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识白菜为菜之王,何也?”这是齐白石为自己的一幅“一棵肥硕的白菜点缀两枚鲜红辣椒”画的题词。木匠出身的齐白石有着自己来自乡土的本色,总是领略着人生中最“有自然之味”的淡雅的部分。
作为菜中之王的白菜,苏轼在他的《菜羹赋》中给予高度的评价,称为“盖易具而可常享”。把白菜朴素的品格全面概括其中,与《本草纲目》中“菘性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菘就是白菜)叙述的特性不谋而合。不管是画家、文人还是医药家都发现了白菜淡雅和朴实的品格。
中国老百姓虽然没有去挖掘白菜以外的哲理,但是对于统治者的暴行,人民大众的智慧在白菜上则挥洒自如。在明朝民间流传着“翡翠白玉汤”故事,讲述的是明朝开元皇帝朱元璋在穷困潦倒时,讨饭到了一个小县城的饭馆,当时厨师并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位叫花子会成为以后的开国皇帝,于是就把所有的残羹馊饭中加上白菜棒子给了这个已经饿的满眼冒金花的叫花子。事隔多年,已经登上皇帝宝座的朱元璋对于这顿难以忘怀的“翡翠白玉汤”则耿耿于怀。这个故事虽然纯属虚构,但是民间一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反映了人民大众不满朱元璋的暴政而发出的怒吼,洁白的翡翠白菜衬托出暴政统治者的残酷。
我去年年底看到一本《中国农民调查》一书,其中的一段描述印象很深,大致是讲安徽贫困山区的一家农民到了春节,父亲把秋天储存的白菜拿到集市上买掉之后,把仅剩的五元钱买了一块猪肉,全家大年三十晚上吃上了一顿望眼欲穿白菜饺子。因为靠白菜换取的过年的猪肉,自然少的可怜,为了吃上一顿饺子,饺子馅只能多加家中仅存的白菜,这样才能满足全家人吃上一顿饺子。白菜能让贫困的安徽农民度过一个自己感到安慰的春节。哎!白菜本无情,苦难的农民却让它有了人间的点点温情。
在台北故宫博物馆有一个镇馆之宝,是皇家的天然翡翠白菜玉。几乎每个游人到了它面前,都留恋忘返。我没有机会去台北故宫博物馆,也没有机会亲眼欣赏到它的魅力,但我从许多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馆的影视片中看到了游人在这个天然翡翠白菜玉的面前流露出的喜悦和赞叹,大家那赞叹的目光中透射着激动和惊讶,没有半点沉重。我曾在法国的卢浮宫里看到了那幅著名的《蒙娜丽莎》,虽然画中的人物是微笑,许多人的却是是凝重的表情,甚至含着泪花。我想东西方文物的差异如此之大,那个天然翡翠白菜玉带给人间的遐想比起《蒙娜丽莎》的微笑要简单多了,更不用密码才能去破解其中的奥秘。
我不知道世上是否有过白菜宴,但是上到国宴下到贫苦百姓,餐桌上的白菜是常见的一道菜。北京东来顺的涮羊肉,白菜是要在“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羊肉谢幕之后成为主角,荤素搭配达到完美之极。在北方经常听到“好吃不如饺子”的话语,饺子馅中的种类之多能组成一桌饺子宴,而在这些饺子馅中我最喜欢的是猪肉白菜。在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的超市里,亚洲店里,最耀眼的中国菜也是中国大白菜。
白菜的清淡让人们对许多佳肴美味望而却步。白菜还有着高产易保存的特点,无论什么季节都是人们可以选择的菜肴。白菜的朴素无华可以映照人们的品行,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在“淡”中呈现出的龌龊,春秋的《老子》早就说过“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我想只有体会出白菜中“淡”后的浓郁、无味中的甘甜后,才会体会清淡中这些浓烈朴素的生活哲理吧!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