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里如此安静,时光仿佛也在打盹。有人告诉我,忙碌一星期之后,最为惬意的,就是周日午后的时光,就着温度褪去的阳光,在天台的太师椅上摇晃那么一段儿。
我没有太师椅。我不肯睡。我只觉得这时光似曾相识,定要留下点文字以纪念,才不至于辜负。这是文人骨子里基因的苏醒,还是往日美好时光的回旋呢?
我躲进书房。准备好茶。还有烟。关了窗子,开了空调。然后才打开电脑。一切都像是在严格地进行着一场仪式。但事实上,自打开书写软件,看着光标在空白的“稿纸”上闪烁,思想就正式蔓延开去,或说羽化飞远。
这是夏日午后自由的时光,即使一个字不曾留下,也不妨碍它值得醉享。
感谢这间书房。刚搬来时,第一次在晚上与她亲密接触,看着窗外远方灯火迷离,感受着城市躁动的脉搏,曾久久未能平息。
书房里的书慢慢增多,摆满了书柜,这里更成了静的道场。无论白天里在外头多么折腾,坐进她的怀抱,瞬间也能安静下来,很多事情,笑笑也就放下了。
近日里,电视剧《觉醒年代》正在热播。我很羡慕那个时代。旧秩序瓦解坍塌,新秩序方兴未艾,一切都是可以尝试的,思想奔放,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我就念起他们的名字:陈独秀,毛泽东,鲁迅,胡适,林语堂,郁达夫,周作人……仿佛都是一帮熟悉的朋友,同在一片天空下,从未远去。
如果可以,老母妻儿都安好无虞,自己也能混个温饱,那我真愿意长年呆在书房里。我理解了L城的朋友,他曾期待有人这样保他无忧,自己躲进一个地方,放任地写几年。他没有找到这样的贵人,到现在也只能在生活的缝隙里,不甘且无奈地,用他的写字板涂抹几笔。
我也好像接纳了古人归隐的选择。不是理解,是接纳。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的情感体验、觉悟历程,才能放下万丈红尘,选择与自然为伍、孑然一身呢?然而,过了不惑之年,这一切似乎都接纳了。
妻子有忙不完的事。备菜。拖地。缝补。化妆。睡午觉。……儿子也不休息。打游戏。玩抖音。做作业。在线聊天。……只有我,有时慵懒地昏沉,有时倔犟地醒着。只有吃饭了,一家三口才凑在一起。
这是二零二一年的端午,因为疫情,我们哪里也没去。然而,阳光来过我的客厅,风也呢喃过。在书房里,我是自由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