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个大陆民众看台湾

时间:2007/1/25 作者: 朝望 热度: 85716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
    在诗中,闻一多先生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 台湾这个名词在大陆所有的课本和书籍中都是这样一个定义:“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土。”但是从历史的岁月看,台湾总是与大陆分分合合,当郑成功作为反清基地时,台湾远离了大陆。但是郑成功的后代投降清朝以后,台湾又顺利回归了大陆。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台湾又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台湾与大陆又整整分割了五十年,1945年台湾通过开罗会议的商讨,又一次回归了大陆。可从国共两党的解放战争结束后,台湾又孤立了五十多年,期间大陆与台湾之间几乎就没有什么联系。
 
    随着连战、宋楚瑜、李敖相继回到大陆探亲和演讲,台湾又清晰地出现在大陆人的面前。到底大陆的中年人和青年人对台湾有哪些认识和印象,我想只能是零零星星的。就拿我对台湾的认识来说吧,最早是从地理课本中的地图开始的,从图中看台湾像一片落叶散落在大陆枝干的边沿,它飘落在广阔的太平洋中,似乎有不知飘向何方的感觉。后来对台湾加深地理上的印象是文革时期的一张邮票,叫《全国山河一片红》,因为错印了台湾也是红色的,使这张邮票身价不菲,好象当时的解释是台湾没有解放,所以不能是红颜色的。在当时我们的脑海里的信念是,台湾是万恶的旧社会,哪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1978年以后大陆开始了改革开放,人们有了拜金主义思想,于是金钱成为衡量身价高低的标准。香港、台湾开始影响大陆东南地区,首先是广东的服装成为全国各地采购中心,于是叫卖声中就有了“香港、台湾货”。我当时的感觉,台湾的衣服是最好的,当然价格也比较贵。最悄然深入到大陆人心里的是邓丽君那甜美的歌声,那天籁般的甜蜜蜜歌声让大陆的青年人在梦里回味。1987年随着台湾社会开放的脚步和两岸关系的缓和,许多台湾民众开始赴大陆探亲,于是让彼此许多牵挂多年的亲人团聚,我才知道了国民党老兵在台湾生活在“荣民之家”。看着他们老泪纵横与亲人团聚的场面时,体会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句的真切含义。再后来,台湾的文学作品开始悄然走进大陆的书店,让大陆许多人知道了三毛、琼瑶这些大众作家。但是让我真正了解台湾人的情怀,还是看了余光中的《乡愁》后,体会到了台湾人与大陆人血脉相通。后来又阅读了《白先勇文集》,知道了在大陆销声匿迹多年的昆曲在台湾大学里生根发芽。九十年代初,大陆出版了《梁实秋散文》读到第四册的内容时,我想象到台湾的多数人是否都过着小资生活。梁实秋的雅舍菜谱,竟然是用美妙的中华文字来描述的,真是惬意!最近在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世纪大讲堂中认识了蒙古诗人席慕容,看着她感天动地对蒙古民族的眷恋,对家乡土地的思念,听着她讲述蒙古人的英雄成吉思汗时那自豪的声音,听她含泪动情地朗诵歌颂母亲的诗歌时,我感到台湾人与我们是这样的贴近。台湾大学的校园歌曲,也让我在大学时代时时想象着海岸对面的青年应该从没有忧郁和烦恼。
 
    但是随着大陆经济高速发展和现在政府的宽容,我在凤凰台中看到关于台湾的节目越来越多诸如《新闻骇客赵少康》《李敖有话说》以及每天的《华闻大直播》,我又发现台湾并不是我从文学、影视、歌声中感触到的台湾。八十年代末琼瑶的电视剧中许多男主角是儒雅君子、女主角是纤细文雅的大家闺秀,就是闹剧也让我感到是有君子风范。但是真正的一些新闻场面在凤凰台出现时,我感到了惊讶和困惑。如立法院在表决两岸直航时整个场面是打闹和漫骂,甚至一位女立法委员把决议草稿大口吃在嘴里,这个场景我多次听到周围十八岁的青年当成聊天的乐子,政府没有了形象。最近关于罢免陈水扁案投票时,民进党立法委员不敢到场投票,这简直就是袁世凯时期选举总统时情景的再版。哎!悲伤的台湾民主,我的感触是一种伪民主。有人称台湾民主是怪胎,因此造就了台湾的“全民大闷锅”节目收视攀高。我对台湾具体有了了解,也就没有了想象中的样子,在平和之中有了理性。但我深切体会到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生活在这片太平洋上落叶的人们,又被迫和自愿接受着外来的文化,殖民地的痕迹在这个岛屿上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无论是纯文化的、思想的,还是政治制度上的,都有着很深的烙印,但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在台湾并没有改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个呼声我想不仅是闻一多先生在六十年前的呼唤,更是1949年时二百多万跟随国民政府迁移到台湾的大陆人的呼唤。中华大陆的土壤是台湾发展的营养,回到母亲的树干下才能茁壮成长。让飘落在太平洋上的这叶小舟靠岸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