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荀子的社会思想(一 与其说人性“恶”,不如说人性“不善”)

时间:2019/6/19 作者: 黄忠晶 热度: 274996
  荀子关于人性的思想可以归结为“性恶善伪”四个字。

  什么是性?荀子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荀子·性恶》,以下只注篇名)“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性恶》)“性者,本始材朴也。”(《礼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正名》)也就是说,性是人天生的,不学而会的。

  与性联系在一起的,是情和欲,“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正名》)情是性的内容,而欲是情所产生的反应。“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荣辱》、《非相》)“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号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性恶》)

  关于性、情、欲的关系,荀子还有一段重要的话:“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故虽为守门,欲不可去,性之具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所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去,所求不得,虑者欲节求也。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正名》)

  有注译者将“欲”译成“私欲”(杨柳桥:荀子诂译,齐鲁书社1985年版,p。639)这是带贬义的译法,而荀子并没有这种意思。有“私欲”,莫非还有“公欲”?显然没有。“欲”就是指人因性和情而产生的欲望,天子和守门人都是一样的。该注译者还将“欲不可尽”的“尽”字,译成“除尽”,这是完全译错了,“尽”应该是“完全获得满足”的意思。荀子在这里将守门人与天子作对比,并非意在说明天子在克制欲望方面比守门人强,而是说明,即使地位像守门人这样低下,人的欲望也不可能除掉;即使地位像天子那样高(各种待遇达到顶点),人的欲望也不可能获得完全满足。

  “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一句,该注译者译成“私欲虽然不可能除尽,却可以使它接近于除尽;私欲虽然不可能去掉,却可以希求着节制它”。这其实是同语反复,“除尽”跟“去掉”有什么区别?荀子的意思并非如此。他是说:“一个人的欲望虽然不可能获得完全的满足,却总可以获得近乎完全的满足;一个人的欲望虽然不可能除去,其欲求却可以得到节制。”

  接下来“所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去,所求不得,虑者欲节求也”一句,该注译者认为“不成文义,与前后亦重复,显系误衍,今以意删”,将它删去了。我认为这一处置是不妥的。该句并非“不成文义”;按照该注译者错误的译法,可能“不成文义”,实际上其语义是通畅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所欲望的东西虽然不可穷尽,欲求者仍然可能获得近乎完全的满足;一个人的欲望虽然不可能除去,当他欲求的东西得不到时,善于思考的人却会节制自己的欲求(而同样获得一种满足)。”

  最后一句,“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该注译者译为“有‘道’之人,进而在位,就会使私欲接近于除尽;退而在野,就会节制自己的求取。天下是没有比得过他的。”这话看起来也是不通的:怎么同样一个人,而且是得道的人,在朝与在野,对自己的要求就有不同呢?在朝要求高,接近于除尽私欲;在野要求低,只是节制一下。荀子的意思应该不是这样的,他是说:“悟了道的人,如果有条件(并合乎道的原则),可以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如果没有条件,那就节制自己的欲求(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这样看来,荀子似乎并不认为性(包括情、欲)是“恶”的、坏的、不好的。那么他说性恶,是在什么意义上说的呢?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

  他还假设了一种情况:“今当试去君上之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人民之相与也:若是,则夫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

  这样看来,荀子认为人性恶,是指如果任由人的性、情、欲发展下去,不加克制,必然会危害社会,甚至导致社会的毁灭。有论者评论荀子的人性恶思想时说:“人的自然本能固然不可说是善,但也不可直接说是恶,只是一个客观事实。恶与善一样,属于对人性或人的行为的价值判断。把人的自然属性说成是恶,表明儒家重视人的道德理性而轻视人的感性存在的价值取向。”(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93),其实荀子并没有把人的自然属性(情、欲)直接说成是恶。他所说的恶,只是指在这些属性的发展得不到制约的情况下产生的后果。这当然也应属于“对人性或人的行为的价值判断”。

  荀子说性恶,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孟子性善思想而言的。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中并没有仁义礼智这些东西,甚至连“端”即萌芽都没有。如果顺其本性发展,不会自发地形成善,即产生仁义礼智;只可能产生恶,即违背仁义礼智、破坏社会秩序的东西,导致社会灾难和毁灭。我认为,荀子的人性论,与其说是人性恶,还不如说是人性不善;在不会自发产生善这一点上,说它是恶的。如果将恶理解成绝对坏的东西,是应该消除的东西,那么荀子并没有人性恶的思想。就人性是天生的而言,人性既不能说是好,也不能说是坏,只能说它有不得不存在的理由。荀子是承认这一点的,并以此作为自己人性论的基础。

  写于2006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