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旧时是清朝的正白旗村的地址。而“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用现在的话来说:正白旗村就是清朝统治者设立的军区,至今仍然遗存于北京植物园园内的几处碉堡可以证明当年那地方就是军事用地。而就在曹雪芹纪念馆的几步之遥处就有一个碉堡。据说,曹雪芹纪念馆是曹公晚年生活的所在。可是,曹雪芹晚年生活很窘迫,都靠打更为生了,他怎么可能还有那么大的院子可以居住呢?
《红楼梦》有很多版本,其中《脂砚斋批评本》很著名,一些人以对《红楼梦》进行评论为名,也参与了此书的写作。这些人当中有署名为脂砚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评论家叫畸笏叟。
人们一直搞不清楚:作者曹雪芹、和书中人物贾宝玉、还有脂砚斋、畸笏叟、以及其他评论者,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认为:他们都是清朝正白旗的文职人员。也就是说:作者是部队里的一群文官。脂砚斋是执笔者、是一群年轻才俊。把脂砚斋的名字拆开来理解:“砚”砚台,文房四宝之一,而“斋”吃斋念佛,不上战场打仗杀人的、在部队的,不就是文官吗?“畸笏叟”的名字中,这个“畸”畸形,非正常的意思;“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叟”即:老头儿。把这三个字综合起来理解:就是不在职位上任职的、退休的老年文官。
不仅仅曹雪芹、脂砚斋、畸笏叟,他们都是作者,就连小说中的人物:贾宝玉、贾府的四大千金小姐、和第八十回《王道士胡诌妒妇方》中的王道士也都是作者。他们互相对应:曹雪芹在小说中的化名是“贾宝玉”;脂砚斋就是贾府四大千金小姐;王道士就是畸笏叟。而这些人统统都是部队的一群文官。
那么,有人要问了:部队的人整天闲着没事干、写小说?
是的,除非有些事情非写不可。不然,没理由。那么,是什么样的理由让军队的文官觉得非写不可呢?
我们来看一看《红楼梦》都说了些什么?《红楼梦》的文章内容就是作者们觉得非写不可的理由。
《红楼梦》最原始的文章是《石头记》;由《石头记》改编成《情僧录》、之后又写成《风月宝鉴》、由于时间推移,很多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作者开始构思时的想象范围,所以作者又以《红楼梦》中相同的人物、相同的情节进行创作,写成了《金陵十二钗》、和《红楼十二支》。增增减减,改改删删,经历了五次大的改动,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以《情僧录》为名进行创作、一直到同治年间和光绪年间写成《红楼梦》为止,这一套红楼梦系列总算完成了。其中的《金陵十二钗》是从政治的角度来写的;而《红楼十二支》则是从军事的角度来写。军队的文官描写军事方面的事情当然是最得心应手的。所以,可以断言:《红楼十二支》是红楼梦的姊妹篇中写得最好、最精彩、最博人眼球的一本书。但遗憾的是:红楼十二支(四王、八公的后代)仅仅在《红楼梦》的第十四回《贾宝玉路谒北静王》的文章中昙花一现,之后就没有他们的信息了。
要想找到这四王、八公的表现,恐怕得打着灯笼,像在大海捞针一样,从《红楼梦》那似迷雾一般的隐喻、谐音、猜谜和笑话中去寻找。《红楼梦》中的诗词是重要提示。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词是怎么写的:
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阖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雄在内游。
交趾怀古 其二
铜铸金镛震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钟山怀古 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淮阴怀古 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广陵怀古 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提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桃叶渡怀古 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支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青冢怀古 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马嵬怀古 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浦东寺怀古 其九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成彼同行。
梅花砚怀古 其十
不在梅花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书中的林黛玉象征美好事物、代表好人好事,她成为孤女,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当时社会上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少;而与之相反的、象征邪恶势力、坏人坏事的薛宝钗,与她为伍的人倒是越来越多,说明当时社会上坏人坏事占据主流。第四十九回,贾府来了一大群亲戚:其中有邢夫人家的邢蚰烟、王熙凤之兄王仁、还有寡妇李纨家的亲戚李纹、李绮,最主要的是薛宝钗的叔伯哥哥(薛蝌)和妹妹(薛宝琴)。来的这些人是一群家贼、和外来入侵者。
薛宝钗的叔伯兄妹薛宝琴、薛蝌代表洋人,他们与贵族家的穷酸的亲戚互相迎娶婚嫁(比如薛蝌娶邢蚰烟),把身份漂白了之后,混进清王朝的上流社会充当间谍。而邢蚰烟是贾迎春的另一种身份的假设,《贾迎春误嫁山中狼》说的也就是薛蝌和邢蚰烟的婚姻状况。
以上那些怀古诗都是说洋人如何像耍猴似的捉弄中国的武将和外交官:
