹域,距陆地约有二十里海域;西北距刘公岛的东泓炮台约四华里,并与刘公岛上的六座炮台共同构成了整个海港最前沿的岛链防线。日岛虽小,但位置决定了它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如果日岛失守,刘公岛必将无法保全,也就直接威胁到整个海湾中的北洋舰队的安全。
日军联合舰队十余艘舰炮首先向日岛发起攻击,旨在彻底摧毁北洋舰队这一海上军事屏障。日舰攻击日岛的战事迅速开起,萨镇冰沉着指挥指挥,八门大炮齐力开火予以抗击。清军在日军密集炮火轰击中,无所谓惧,巧妙地施炮打击敌舰。丁汝昌则指挥北洋舰队各舰与刘公岛各炮台也一齐配合还击日舰。日军松岛与桥立、浪速、秋津洲等数舰纷纷中弹受伤,不敢再战。日舰撤退,连天的炮火暂时停息下来。
突然,日岛和刘公岛上的东泓炮台受到陆地上南帮炮台上的炮轰,原来日军修理好了南帮炮台的数门大炮。伊东祜亨随即命令联合舰队乘机与海岸炮台夹击日岛。丁汝昌率北洋舰队的将士们与日军海陆炮展开大战,打了一整天,将日本军舰死死阻挡在威海卫港口外,再次迫使日舰撤退。
日军海陆夹击日岛没有奏效,伊东谋划偷袭北洋军舰的诡计。决定接下来仅以南帮和北帮炮台轰击刘公岛和日岛,使北洋舰队把精力主要放在应府陆地炮台上,而放松了对敌舰的警惕。
次日开始,日军全力以北帮和南帮海岸炮台聚轰刘公岛和日岛,兼攻来战的北洋军舰。同时派鱼雷艇偷偷开进威海卫港内,开始偷袭行动。日倭鱼雷艇转了两天,虽然偷袭诡计未能得逞,但掌握到了北洋舰船的行动路线和停靠位置,特别是了解到了定远舰的活动规律。
日鱼雷艇连续多日进行摸进海湾行动,专门偷袭丁汝昌的定远舰。由于丁汝昌没有防备,日军第九号鱼雷艇按照掌握的情况偷偷摸摸而来,终于在刘公岛附近一弹击中定远舰的尾部,至整个舰体受到重创。刘步蟾立即指挥定远舰以舰艉口径为十公分的舷炮还击,将第九号鱼雷艇击碎。这是两军海战以来,唯一被击沉的日军军舰。但定远舰自此失去了出航迎战的能力,只得驶到刘公岛南岸的海滩搁浅当固定炮台使用。
偏偏丁汝昌没能识破敌人的诡计,只以为日军鱼雷艇是误碰到定远舰,为此没要晓令各舰加以设防。而日鱼雷艇得计后,又接连数日前来偷袭,再次得逞。又将来远舰击沉,数十名海军官兵遇难。后来又连续击沉练船威远号和差船定筏号。
如此以来,北洋军舰还击能力大为减弱。而此时,日军除了南、北帮海岸炮台聚轰日岛外,又集中舰队主力攻击日岛。日岛情况已万分危急,丁汝昌急令萨镇冰销毁日岛上的炮台和大炮,回撤刘公岛。
至此在日岛上浴血奋战了八天的萨镇冰已多处受伤。当他接到丁汝昌回撤刘公岛的命令时,正好日军向日岛发起最为猛烈的攻打。日军二十余艘战舰轮番向日岛轰击,威海南岸各炮台也向日岛狂轰,炮战异常激烈。萨镇冰面对上峰命令和战场局势,自言自语说:“日岛一撤,刘公岛必然不保。”
于是他拒发撤退令,激励官兵誓死坚守日岛。丁汝昌见萨镇冰未撤退,也命刘公岛炮台发炮攻击日舰。受伤当作陆地炮台的定远舰以主副炮齐发。异常激烈的炮战中,又有两艘日舰受伤,但日军火力不减。
