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歌也。民谣即老百姓反映生活的歌。我国民谣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创作了歌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国风》便采集了西周到春秋中叶黄河流域十五地区的民谣,故又称“十五国风”,它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绵延五百多年劳动人民各个方面的生活状况。
唐宋时期,民谣的发展尤为迅速。伴随民谣的流行,出现了众多人们喜爱的经典曲调。唐代,人们对民谣进行加工和改编,使其结构趋向一定的“唱词化”,讲究一定的唱法。宋代的曲子更是深入人心,民谣呈现多元化、大众化,人们模仿民间的曲子进行抒写诗歌,民谣发展更为迅速。
明清时期,因人口的流动性增强,村民涌到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大量的民谣汇聚到城市,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市民,进行加工改造,成为民谣史上的高峰。
新中国成立后,民谣赋予了新的生命,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民谣在内容、格调、形式等方面均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二、宿迁民谣的地域特色
宿迁历史悠久, 1200~1500万年前的双沟醉猿和距今约4~5万年前的人类祖先“下草湾人”在此生活。距今8300年左右,顺山集已经有人类聚居生活,开始种植水稻,用锅灶煮食物吃。
从我国有了民谣,宿迁地区就有民谣的创作与演唱。西楚霸王项羽出生在,秦时的下相县(今宿迁市区西南)县城的梧桐巷。《垓下歌》在宿迁民间传唱2000多年。明代的仓基莲唱、白鹿渔歌,流传至今。宿迁历史上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城镇规模不大,所流传的民谣大多是乡村题材,伴随着春种秋收,花落花开,百姓的喜怒哀乐传唱在田头巷尾。
(一)宿迁民谣的地方特征
宿迁地处江苏省北部,是南方、北方气候的交汇处,淮河、大运河、古黄河穿境而过,北依骆马湖,南靠洪泽湖。方言既有中原官话的特征,又有地方特色。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 ,曾是泗水国、钟吾国、宿国都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华夏文明之脉、江苏文明之根、淮河文明之源、楚汉文化之魂”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久远的历史和文化,决定了宿迁民谣有着特有的地方特征。在秦朝,下相流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民谣。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其楚歌应该是宿迁一带的地方民谣。宿迁还有一首和项羽有关的民谣,“白果果,开白花,白家大姐嫁人家。哥哥抱上轿,嫂嫂去拜项王庙。扯黄旗,放鞭炮,新娘房里好热闹”。表达了宿迁人对项羽和虞姬忠贞爱情的称赞。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宿迁一带,《淮民谣》“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问依欲何为?团结山水寨”。表达了民众团结一心奋起反抗的精神。“沭阳财主宿迁庙,泗阳讼师呱呱叫”,是解放前宿迁地方社会的真实写照。1946年,苏北大战的胜利,民众欢欣鼓舞唱出了,“军民心连心,跟着陈司令。打倒戴之奇,消灭蒋匪军” 。 1948年,淮海战役开始,我军追击敌人到运河边,敌人过桥后把桥拆掉,我军无法过河,紧急时刻搭人桥让部队通过。宿迁人用《人桥小唱》,记载了那段难忘的历史。“交冬数九腊月天, 运河流水刺骨寒,事情出在宿迁县,堰头小镇西北边。淮海大军炮火紧,蒋匪兵败慌逃窜,河西匪军逃河东,过河就把桥炸断,梦想阻止解放军,争取时间逃出圈。陈毅将军下命令, 坚决把它消灭完。解放大军跳下水,块块木板扛在肩,霎时搭成桥一座,人马走在桥上边,过河就打歼灭战,消灭蒋匪三万三。人桥奇迹前未有,英雄永把美名传”。
1976年,宿迁成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宿迁人民唱出了,“普及大寨县,号角震云天,处处热浪滚,县委冲在前。攻读马列书,两手布花茧。阶级斗争纲,抓紧永不偏。大战西沙河,大战黄河滩,扩地夺高产,改土造良田。不断创新路,增产多贡献,胸怀大目标,不守旧摊摊。革命加拼命,建设新宿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新民谣。在生产、生活中,宿迁还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谣,如“三庄金针丁嘴菜,山南海北没有盖”。
