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柴的樵夫没读过书,听不懂“荷薪者”(担柴人)是什么意思,但听得懂“过来”两个字,并见秀才朝着他喊,向他招手,就担着柴走过去。
“其价几何?”秀才问。
樵夫听不懂秀才说的什么,但他听懂了“价”字,明白秀才是问价,于是便说了价钱。
“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燃少,请损之。”秀才的意思说,你的柴禾外表是干的,挺硬实,而内里却是湿的,挺虚软,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
樵夫听不懂秀才说的是什么,以为秀才不想买柴,便担起柴禾走开了。
“您坐的凳子是我的”的故事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文学艺术要努力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热潮中,有一位小提琴家决定到乡下去演出,他要把最好的艺术,送给最底层的农民。他来到了一个偏僻的村庄,村民们听说是全国有名的小提琴家来为他们演奏,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了他。吃过晚饭,全村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大队部门前的小广场上,准备欣赏著名音乐家的高超艺术。
小提琴家望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很是感动,他坐下来开始演奏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他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听众,全身心融入优美的旋律中,等到这高雅的一曲终了,他抬起头,不由得大吃一惊,广场上只剩下一位老太太在听他演奏。他走上前去,深深向老人鞠躬施礼,很感激地说:“老人家,谢谢您,只有您听完了我的演奏。”
老人也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说:“没什么,您坐的凳子是我的,我等着拿凳子。”
作者感言:读了第一个故事,大概都会嘲笑秀才的迂腐,和一个不识字的樵夫咬文嚼字,只能阻断信息沟通,能买到柴火才怪了?读了第二个故事,大概都会替小提琴家惋惜,干吗非要到农村去演出?那些连音乐常识都一无所知的村民,怎么能听得懂高雅的西洋名曲?
我们说这两个故事,是想借此说明,在人际交往中,说话、办事一定要看对象。
比如说话,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最重要工具,它以交流双方能够顺利进行信息沟通为最高原则,所以,在与人交流时,要以对方能够顺利接受信息为基准,对方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就是交流失败。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专业人士,在专业圈外也说些业内话,听者不知所云,有时甚至闹出笑话,就是“秀才买柴”的现代版。对症下药,看菜吃饭,这是常识,同行之间、学者与学者之间,可以多用专业术语、学术语言,而与普通群众交流,当用普通话,而且说得越浅显易懂越好。
比如做事,如艺术展演,诸如书画展、雕塑展、摄影展、音乐会等都要在大城市,特别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大城市举行,到农村去做这类事情,无论动机如何好,恐怕都难以避免小提琴家的尴尬。
赞(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