其一、《赤壁怀古》:表达作者在此预言:中国将来一定会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赤壁之战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作者想说的是,在内斗中死的那些人不值得。正如作者的预言:清王朝倒台之后就各地军阀之间互相混战。
其二、《交趾怀古》:讽刺“震纪纲”的、抓贪官的官,实际上是中了人家设下的圈套。清朝雍正年间、还有同治年间的“整饬吏治”就连正史中都是有明确记载的。
其三、《钟山怀古》:钟山风景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故诸葛亮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也”的盛赞。貌似睿智的震纪朝纲的人,像雄心万丈的岳飞一样,正要“收拾旧山河”的时候,却“无端被昭”自己身陷囹圄。
其四、《淮阴怀古》:指的是淮阴侯韩信。韩信潦倒时曾经接受一位老太太的一饭之恩。这里暗指洋人拉拢清王朝的武官,但韩信的结局是兔死狗烹。
其五、《广陵怀古》:广陵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隋炀帝劳民伤财修建了京杭大运河,虽然京杭大运河给我们后人带来许多便利,可是隋炀帝自己却没有好下场,隋朝也是个短命的王朝。从这首诗看来,清朝时候也曾经“见河修桥、见山修路”。不然作者也不会借古讽今,拿隋炀帝来说事儿。
其六、《桃叶渡怀古》:桃叶渡地址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晋朝书法家王献之在此送爱妾桃叶而得名,后亦借指烟花情场。这里作者想表达的是:“卿卿我我”的意思。那么和谁卿卿我我?这是谁写的诗?这可是“会作诗的外国美人儿”薛宝琴写的诗哦。中国的武官和外交人员与洋人卿卿我我,其下场都和历史上的韩信一样被人利用完之后就被兔死狗烹了;而外交人员也和历史上的杨贵妃一样落得悲惨结局。
其七、《青冢怀古》:“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头。王昭君是出塞和亲之人。这里借指外交政策。《红楼梦》的作者们一面赞赏汉朝统治者的和亲的外交政策,但另一方面又说:我们国家的汉家制度比起狡诈的英国人的外交手段真是小巫见大巫,使人感到惭愧。
其八、《马嵬怀古》:马嵬坡是杨贵妃被吊死的地方。美人:借指外交官的下场。
其九、《浦东寺怀古》:这首所谓的怀古诗指《红楼梦》中的人物林红玉,因为她的名字和贾宝玉的玉相忌讳,改名小红。此人整日想着攀高枝,后来成为王熙凤的丫鬟。估计在《红楼十二支》当中有这样的故事情节:这个小红和外人勾搭,与人通奸,引来祸害。虽然受到了王熙凤的惩罚(虽被夫人时吊起),但是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其十、《梅花砚怀古》:指寒冷的西方国家。中国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又有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别西风又一年”指西方国家一次又一次的发动侵略战争。
《红楼梦》的作者们是一群天才的预言家,还在清朝中期写小说那档口他们就已经预感到大清国必将灭亡,而灭亡之后必将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像三国时候一样混乱。而后来,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切都在他们的预言之中。
《红楼梦》的作者们也是一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无奈,统治者昏庸无能(一个个都是些即聋且昏的、天聋地哑的孤家寡人)听不到像作者这样的下层人物说话。所以,书中对统治者(皇帝)进行讽刺,《红楼梦》里的人物名字带“玉”的:妙玉、贾宝玉、林黛玉、玉钏、林红玉、蒋玉涵,他们都是圣人(皇帝)的化身、或是代替皇帝行驶皇权的人。
妙玉:她其实就是贾敬的另外一个身份的假设,当清王朝还处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时候,作为孤家寡人的清朝皇帝可以在大观园里当优雅的尼姑。
贾宝玉:书中提示后来这个孤家寡人(即聋且昏的和尚)在一个破庙里孤独的过贫寒的生活。
林黛玉:她是文化界孔圣人的化身,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贵族子弟们五、六岁时候开始读圣贤书,林黛玉正是五、六岁的时候来到贾府与贾宝玉“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成为其伴读。她成了孤女,古代文人通过科举考试中举的人们舍弃真正儒家思想的精华、而只利用儒家理论谋私利(这层意思由薛宝钗的形象表述)。而薛宝钗的前生就是金钏、与金钏对应的是玉钏、玉钏对应林黛玉。
所谓的“文化”:不过是权贵手中拿来为自己服务的统治工具,所以作者把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前身比喻成两个丫鬟(玉钏和金钏)。“文化”也是个双面刀:运用得当,则对权贵有益;把握运用得不好,就会被人牵着鼻子走。
清王朝后期由于统治者昏庸,行驶皇权的人都是些像林红玉那样的家奴(买办阶级)、或者是像蒋玉涵那样的、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上的戏子。
而林红玉:是继贾宝玉之后的“玉”。王熙凤说她是“一个天聋、一个地哑的父母,没承想竟生出这么个伶俐丫头来”。林红玉是贾府的家生奴才,她是贾府的管家林之孝家的女儿。当殖民者来了,殖民者需要扶持一帮买办势力为他们服务,清朝统治者内部那些地位卑贱的奴才,他们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想攀上高枝儿,最终成为依附于洋人的、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买办阶级。