(二)宿迁民谣和其他地区的共性
凡民谣皆有地方特征,如广西、云南山区委婉高亢;内蒙古大草原牧歌悠扬高亢;黄土高原粗犷豪放;闽粤则缠绵多情;江苏则优雅抒情,等等。无不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劳作方法的影响,民谣的题材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艺术经验、音调素材等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但从本质上有其共性。
1.来源生活,服务生活。民谣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愿而创作。劳动人民由于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很少,不懂得曲谱,很少使用乐器,甚至连文字都不认识,只有用歌声唱出他们心声,以至口口相传,不断演化,相互补充,不断完善,植根民间。
2.即兴编作,口头传唱。民谣的创作没有固定的标准与方式,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即兴创作,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可能不会完全留下初创的模样,或者只留下部分痕迹。口头传唱是民谣的传播方式,即使在近代,民谣在乡间流传仍然靠口口相传,歇息的田头、乘凉的路旁、睡前的火炉边,或者冬天墙角边的太阳下都是传播的场所。不受条件影响,随口而出。因其具有大众性、通俗性、娱乐性,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3。短小朴实,简朴灵活。民谣一般都比较短小,唱词简单,灵活多变,曲调简单,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它与方言语音紧密结合,音乐表现生活化,形式灵活、生动,没有固定的格律,善于变化,对各种不同的内容、唱词、演唱场合与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三、宿迁民谣的分类
宿迁民谣历史久远,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分类,大概可以分为解放前、解放后两大类。解放前又可以分为古代和近代;解放前后分为建国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时期,每个时期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按照时间分类
1.古代和近代民谣唱出了伤悲。宿迁民谣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有文字记述的是秦朝下相等地,流传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民谣,和项羽被困垓下时军营外传来的楚歌。《史记》记载的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和后来传唱虞姬的民谣,“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等。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宿迁一带,《淮民谣》“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问依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在宿迁传唱。
明朝末期,宿迁民间流传“迎闯王,盼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鸦片战争时期,宿迁流传《林大人烧鸦片》,“洋人想把中国害,鸦片烟土运进来,吃上瘾骨瘦如柴,多少银钱流国外。林大人真是大好佬,敢把鸦片烧,禁大烟颁律条,老百姓拍手都称好” 。
民国初年,杜风举的第十军军部驻锺吾书院,军风败坏,扰乱社会,祸害人民。军直属团队白天向群众摊派饭食,入夜四出越墙钻洞,明偷暗抢,滋事扰民。宿迁广为流传 “第十军不吃香,破帽破鞋破军装,红秫煎饼绿豆汤,不会打仗会缴枪,不会剿匪会分赃。摊派饭,要军粮,老百姓,活遭殃” 。
宿迁罪大恶极的土匪曹四,杀人越货,占山为王。日本人来后,卖国求荣 ,认贼作父,当皂河镇伪镇长、伪民团团长。民谣唱道,“自从来了曹四虎,四乡八里都叫苦”“小白棍,三尺长,专打鬼子和豺狼”“一二三四五,打倒大地主。六七八九十,打倒蒋介石。翻身大棍五尺长,专打地主对流亡。翻身大棍五尺五,打死地主钱老虎”等,表达民众对日本侵略军和恶霸地主的痛恨。解放战争时期,宿迁广为流传《打倒蒋光头》,“两个小老头,坐在路沟头,敲敲烟袋头,你头靠我头,口口声声骂狗头,蒋介石,小狗头,不该去把美国投,打到我们家里头,老百姓,有劲头,迟早敲碎蒋光头”,唱出了百姓的怨气。“刷把什,溜溜动,一穗小秫打半升,吃半升,留半升,留给老和(尚)补窟窿”,唱出了宿迁百姓的无奈,因为解放前大部分田地属于庙产,百姓只能租种,每年收的粮食不多,要有一半交租给寺庙。