突然日岛上的火药库被日舰炮弹击中炸毁,接着又有两尊大炮被击中,且造成官兵极大伤亡。日岛上的守军炮火完全被敌人火力压制,接连又有大炮被日炮击毁,所有炮台几乎丧失了抵抗力。丁汝昌再次下令撤退,萨镇冰奉命将可用之炮一一炸毁后,撤回刘公岛。
刘公岛这个东西长南北窄,横亘于威海湾口中央的小岛,腹冲黄海,背临威海湾。其地形南缓北陡,南北最宽处也只有一公里半,最窄处仅为数十米;东西长为四公里。海岸线周长约十五公里,总面积约三平方公里。此岛是清国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由此成为海上名望之地。
一八八八年北洋海军成立时,就在刘公岛上建立北洋水师提督署。岛上还设有电报局、水师学堂。建有铁码头,筑起东泓、迎门洞、南嘴、旗顶山、公所后和黄岛等炮台。日岛一失,刘公岛已成北洋海军孤守之地。
伊东祜亨企图一举攻下刘公岛,全歼北洋舰队。接着下令联合舰队与陆地炮台再次聚集夹轰刘公岛。岛上各炮也一齐弹发攻击日舰,丁汝昌登上靖远舰作为旗舰,指挥各舰迎战。命刘步蟾以搁浅的定远舰继续当炮台使用,全力向日舰发炮,接连击伤日本军舰两艘。又命鱼雷艇管带王平率鱼雷艇攻击日舰。
两军战得正酣之时,不料王平却率十余艘鱼雷艇组队一起逃跑了,顿使刘公岛和北洋舰队余舰陷入严重困境。
可是王平没想到所率出逃的鱼雷艇又被日舰截获。大部分被击沉,王平乘乱坐飞艇逃到烟台。虽日后被清廷问罪,但还是得到李鸿章保命。找了一个率鱼雷艇逃跑是为了保护它们不致全毁的理由,仅处以革职回籍。这些都是后话。
却说丁汝昌得知王平带走所有的鱼雷艇后,气得周身发抖,口吐鲜血,指挥作战已是有心无力。就在丁汝昌气恼之时,靖远舰被陆地炮台发射的多发炮弹击中。该舰受重创后很快下沉,丁汝昌决与舰同沉,被部属全力救出。
尔后丁汝昌又将镇远舰作为旗舰,继续指挥作战。战不多时,北洋舰队各舰皆报弹药将尽。
丁汝昌仰天长叹:“天要灭我大清,也不能助纣为虐啊!”悲痛中下令收缩战阵,向镇远舰靠拢,寻找战机。
日贼伊东祜亨根据北洋舰队火力大为减弱的情况,判定其缺少弹药,遂致书丁汝昌劝其投降。丁汝昌断然拒绝后,气恨交加,命各舰发炮打击敌舰。各舰皆将弹打到清零,顿然海上平息无声。
搁浅的定远舰炮术长报告管带刘步蟾:“炮弹告罄,如何是好?”
刘步蟾说:“准备好炸药,将舰炸沉,以免资敌。”
在请示丁汝昌后,只听一声巨响,定远舰这艘服役整十年,大清帝国北洋水师的正统旗舰,终止了他的使命。刘步蟾当场自杀与舰共沉。
伊东很想将定远和镇远二舰俘获,据为日舰。得知定远自炸而沉,叫苦不迭。他担心无弹的镇远舰也会仿效,遂派小艇送信买通镇远舰上清军中的西洋顾问和洋教员投降。英籍洋员马格禄、泰莱、浩威,德国人瑞乃尔等一起策划投降,合伙对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昞进行威逼利诱。
牛昶昞联络主张投降的将领前来胁迫丁汝昌降日。丁汝昌怒目痛斥说:“日贼作恶,我恨不得食其肉。尔等受大清国皇恩,不思报国,却愿降贼,岂有受如此之辱而不知羞耻者?”