蒋玉涵是一个与林红玉对应的角色。大家只要把蒋玉涵、和《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中的鸳鸯、以及《呆霸王调情遭苦打》中的柳湘莲,把这两个人物联系起来一想,就不难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也许,就在《红楼梦》的作者当中(某个有才的军官)被某个呆霸王看中,想抽调这个军官到帝党那边去做官,而这个有才的军官对当时的形势看得再明白不过,他知道那呆霸王绝对是一个“扶不上墙的稀泥”,所以,他拒绝去做官,而宁愿解甲归田。用鸳鸯的话来说:“……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我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大家注意了:她说“便是宝皇帝,我横竖不嫁人就完了。”至于说,她所说的皇帝,指的是道光皇帝?还是咸丰皇帝?或者是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就不得而知了。书中明确说明:“此回亦有本而笔”就是说:写这篇文章是有依据的,是根据生活中的“本”而写的。
写蒋玉涵,就是写那个拒绝做官、宁愿解甲归田的军官。而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皇帝对军队已经没有威慑力了;军官对皇帝也很轻视,如果君不能君临天下、臣不能臣服于君主,在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君主制的封建社会,这可是亡国的一大征兆。封建社会的秩序:讲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红楼梦》反应的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慈、子不孝的混乱的社会面貌。
既然,红楼梦系列是野史类书籍,而《红楼十二支》是记载军事方面的书籍,那么书中就一定记载了发生在清朝时候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情形,让我们到《红楼梦》这本书中去找线索吧:
和林玉红私下勾搭的贾芸可不是什么好人,他为了谋一份职业而用“麝香和冰片”贿赂王熙凤,自从王熙凤接受了他的礼物之后,身体就出现血崩。作者在这里把麝香和冰片,“映射”成“鸦片”。这种映射正好暗合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洋人把鸦片走私到中国来,造成清政府的白银哗啦哗啦的往外流,中国的经济开始大出血。
《红楼梦》中的笑话、谜语、谐音等都是与书的主题相吻合的,有某种暗示、或一语成谶的用途。
史湘云说过一个谜语,叫《点绛唇》:“溪壑分离(挑拨离间使之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继”的谐音“记”: 记录)!”众人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戏人的。宝玉笑了半日,道:“都不是。我猜着了,一定是耍的猴儿。”
清朝道光皇帝对鸦片采取的措施是先王一贯坚持禁止的政策,他派林则徐禁烟。后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当英国舰船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并向清政府提出割地赔款要求时,道光皇帝傻眼了,害怕了,立刻从主战的立场转变为妥协的立场。他派投降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东与英国谈判,要求琦善“上不失国体、下不开边衅”,意思是:既不要给英国割地赔款,又不跟英国发生军事冲突。
指挥如此昏庸,接受指挥的臣下所办的事情其结果可想而知。当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并赔款割地,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之后,道光皇帝把作为主和派的琦善、与作为主战派的林则徐二人都发配流放。这种罕见做法不仅使人产生联想:如果是主张投降的有错,那么主战派为什么还要惩办呢?战争期间,主和派和主战派彼此之间都干了些什么?恐怕,这、就是双方受惩罚原因。
我们只知道主和派的琦善被英国人蒙骗了,英国军队假装被琦善部打退,离开天津大沽口、后退折回南方,让道光皇帝觉得主和派有用。既然主和派有用、那么,就没必要再依仗主战派了,于是,昏庸的皇帝把主战派撤了,当主战派林则徐被撤,英国人达到了目的,假象就没必要再继续伪装下去了,于是,英军到浙江海面气焰又嚣张起来。
鸦片战争自始至终就像耍猴儿似的。所以《红楼梦》里的那个谜语《点绛唇》“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说的就是这场战争的情形。
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名利犹虚”)的林则徐恐怕也犯糊涂、被英国人愚弄了,不然,皇帝为什么流放他呢?“后事终难继”是说:林则徐干的蠢事被记载正史的史官“笔削春秋”给省略了。
英国军队之所以胆敢悍然发动侵略战争,那是因为,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使他们已经有了充分的问鼎中原的底气。这样的“底气”在《红楼梦》的诗词里也有体现,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中,大有学问,且看一看作者究竟想说什么?原文如下:
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
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
有意荣枯草,无心饰萎苕。
价高村酿熟,年稔府梁绕。
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芍。
寒山已失翠,冻浦不闻潮。
易挂疏枝柳,难堆破叶蕉。
麝煤融宝鼎,绮袖笼金貂。
光夺窗前镜,香粘壁上椒。
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
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箫?