2.建国前夕民谣唱出了民众心愿。如《支援部队打胜仗》,“姐妹们,真不瓤,做军鞋日夜忙,做好军鞋上前线,支援部队打胜仗。老大娘,真不瓤,磨军粮,日夜忙,磨好面粉送前方,支援部队打胜仗”。《土八路真不瓤》,“土八路,不像样,破帽破鞋破军装,旧子弹,旧钢枪,打起仗来真不瓤,敢冲锋,敢陷阵,不怕牺牲向前方,军号吹,哒哒响,猛虎下山一个样,敌人一见着了慌,跪在地上投了降” “鞭炮响,锣鼓鸣,红旗上面绣五星,人人欢迎共产党,高声歌唱毛主席,高声歌唱共产党” 。唱出了宿迁人民跟着共产党,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热情。
3.新时期民谣歌唱美好生活。民谣是老百姓的歌,是为了表现生活,抒发感情,表达意志而创作。如“小大姐,过河来,买绒线,做花鞋,翁一双,婆一双,小姑没有再想方”“小红花,开三朵,爸一朵,妈一朵,奶奶头上插一朵” “小溪流水哗啦啦,我和姐姐去采花。 姐姐采了二斤半,我采一朵大红花,留给哥哥胸前挂” “责任到户,由穷变富,联产计酬,农民盖楼” “大包干,就是好,吃不了,用不了,家家电气化,出门不用跑” “责任到了户,家家有干部” “大锅饭养懒汉,大包干财路宽” 等,乡村农民用民谣唱出民声民心和民意。
(二)按照性质分类
1.反映劳作。农民在生产劳动中,人们用号子协调动作,增强斗志,增添热情,减轻压力。如《打夯歌》,“拾起夯来夯夯夯,夯实地基盖新房。先盖南楼遮北斗,后盖北楼遮太阳。前后大楼来盖上,再盖东西二穿堂……东北盖起琴棋室,西南造起读书房。家东筑条大马路,家西挖个饮马汪。门前左右猪羊圈,路旁紧接五谷场。大车拉,小车装,哪年不打万担粮……青蛙跳上又蹦下,就听咕呱咕咕呱。家中小狗门旁趴,只咬恶喳恶喳喳。举夯先来一小段,休息休息把话拉”等。呼喊的号子协调了多人同时完成打夯过程,又喊出了心中的愿望,风趣幽默。如《耕地号子》,听起来感觉是无厘头,却能指挥耕牛,形成人牛合一进行生产劳动。《抬土号子》《拉船号子》《打场号子》等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民谣流传。最初可能是劳动中最简单的、有节奏的呼号,后来逐渐演变、发展为有丰富内容有完整的曲调的民谣。劳动号子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过劳动号子表现乐观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气概。还有《剜菜歌》《老汉锄地》《上工歌》《收工歌》《喊社员干活》等也都是在劳动中产生。
2.反映生活。民谣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和生活密切相关,已经有机融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来源于生活,也寄生于生活。《烟酒不分家》《撒帐歌》《戳窗歌》《敬酒歌》《撂刷把》《拾子歌》《拐磨拐》等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有的成为风俗的一部分。《小五更》《十写调》《对花歌》等和爱情相关。
3.反映革命斗争史。宿迁是革命老区,曾发生过程道口战役、朱家岗战斗、宿北大战等著名战役,宿迁民众积极参与革命斗争,传唱出“军民心连心,跟着陈司令。打倒戴之奇,消灭蒋匪军”和《一条扁担》《打狗歌》《二十六团打洋河》《民众齐反抗》《人桥小唱》等许多民谣,留下了历史的记忆。
四、宿迁民谣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一)时代变迁的记忆
在乡村口口相传的民谣,见证了乡村的发展。从解放前的《剜菜歌》,“太阳一出圆又圆,小奴家中无米粮……”。《纺线》,“天黑点上灯,响起纺纱声……”。《穷人在世日日愁》,“穷人在世日日愁,各种事情都不周,身上无衣难遮冷,粗糠野菜难糊口,今年巴望来年好,来年还穿破棉袄。富人在世乐悠悠,手摇芭蕉在阁楼,只管自己享快乐,哪管穷人眼泪流,总有一天将仇报,夺回田地牵老牛” “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秋季不打粮,冬季去逃荒” “张家庄来李家庄,一场大雨水汪汪,收的粮食不够吃,拖儿带女去逃荒”。走乡串户乞讨唱《摇苍龙》,“苍龙苍龙摇摇头,先盖瓦房后盖楼。苍龙苍龙摇摇尾,老板家有万石米 。苍龙苍龙摇摇颈,老爷家有聚宝盆。聚宝盆里开金花,不数头家数二家。苍龙苍龙伸伸腰,老爷家里影壁高,影壁墙上蹲凤凰,口口都喊状元郎”,以取悦施主,多讨些食物。到解放后的“月亮姑娘当空照,妈妈拿书上农校。姐帮妈妈去喂猪,我替妈妈哄宝宝。宝宝哭,闹吵吵,我学狗叫逗他笑。宝宝宝宝快睡觉,我把摇篮轻轻摇。妈妈脱去文盲帽,我也有点小功劳” 。《上工歌》《收工歌》《铁牛收割忙》《承包好》《千家万户乐悠悠》《夯实地基盖新房》《建设新宿迁》等,反映随着时代变化,老百姓生活的改善,对美好的未来憧憬。
(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力量