投降者不敢再言,是晚丁汝昌愤而服毒自杀。众洋人和牛昶昞等又协迫镇远管带杨用霖率舰降日。杨管带拒不从命,也自杀而亡。
马格禄见丁汝昌和杨用霖都已自杀,便叫牛昶昞召各舰管带到镇远舰议事。为鼓动诸舰将领投降,故意往丁汝昌身上泼脏水说:“如今北洋舰队弹尽援绝,日军从仁义出发,劝降大家不要为丁汝昌效命,这其实是为了保全各位的性命。丁汝昌愿降,但他知道日军轻饶不了他,所以只好自杀了。我们也没有必要做他丁提督的陪葬品了。”
马格禄说完后,一片寂静。浩威随即拿出一份事先拟好的降书念给大家听。读完后说:“你们投不投降与我们外国人没关系,日本人绝对不会对我们外国人怎么样。所以我们也是在帮各位,现在也只有投降才有生路,你们只要签字表示同意就可以了。”
众将领在这一策动下竟然都签了字。牛昶昞仍以丁汝昌的名义,派广丙舰管带程壁光将降书送往日舰。程壁光接令后命在广丙舰上悬挂白旗,送至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舰上。伊东大喜过望,迅与牛昶昞签订《刘公岛降约》。规定将威海卫港内十余艘舰船、刘公岛炮台及岛上所有军械物资,悉数交给日军。
康济舰管带萨镇冰提出以此舰送丁汝昌亡灵回家乡安葬,伊东惜丁汝昌傲骨而同意。
康济舰在被解除武装后,载着丁汝昌等的灵柩离开刘公岛。该舰因此成为甲午海战后唯一幸存的北洋水师军舰。
北洋各舰及刘公岛炮台遍插日本旗帜,意味着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萨镇冰扼腕长叹说:“中国因朝鲜而受外侮至如此地步,痛断肝肠啊!”回朝廷报与李鸿章。
却说光绪并不知前方战情如此惨重,仍在为战事废寝忘食,聚精会神地对照兵书分析敌情,批阅前方飞报的战情奏章。每日都连续不断地召见大臣、朝议战策、批奏指示。突然接到前方海陆大军失利,尤其是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战报,使他大为震愤继而痛心大哭起来。
牛昶昞向清廷慌报受丁汝昌之命降敌,犹如惊雷震天。朝廷主战派正想找到战败的理由,皆对李鸿章进行抨击,斥其亲信丁汝昌投降叛国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光绪怒气难消,下旨不准丁汝昌尸骨下葬,没收丁氏所有家产。
昌之家室族人皆离散分崩四处隐藏。数年后经萨镇冰等人向朝廷力争,清廷最后为丁汝昌平反昭雪,此事于此不表。
一连串的败仗使光绪深受打击,慈禧太后也不敢相信清军会如此大败,怒骂李鸿章:“你李鸿章、还有叶志超、卫汝贵、宋庆,还有你的北洋水师丁汝昌那些一群废物。援朝鲜、守辽东,仗打成这个样子,连自个家门都守不住还说去救蕃国,我看你哪里有颜面向朝廷交待?”
李鸿章本来是反对与日本开战的,此时也不愿更不敢多说。慈禧若有恍悟,判断这次对手虽然是日本小国,但结局恐怕和前两次鸦片战争一样,依现在这般状况看来,料定清国已经毫无胜算。于是秘密召见其后党骨干及主和派大臣,谋划与日本讲和。
可是光绪不甘心就这样说大清败给小日本,他极力主张再战。朝廷因此又跟开战前争论一样,御殿上下围绕着是战是和,再次展开争论,相持难分。
慈禧太后得知朝堂之上争不出一个结果来,便要光绪到颐和园问底。很不高兴地对光绪说:“我看此战的结果将对大清极为不利,不如早议和,少失利。”
这可是光绪亲政以来的首战,他要打下去,而且一定要取胜,遂不愿表态。
光绪带着重重心事离开颐和园,回商翁同龢。
龢说:“我清国这么大,日本有多少人可以把我大清国全部占领?日军只是暂时胜出,我大清之势在于陆地,日倭之势在于海上。万一北京不能守,还可迁都西安。举全国之力和日本周旋,血战到底,定能取得最后胜利。”
正谈论之际,又传来前线提督宋庆坚持再战决不降敌的决心。这就象一副可以燃烧必胜信念烈火的助燃剂,给光绪找到再战的理由。
光绪信心十足地将宋庆之意向慈禧透路。可是慈禧却把一份日本大本营所拟定的由大山岩率第二军下一步作战任务案扔给光绪看。然后骂道:“日军要从洋河口登陆,取山海关。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宋庆怎么能战?”并当即制止再战言论,决意与日本求和。
光绪皇帝虽然想再战到底,却受慈禧坚持与日求和的态度压制,内心不禁陷入了痛苦和折磨中。继续再战又怕失败,结束战争则证明接受失败。光绪不愿接受这个现实,自生闷气,心烦意乱,不知所措。整个人就像发了疯一样,在殿上走来串去,最后吼叫一声说:“这个皇帝我不当了。”
说完一手将其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前线战报扫落在地,袖手而去。从此避进后宫,不理朝政。
欲知清廷如何收拾这个局面,且听第8回(下)慢慢道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