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渴望自由,但人人都在约束中,说到两者关系,鲁钝生如是说:
约束是自由的天敌,是对约束对象的缠缚、束缚使之不能自由自在,为所欲为,所以,谁都不愿意被约束,谁都希望不受任何规约、制度、法律以及道德等的限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令人吊诡的是,约束又是自由之母,倘若没有规约、制度、法律以及道德等的约束,人人都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社会立马就陷入混乱,就变成地狱,人人都处于危险境地,反倒没了自由,同时,社会会在无序中很快毁灭,人类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环境,连生存的环境和条件都没了,还奢谈什么自由。所以,约束既是自由的天敌,又是自由的亲娘,这是人类社会的悖论。人类明乎此,接受了这种悖论现象,无奈地听命约束。能将“无奈”转化为“自觉”,是人生修为的高境界,中国的圣人孔老夫子,到七十岁才达此境界,有他老人家的自述为证:《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化“无奈”为“自觉”,就是实现了主体意识与社会规则的融而为一,就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追求自由平等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民主政论家,死后被誉为“自由的奠基人”的卢梭,在二百多年前就论证了“自由”与“约束”的悖论现象,他在名著《社会契约论》中说:“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约束与自由的“敌”“母”悖论,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是不可能被彻底消除的,就是到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社会,即“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时代,每一个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都必将是认同“约束”而自觉“不逾矩”的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