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人生感触 随笔小札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鲁钝生笔记(41——小时候过年)

时间:2021/7/12 作者: 老隋头 热度: 424142
  鲁钝生笔记41——小时候过年

  小的时候,鲁钝生非常盼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到馒头、饺子、肉和鱼,才能看到秧歌和跑旱船,偶然还能吃到一串冰糖葫芦。那是经济短缺、文化贫乏年代,能吃上几天好的,能有热闹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孩子们都盼过年。而让鲁钝生记忆深刻的,还有除夕夜的接神、发纸、拜年和正月初一到初六的扭秧歌。

  “接神”是除夕夜的第一件事,天一黑下来,鲁钝生便跟着父亲,提着灯笼,来到村头,先烧几张纸,父亲嘴里叨念着“年到了,都请回家过年吧”,转身,不回头地顺原路返回,到了大门口,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根长木头横放在门里,说是拴马杆,给回家过年的祖先拴马用的。一路大门、房门、里屋门均打开,直将祖先们引领到供桌前,全家人下跪,将祖先请到牌位上。牌位是一幅古画,统称“老祖宗”,画面是一位童子提着灯笼,引导着一群穿古装衣服的男女先祖往大门里走,示意接祖先回家过年。画的上方是一排排长方形的格子,按辈分写着先祖的名字,男的写全姓名,生卒年,女的随丈夫后只写姓,无名,一律称“氏”,鲁钝生家的女祖先,均是隋张氏、隋王氏、隋李氏、隋赵氏等,鲁钝生的祖父隋礼胜,其祖母称隋毕氏,只知道奶奶姓毕,没有名字。

  供桌上十分丰盛,靠里两排,摆着十个大碗,五个盛满大米饭,每碗饭上插着一个大红枣;另五个分别装着肉、鱼、鸡、鸭和豆腐。前排两侧摆着两摞大馒头,每摞五个,摞成塔状。两摞馒头中间,放着两只烛台,烛台上插着红蜡烛,烛台中间放着香炉,香火不断,满屋子都是香味。

  “发纸”是半夜祭祀天地的活动。夜半时分,家家都将火盆端到院子中央,生起火,摆上供桌,全家人跪在供桌前,烧纸、磕头、许愿,然后放鞭炮。各家都尽力多放鞭炮,谁家的鞭炮越响亮,放得越久,就预示着谁家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越红火。敬完天地,便开始吃年夜饭。

  “拜年”,是吃过年夜饭后的一件大事。小辈的人,吃完年夜饭后,都要立即去给长辈拜年,去晚了会被怪罪。农耕时代,乡民社会,超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把千千万万农民锁定在一方土地上,许多人生于斯,长于斯,娶妻生子于斯,终老安葬于斯。由于婚姻和代际延续,一个上百户人家的村庄,亲戚套亲戚,连筋带骨,不是叔叔、大爷、舅舅,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小辈人拜年得走街串户,挨家磕头、问好。成年的小辈拜过年后往往坐一会,磕着瓜子拉家常,小孩子则讨了压岁钱就跑出去放鞭炮了,这样一直闹腾到鸡叫以后,天麻麻亮的时候,村子里才静下来。说到压岁钱,那是孩子们的乐事,那时人民币最大的面值是十元,给小孩子的压岁钱大都是一两角钱,有一年除夕拜年,鲁钝生天大亮时才回家,掏兜一数,十二元六角,顶父亲在生产队干二十天农活的工分。

  “扭秧歌”,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过年的一大盛事,那时没有电视、手机,不少村庄连电灯、广播都没有,过年扭秧歌,是当时农村参与人最多、规模最大、最热闹的文化活动。正月初一到初六,每个生产大队(当时基本是一个百余户人家的自然村)都会组建秧歌队,小的四五十人,大的六七十人,秧歌队一律踩高跷,穿古代人的衣服,扮成古装戏男女的模样,男女数基本相等,有的直接扮成姜子牙、吕洞宾、何仙姑、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李逵、武松、孙二娘、穆桂英、程咬金、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秧歌队男女领队的两人叫“头跷”, 头跷都是扭得好、能走花样并会唱曲的人担当,大家都跟着头跷扭。秧歌队的高难角色是“傻柱子”,傻柱子会踩着高跷打把势、翻跟头、倒立,甚至会踩着高跷站在两个人抬的扁担上表演各种动作,“傻柱子”都抹着黑花脸,扮成李逵、张飞、程咬金或猪八戒等模样,手里拿着鞭子,甩着鞭响在前面开道,到了个人家的院子,他甩着鞭响先转一圈,算是圈定了表演场地,他也常常跑到人家的天地牌位前,把上供的小馒头拿下来,分给看秧歌的孩子们,有的人家还拿出一些花生、糖块给傻柱子,让傻柱子抛撒到看热闹的人群里,乐着看人们哄抢,所以,孩子们都愿意围着傻柱子转。秧歌队正月初一基本在本村活动,挨家挨户表演,算是拜年,到了谁家,谁都给赏钱,殷实的人家给五元、十元,穷一点的给两三元。初二以后便到邻村或公社所在地的镇上去扭。到邻村,大都在村街上、在大队部的院子里或在小学校的操场上扭个把小时,每个大队都赏一二百元钱,从初二到初六,每个村都会接待多支秧歌队,你方唱罢我登场,直热闹到天黑。当天回不了家的秧歌队,就在村里住下,吃派饭,家家都把最好的酒菜拿出来招待扭秧歌的。待到初六结束,每个扭秧歌的都能分到几十元辛苦钱,钱多少大家都不计较,大过年,图个热闹,图个快乐。

  老年人愿意回忆过去,鲁钝生念念不忘小时候过年,每回忆起来,想到许多有趣的细节,心里总是甜滋滋的。那时虽穷,勉强温饱,但过大年,真有年味,那年味,是浓浓的亲情,是浓浓的友情,是浓浓的乡土情,是广大农民淳朴、厚道的真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