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鸭绿江水向哪流

时间:2019/10/22 作者: 牧雪吹箫 热度: 161093
  到鸭绿江边散步,一老者突然问:鸭绿江水向哪流?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向东流,因为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而《水浒传》主题曲也唱“大河向东流”。可是老者却说也有诗云“莫道人生不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你错了,不信回家看看地图。这一较真儿让我不得不认真起来,睁大眼睛一看,那流水确实不是向东流,概略方向应该是向西。这么一个明睁眼露熟视无睹的自然现象,居然被我弄错了。

  其实类似问题并不少见,似是而非往往离题万里。在“不忘初,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不少机关都发动起来开展走基层为群众做好事活动。可是据说就有聪明人发明了一种颇为时髦的方法,叫作电话走访;舒舒服服坐在办公室里,瞅个空儿将电话一按,与联系点寒喧一阵儿,若有其事地征徇一下意见,这就算走访了。还有的要人家基层签字作为回执,以向上级机关证明其联系群众了、为群众做好事了。这到底算不算走访?恐怕与鸭绿江水向哪流的问题答案一样。所谓走应是脚上功夫,须迈开双脚到乡村和企业中去,到社区和大街小巷中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亲身亲眼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所谓访应是面对面的行为,须带着党对群众的一片深情到基层中去,放下架子诚心诚意地听听人家的意见,看看社会底层的真实情况,说说掏心窝子的话,帮助人家解决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做到访有所得。

  这电话走访听起来和谐乐耳,也符合信息时代的时髦观,毕竟是联系基层的一种形式。但它与群众隔着十万八千里,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戴草帽子亲嘴——差远了”。采取这种做法的同志为什么就不能屈尊到工矿车间或是田间地头去看看呢?这种做法非但不能转变机关作风,反而滋生新的不良风气;非但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反而距离群众更远。大走访本身是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件大好事,但应防止被那些似是而非的时髦形式,弄得面目全非,结果适得其反。联系群众必须接地气,绝不能悬在半空中;为群众解难题不能糊弄人,不能搞点到为止,不能只要一个彩头而不触及实际问题。要对种种貌似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所谓新方式,认真进行一番甄别,以免被假象误了大事。
赞(1)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