优秀的民谣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晶,也是传播精神文明的载体。民谣为时代的进步鼓与呼,宣传新农村的和谐美丽,宣传乡村好人好事、文明新风。民谣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说乡间事,唱农民心声,接地气,是调动农民积极参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新民谣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引领文明新风尚,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谣不仅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好、地域特色浓郁,更是老百姓自己愿意唱的歌谣。而且这些歌谣唱出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唱出了大家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宿迁地区的民谣和农村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直伴随着农村的变化发展。从明代的“迎闯王,盼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打铁,二打钢,多打锄头好开荒。多收棉花多打粮,支援八路打东洋”,直到建国初期的“月亮姑娘当空照,妈妈拿书上农校。姐帮妈妈去喂猪,我替妈妈哄宝宝。宝宝哭,闹吵吵,我学狗叫逗他笑。宝宝快睡觉,我把摇篮轻轻摇。妈妈脱去文盲帽,我也有点小功劳”,可以从民谣中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和老百姓心情和呼声。
大跃进时期,宿迁 “一夜东风吹,跃进诗满城,人人写诗编歌谣,城乡处处赛歌会”“天上星星数不清,肚里歌儿唱不尽,声声唱的总路线,句句唱的大跃进”。来龙公社把群众创作的民谣、诗画作品用麻袋和蒲包装起来,用独轮手推车送到县文化馆。“旱改水,就是好,拔穷根,栽富苗。大米饭,鱼汤泡,幸福生活乐淘淘” “想当年,力拔山兮气盖世;现如今,难拔家乡大山芋”等,唱出宿迁农村的真实状况。耿车公社梨园大队老农巩光普和群众田头赛诗,当时省、县领导下乡参观路过,他随口唱道:“首长首长你别走,亲亲热热拉拉手。千里迢迢到此地,请你留下诗一首。”时任江苏省文联主席李进唱诗一首,“古县新生插翅飞,江南水稻不思归。棉桃树下猴王急,山芋田边项羽悲,土产钢珠遍地滚,民兵号角震天吹。画家歌手诗人众,何必虞姬舞几回”。《人民日报》《新华日报》《雨花》杂志均刊登、介绍宿迁乡村民谣,地方也整理出版《宿迁民歌集》和出刊《宿迁文艺》等报刊,推动民谣在乡村传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农业学大寨时期,是宿迁农业又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民谣也随之兴旺,如《千家万户乐悠悠》《送粮歌》唱出了农民的干劲,唱出农民的喜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宿迁农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民谣唱道,“大公鸡呜呜叫,三中全会喜讯到,国富民强政策好,丰收曲儿唱不了”“承包好,承包好,年年粮食吃不了,家家天天吃元宝;小的欢,老的笑,农民的生活天天高;承包好,承包好,电视机,小手表,脚搭车满庄跑;小的欢,老的笑,农民的生活天天好” 。农民是唱着生活,从唱词中能听出生产的丰收、生活的富裕,心情的美好。
新时代,民谣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性,“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快速在乡村普及,农民在宽敞明亮的新型居住小区的小楼上,在风景如画的乡间田头,在硕果累累的大棚里,随时随地都会打开手机,直播、录制传唱着新民谣,唱响新生活。
民谣作为大众文化,植根于广大乡村群众之中,它渗透在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加快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将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并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和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新的作用。(黄立云 张用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