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白山地区,小年是旧历腊月二十三,在鲁钝生的童年记忆里,从小年开始,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小年这天供灶神,灶王爷的牌位前摆了许多供品,小年的晚饭一定是饺子,饺子煮好了,先盛出两碗供灶王爷。吃完饭,大人们把供品撤掉,将灶王爷的牌位和那幅“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子一并从灶台的后墙上“请”下来,放到灶堂口烧掉,说是送灶王爷上天汇报一年的工作。烧的时候,大人口里叨念着: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上方,见玉皇,好话多说,坏话不讲,平平安安,返回家乡。烧完,对着纸灰磕三个头。而令孩子们高兴的是,可以吃到灶糖,这糖,有的是自家做的,有的是从供销社买来的,都黏黏的,听老人们说,黏黏的灶糖是为了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到玉帝那里说坏话。在那个经济短缺的年代,能吃到灶糖,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孩子们都盼过小年。
过了小年,家家户户都开始忙年,通常是:腊月二十四,扫尘、糊墙,将房子里外清扫的干干净净,然后将房间的墙壁糊上白纸,亮亮堂堂;腊月二十五,做豆腐,打年糕;腊月二十六,到县城办年货,通常是买肉、鱼、海带、冻秋梨、蜡烛、鞭炮、烧纸、挂旗、年画和新衣服等;腊月二十七,烧上一大锅热水,全家人分别洗澡,洗完澡,把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腊月二十八,开始贴窗花、挂挂旗,挂旗都是彩纸剪成的小旗,旗上剪出鱼、龙、鸟、花等各种图案,有的还剪有“吉祥如意”“发福生财”等吉祥话;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到坟地去祭祖,烧很多纸,放很多鞭炮,山脚下、林子里炮声不断;腊月三十,早早起来,贴对子、挂灯笼,包饺子、准备年夜饭,也忙得不亦乐乎。
记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东北农村的这段往事,是觉得它弥足珍贵,对当代孩子们来说,就是一则童话。想想那个农耕时代,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生活贫穷,弯钩犁,牛马车、打谷场,披星戴月在田里劳作,年复一年,生活似乎没有变化。那时的人,苦则苦矣,累则累矣,穷则穷矣,但不浮躁、不焦虑,活得安详,其中也不乏“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唐?王驾《社日》)“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唐?王维《渭川田家》)“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之类的田园情趣。
前人有不少记述小年的诗文,选录几首小诗如次;
宋.吕蒙正《祭灶诗》:“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欲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宋.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南方不少地区旧历二十四是小年)。
宋.陆游《祭灶与邻曲散福》:“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清.佚名《吃灶糖》:“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粘口何须多如此,买颗先命小儿尝。”
鲁迅《庚子送灶即事》:“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