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感言:这位儒生虽然保持了读书人的儒雅风度,做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行”,但却因此付出了惨重代价,险些丢了性命。
我们说这则小故事,是想借此聊聊“本本主义”这个话题。
所谓“本本主义”,也叫“教条主义”,它的基本特点是唯书本是是,把书本知识、既成理论当成教条,认定书上说的、名人贤达说的,就是真理,就必须遵循,不能更改。小故事中那位儒生,就是唯书本知识和既成理论是是的迂腐的本本主义者。其实,怎样对待书本知识,古人早有提醒,孟子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完全迷信书本,还不如没有书本。
本本主义的思想根源是保守、守旧,是思想僵化的一种表现。本本主义者一切从定义、原理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类似儒生这样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并不少见。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张口闭口,都是马克思、恩格斯怎么说的,共产国际怎么说的,就是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险些葬送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发生在大陆中国的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最猖獗的时代,象儒生这样迂腐的行为,甚至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比比皆是。就是在今天,唯书、唯上,思想僵化,抱定既有观念不放,死也不肯与时俱进和改革进取的人,也随处可见。所以,共产党天天讲解放思想,就是怕这个社会陷进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抱残守缺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历史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弃旧扬新的过程,不管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是如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的终将过去,人类就是在不断舍弃旧事物、旧观念与不断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过程中推进着社会文明。
其实,所有既成的知识理论和思想观念,都是昨天和今天的产物,因为明天还没有发生,尽管我们可以依据昨天和今天预测和规划明天,但谁也说不出明天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形势的变化,随着一个个明天的陆续到来,昨天和今天形成的知识理论、思想观念,循着“适者生存、用进废退”的法则,也在不断地磨损和消耗,有的甚至因完全过时而退出现实舞台,成为历史记忆。因此,人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保持识时务、与时俱进的“变易”心态,否则,就会不同程度的重蹈儒生的覆辙,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说到“君子急不乱步”这句话,其实并没有错,就在于怎么理解。古人是用这样一句形象的说法告诉后人,遇到急难的事情时,不可以手忙脚乱,要保持冷静。因为人在慌乱的时候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和采取恰当行为。儒生的错误就在于图解了字面意思而没有理解古人忠告的深刻内涵。
顺便说一句,上文提到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意思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本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层罢了。孟子说的“书”,专指《尚书》,后人推而广之,泛指书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