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人生感触 随笔小札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对“普通”一词的思考

时间:2021/12/2 作者: 察态 热度: 131524
  最近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平庸好,还是不平庸好。

  我特意查了一下“平庸”这个词,字典上说:“平庸指平凡的人做着寻常的事,一生碌碌无为,寻常且不突出,总是依附如风,无法鹤立鸡群,做到万众瞩目。” 对于这个解释,我读出来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平凡的人做着平常的事;第二种是一生碌碌无为,无法鹤立鸡群,万众瞩目。很明显,第一种偏向于积极阳光的态度,第二种偏向于消极批判的态度。

  按照中国大多数人的习惯,我们倾向于教导下一代不普通、不平庸。但是,我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近些年来,中国人的观念似乎有了转变,他们往往一开始教导孩子要不平庸、不普通,事与愿违之后,他们也转变了态度,认为普通也是件不错的事情。的确,中国人大多数都是聪明的,因为他们懂得变通,善于开导自己。

  平庸、普通包含很多面,这篇文章里我只从一个面去分析普通:与大众没有任何差异。我一直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个性。人生是一段旅程,遗憾的是,这是一趟单程票。我不喜欢一个人没有任何的个性,就像是没有任何棱角的石头。就像一张白纸,两个极端,第一个是纯白纸,没有丝毫被涂抹的痕迹;第二个是被涂满了色彩,没有一丝留白。当然了,极端的事物总归是少的,大多数的是白纸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痕迹。我在这里提倡的非普通,其实就是每个人做出自己的画,哪怕只是平平的留下一笔,刻意也好,无心也罢,他都不是普通的。这样的作品都是有着自己的专属特色的。

  遗憾的是,社会上有些人,有些思想正在瓦解着原本的不普通。他们就像是印刷机,开关一打开,一套套完全一样的纸就出来了。如果只印刷一张,还有观赏的价值,但是当你抬头看见成千上万的纸都一样时,你便会感觉到他们一文不值。

  我向来反感却又喜欢一类人。他们乐于用大道理约束自己甚至他人,但是最终发现这只是他们的伪装。举个例子,我接触过一个学者,他知识渊博,待人处事方面做的很好,非常的谦逊有礼。但是有一点我很不喜欢,他痴迷于用一些大道理约束自己和我们这些同事。日常生活中,总能从他的口中听到什么以德报怨、换位思考,懂得隐忍等大道理,正常人是不太愿意与这样一位“完美”的人相处的,我们自然不例外。但是有一次,我对他的态度转变了。我们单位楼下的电动车存放处有一段时间变得很不安全,接连几个同事的电动车头盔都被小偷顺走了。那位学者也很不幸,因为他就在被偷名单里,而且还是第一批队伍里。但是学者就是学者,他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甚至还劝说别的“队友”别放在心上,要保持着自身的那份“高雅”之类的话语。事情过了几天,学者的新头盔又被小偷顺走了,这次学者的风范没有了,在警察来我们这里调查时,学者火冒三丈,甚至笔录期间还夹杂了很多对于小偷的“不雅”的“问候”。看到这样的反应,我内心反倒替他高兴了一把,因为在我眼里,这位学者终于承认自己是个“普通的人”或者说“真实的人”了。

  我为这位学者感到高兴,因为很多信奉的准则并没有把他彻底的改变。他可能是“印刷机“下的漏网之鱼,但是这种遗漏应该说是他的财富,他的幸运。上帝造人的时候故意不把人类造的一样估计是有深意的,可能他也不太喜欢“普通”吧。

  人生像极了在白纸上作画,出生时,我们每个人得到一张白纸;离世时,我们每个人交上自己的答卷。黑板上记录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光辉笔迹。总结起来他们之所以被评为优秀,就是因为他们不普通。社会的一些信条是我们白纸上的大标题,但不是白纸上的全部,具体的内容还要靠我们每个人去书写。考试的机会只有一次,因此请不要选择作弊,模仿甚至抄袭。答案没有对错,不想着模仿,就不会沦为普通。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