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玫瑰”的故事说,公园里,有一株盛开的玫瑰。一天,公园里同时来了两个人,而且都带着自己的女儿。甲站在玫瑰前微笑,女儿问:“爸爸,您为什么这么高兴?”甲说:“姑娘,你看,这玫瑰开得多艳啊!”乙站在玫瑰前叹息,女儿问:“爸爸,您为什么不高兴?”乙说:“女儿,你看,怎么那么多刺呀!”
其实,甲和乙看到的是同一株玫瑰。
作者感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现象或事物,立足点、视点不同,其审视的结果就大不相同。南洋老太最初的想法和乙首先看到玫瑰的刺儿,是一种着眼于坏事、缺陷、丑陋的消极思维取向,这种思维取向带来的往往是压抑、低沉、昏暗、沉重、忧郁、苦闷、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而老先生的指点和甲首先看到花儿,则是一种着眼于好事、圆满、美好的积极思维取向,这种思维取向带来的往往是振奋、高兴、明亮、轻松、愉悦、快乐、安定、踏实、祥和等良好心理感应。
世界是不完美的,人间万象,美好的事物与丑陋的现象并存,花儿与刺儿并存,看到美好和花儿就高兴,看到丑陋和刺儿就闹心。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是立足于“看花儿”还是“看刺儿”,就不用我这个鲁钝的人多嘴了。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是经商的,第一个小故事还会给你这样一点启示:下雨天要尽量少卖晴天需要的东西,晴天尽量少卖雨天需要的东西。人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需求,适时调节商品,发财的几率就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