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感言:据理而论,因偷一个铜币而处以极刑,实属量刑过当,这在今天的法治社会里,张乖崖有滥用刑法、借故杀人之嫌,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但那是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封建时代,是人治天下,权大于法,张乖崖的行为得到了当朝的肯定。至于被百姓传为佳话,主要是因为平日这些官吏横行乡里,百姓深受其害,杀了这样的恶吏,自然深得人心。这个小故事给我们两点启示:
启示一:莫以恶小而为之。偷一个铜钱是小恶,但倘若天天为之,养成恶习,就会成为大恶。“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张乖崖说的不无道理。
启示二:人犯了错误,就要老实认错。那官吏被杀,与其不承认错误和蛮横态度有关。随便拿国库的银子还认为算不了什么大事,面对自己的长官还十分骄横,可知这个小官吏不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好东西。张乖崖拿他说事,以正时风,是情理之中。
至于张乖崖,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名叫张咏,山东鄄(音:juàn)城人,谥号忠定,亦称张忠定。“乖崖”之名,是张咏在自己的画像上给自己起的名字,并解释说:“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从此,人们就称他张乖崖,其文集也被名为《张乖崖文集》。张乖崖的事迹多出自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