鳌愁坤轴限,龙云阵云销。
野岸回孤棹,吟鞭指灞桥。
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徭。
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
皑皑轻趁步,剪剪舞随腰。
煮芋成新赏,
(黛玉)一面说,一面推宝玉,命他联。宝玉正看宝钗薛、宝琴、黛玉三人共战湘云,十分有趣,哪里还顾得上联诗?今见黛玉推他,方联道:
撒盐是旧谣。
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
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
花缘经冷绪,色岂畏霜凋。
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鸮。
阶墀随上下,池水任浮漂。
照耀临清晓,缤纷入永宵。
诚忘三尺冰,瑞释九重焦。
僵卧谁相问,
狂游客喜招。天机断缟带,
海市失鲛俏(?)。
寂寞对太榭,
清贫怀簟瓢。
烹茶冰渐沸,
煮酒叶难烧。
没帚山僧扫,
埋琴稚子挑。
石楼闲睡鹤,
锦罽暖亲猫。
月窟翻银浪,
霞城隐赤标。
沁梅香可嚼,
淋竹醉堪调。
或湿鸳鸯带,
时凝翡翠翘。
无风仍脉脉,
不雨亦潇潇。
欲志今朝乐,
凭诗祝瞬尧。
“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这两句话是说:国际形势紧迫,封锁的国门被打开。“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雪花侵入到土里,按字面理解为“入侵”。“价高村酿熟,年稔府梁绕”打开国门之后物价变高(出现通货膨胀,当官的倒是有钱了,但贫富不均)。“阳回斗转芍。寒山已失翠,”这句话我理解为:天变暗、山失色(国家变穷)。“难堆破叶蕉。麝煤融宝鼎,”这句话翻译成“煤炭的供应使人欲壑难填。烧煤炼铁、制造坚船利炮,洋人便有了问鼎中原的资本”。那么,读者也许要问:你凭什么把“难堆破叶蕉”这句话翻译成“欲壑难填”?依据在哪儿?在此,我先卖个关子,留待后文再说。
“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
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箫?”
清朝表面斜风仍故故,但已经变得有些民不聊生了。梅花开时是冬季,这里指寒冷地带的国家,那边的列强国家开始兴旺了。
“吟鞭指灞桥。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徭。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中的“赐裘怜抚戍”是个典故: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经脱下自己裘衣赐给边疆将领。《红楼梦》的作者的意见是:“稳固国家政权需要打仗,而打仗需要钱,有些井底之蛙不能站在高处看远。总是害怕动摇末只细节。”
“皑皑轻趁步,剪剪舞随腰。煮芋成新赏,” 《红楼梦》的作者们小心翼翼的写作,唯恐反映的情况不真实,为了尽可能的把现实生活中的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作者们量体裁衣似的把文章增增减减,现在,又把《金陵十二钗》改编成《红楼十二支》成为新赏。
《红楼梦》的作者们(那群部队文官)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催:说,继续说。大清国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撒盐是旧谣”:垄断盐是自古以来恶人耍的旧把戏,现在不过是老戏新唱。
“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河里的鱼也少了,林中的树也被砍伐光了。“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山都变得光秃秃的,连蛇都没处躲藏。“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鸮。”“阶墀随上下,池水任浮漂。”“照耀临清晓,缤纷入永宵。”这几句都是说:水里的鱼虾、山上的飞雀、院子里,什么东西都没了。总之一句话变穷了。“诚忘三尺冰,”指国家的败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僵卧谁相问,”这句和上句说的宋太祖赵匡胤的典故相对应,赵匡胤曾经对后唐主李煜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作者在这里讽刺酣睡之人(把当时的统治者比喻成李煜)。
“狂游客喜招。天机断缟带,海市失鲛俏。”发展旅游业,泄露天机。使中国原先海市蜃楼一般的风景失去神秘感。“寂寞对太榭,清贫怀簟瓢。”统治者看到的是自己小范围内得到的利益,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薛宝琴,她们说话代表各自的立场。林黛玉是竭力维护统治者的“锦罽暖亲猫。”把统治者比喻成猫。林黛玉还说“沁梅香可嚼,”:这时打击西方国家有望取胜。代表反对派的薛宝钗立即淋她一盆冷水:“切!你说醉话吧”(淋竹醉堪调。)薛宝琴说:“你这盆冷水,与其说淋了林黛玉、倒还不如说是淋湿了鸳鸯”。
“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这两句和上文的“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箫?”是一个意思。
最后,作者们总结:“欲志今朝乐,凭诗祝瞬尧。”意思是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清朝统治者们都效仿舜帝和尧帝一样的做派,舍弃中国这个小家、顾全世界那个大家去啦!
……待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