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人生的境界也不同。如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不再是璀璨明朗,时光流失,儿时那天空是美好的梦,不灭的是闪光的思想,用一颗美好之心,看世界风景。要遵从自己的初心,不为世俗所累,不要过多计较,扰乱自己的内心。守平常心,留平常意,待平常人,过平常生活,凡事留有余地,阳光印在心间。
人生三不:不争,不执,不气。争是一种信念,不争是一种精神。平生有三不争:不过度争名利,不与人争权势,不与无谓人争闲气。生活总让我们认为竞争才是人生的主题。不争,就不会将自己拉入争斗的漩涡,不被世俗所累;不争,就能静心下来做事,体验生命的精进。痛苦太多往往是因为争,心头贪念越多,羁绊越重,痛苦和烦恼也就越多。当世人为了内心的欲望拼命往上挤时,如能从容的放下一个又一个欲望的包袱,开始往下走,名、利、权、势都抛下,越走越轻,将生命重新归零。人生,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襟怀坦荡,生命就会更自如。
不执,是知止。不执著并非真不执著,而是指执而不著,著而不执,即执本心而不著于因本心所显现的各种境界上;当身处各种环境时却不执于各种环境。执事而不著于因成就此事所获得的名利声望上,当外界给予执事者相应的名利声望时,执事者却不执于此等名利声望而行违背事理本身之事是为不执著。这里的”执“是”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的困扰。不要那么固执地追究,甚至就连这种超脱的心态,也不要故意地去追求它,如果一味地想表现出”不执“,那其实还是一种”执“,所以,要做到”不执“,就一切顺其自然好了.自然而然地超脱放下,才是真正的”不执“。在我们生活当中通常将“不执”理解为凡事不要执着,使人觉得做事不要过于坚持,该放手时候就放手,从而令人失去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与决心,如此理解难免令人心生消极心理,致使一事无成。真正“不执”,如《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良知的指引是我们停止或前进的唯一法则后,志向就能确定,志向一定,心上就能宁静,心上宁静,身体就能安稳,身心宁静安稳后,才会全神贯注地思虑,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最后就能光明良知,心想事成。
要“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人发自内心要学会的一种处世之法,这也是成大事之人要具备的一种素质,如果内心总是耿耿于旧事,对过去的事始终无法释怀,那么便不能正确的对待眼前的一切,所以人要放下过往,活在当下。不执著,简单的说就是指纯粹如一。严格的说,连这种纯粹如一之心也要保持似执非执,是守非守,一并远离。执本心,凡事尽了力就好,不必刻意,不要偏执,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得到所有的希望,而且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才会得到一种圆满。
不气,古人讲莫生气:人生就象一场戏,今世有缘才想聚。相处一世不容易,人人应该去珍惜。世上万物般般有,哪能件件如我意。为了小事发脾气,回想起来又何必。他人气我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生气分泌有害物,促人衰老又生疾。看病花钱又受罪,还说气病治非易。小人量小不让人,常常气人气自己。君子量大同天地,好事坏事包在里。不攀不比心自安,知足长乐又一日。大肚能容天下事,哈哈一笑皆欢喜。生命往往因为简单决定人的智慧和境界,让自己乐观以对积极的人生。
不生气是处世的一大智慧。生气会让你活得很有伤害,不生气的态度,用一种沉默的隐忍、积极有力的方式来应对一切,不让环境影响我们的愤怒。别让坏情绪毁了你,学会让自己的情绪转向,追求和谐的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用快乐的心态,让自己更有智慧。
心平气和是生命本能修得平常心,笑看世间事。所谓平常心,就是为善不执,逆境不烦。人生难免会遇到坎坷和困境,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以平和的心态消除偏执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用平常心直面人生,人生才会淡定从容。处于逆境的时候,要懂得善待自己,保持好的心态。善待自己,其实就是与自己和解。持一颗“平常心”,恬淡虚无,快乐自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