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荀子的社会思想(二 人为什么可以“化性起伪”、“改恶为善”)

时间:2019/6/19 作者: 黄忠晶 热度: 271589
  与性相反,伪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荀子·性恶》,以下只注篇名)所以不是人的本性,而是伪的产物。“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儒效》)“化”就是改造、教化,也就是“起伪”。“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礼论》)伪就是对人的本性进行加工,使之合乎礼义。

  荀子认为,性与伪的关系,也就是恶与善的关系,两者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於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性恶》)他还说:“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这话的意思是,正因为人的本性中没有善,而人总是要追求那个他本来没有的东西,所以人必定会追求达到善。如果没有那个恶的本性,伪就没有可以加工的材料;如果没有化性为善的“伪”,人性不可能自己变成是美好的。所以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但这样说只是论证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或者顶多只是说,人为了在社会生存,应该改变自己的本性而趋向于善。但人有可能作这种改变吗?即“化性起伪”的根据是什么?人为什么可以做到“改恶为善”?

  荀子说:“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性恶》)他还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名》)他在谈为什么人人都可以成为禹时说:“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性恶》)

  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荀子认为人人都有一种学习的愿望,一种用心思虑的能力,或者说是“知仁义法正之质”、“能仁义法正之具”。这就使得人人都有化性起伪、改恶从善的可能。冯友兰先生将荀子的这些说法归之为一种“智性”:“在《性恶》篇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人又生来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荀子认为涂人皆可以为大禹,是因为人有智性。”(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p。128)

  有论者认为,荀子的这一说法“承认了无论何人都具有知仁义、行法礼的基础和才能,这就是荀子的自相矛盾之处,即如果认为这种基础和才能是先天具有的因素,那么它与孟子所说的本性有何不同?荀子回避了这个问题。”(赵骏河:荀子的人性论及礼学,齐鲁学刊1996年第1期)

  有论者试图论证荀子的说法并不自相矛盾。他说:“‘知识心’是没有善恶的。‘仁义法正’具有可以认识的本质,而人又具有能认识‘仁义法正’的能力和条件,这样人就必然能认识‘仁义法正’。当‘知识心’知晓了‘仁义法正’之后,人心就从‘知识心’上升为‘礼义心’了,这就使‘化性起伪’成为可能。这是荀子从认识论的角度,论述人性改造。”(陈德述:论荀子“性伪合而治”的人性管理模式,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2期)

  该论者以知识心与礼义心的区别来为荀子自圆其说。人人皆有知识心,或冯友兰说的“智性”,这不是善或善端;但它可以让人获得走向“礼义心”的知识,从而使“化性起伪”成为可能,最后变恶为善。

  但孟子的四个善端中就有一个“是非之心”,四善中也有一个“智”,是非之心就是判断孰为善、孰为恶的能力,智也是指对于仁义礼的认识,它们都属于善的内容。荀子所说的“知仁义法正之质”、“能仁义法正之具”与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或“智”有何不同?该论者未能回答这一问题。

  我认为,要区别两者,关键在于,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对于善恶的判断,不需要借助外部因素的作用,人本然地就具有此能力;人本然地知道何者为恶,何者为善。而荀子所说的“知仁义法正之质”、“能仁义法正之具”,虽然人人都有,但这种“质”和“具”并不能自发地辨别善恶;必须在创造了礼义的圣人教诲下,具有此质、此具的人才能现实地做到这一点。但如果人连此质、此具都没有,则圣人的教诲不会起作用,“化性起伪”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尽管孟子和荀子在这一方面的提法,表面看起来十分相似,其实质是有区别的。孟子仍然是人性善论者,而荀子仍然是主张人性恶或不善。

  写于2006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