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见前来拜会的是一位穿戴十分寻常的人,估计顶多是个穷私塾先生,便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有动,冷冷地说了一声:“坐。”并叫小和尚,“茶。”
苏东坡打过招呼后,没有立即坐下,而是专心地看着挂在墙上的一幅书法作品,并赞美这幅字写得淡定幽远,清宁脱俗,与寺院的环境十分吻合。
方丈见这人谈吐不凡,想是有些来头,便起身对苏东坡客气地说:“施主请坐。”并大声呼叫小和尚,“上茶!”
在两人交谈中方丈得知来人是名满天下的大学士苏轼,一改刚才的冷漠态度,满脸堆笑,极尽恭维,连连说:“大人请上座,请上座!”并连呼小和尚,“上好茶,上好茶!”
方丈知道苏东坡诗词书画冠绝天下,千金难求,于是便命小和尚备下笔墨,躬身施礼,恳求道:“请大人为小寺留下墨宝,不胜感激,不胜感激。”
苏东坡爽快答应,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一联:
坐,请坐,请上座;
茶,上茶,上好茶。
书毕,离寺而去。
作者感言:短短的一幅联语,巧借方丈之言,把方丈以貌取人、趋炎附势的世俗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幽默中极具讽刺功力。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文人轶事,知识分子尤为乐道。其出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明代才子谢缙所为,也有的说是清代画家郑板桥所为,还有的说是清代学者阮元游平山堂时所为。故事流传到现在,后人不断演绎,还出现了新版本。新版本说,一个穷秀才到寺院去见老方丈,小和尚把秀才领进禅房,说明来意,方丈淡淡地说:“坐,茶。”刚说了几句话,一个大财主也来见方丈,方丈热情地说:“请坐,上茶。”过了一会儿,一位朝廷官员也来见方丈,方丈连忙起身说:“请上坐,上好茶。”秀才感触万千,临走时赠给方丈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
出自谁手和新旧版本,都不是我们要关心的,我们只想借这个小故事,聊聊人际交往中“看人下菜碟”现象。
“看人下菜碟”是一句北方方言,“下菜”是把做好的菜端到餐桌上,全句的表层意思是:根据就餐人的不同身份端上相应品级的菜,是高贵的人,就端上质量高的上等菜,是低贱的人,就端上质量差的劣等菜。但这句话在交流中的真正用处是它的引申义,人们用它来比喻不能一视同仁,待人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待遇。正如那位方丈,见来访者是一个普通读书人,就态度冷漠,沏得只是一般的茶,待知道来者是大名人苏东坡时,态度骤变,热情有加并沏上好茶。
怎样对待“看人下菜碟”现象呢?在此给出两点建议:
建议一:我们首先认定它不是一种好现象,它不利于和谐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在同一情境下,它严重损害了弱势一方的人格尊严,体现了对贫弱者、地位低下者的蔑视、不尊重,甚至侮辱。如新版本中方丈的行为,就是对秀才的蔑视和不尊重。因此,我们都不要做方丈那样的人。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尊重人和平等待人,特别是在多人相聚一起的时候,如在某种聚会上、餐桌上,绝不能势利眼,绝不能对不同身份的人采取不同态度。
建议二:这是一种世俗社会的常见现象,无须大惊小怪,无须生气,以平常心待之即可。在特定环境中,如果你是强势一方,有人冷落他人而故意讨好你时,你就善意地、委婉地暗示他不要这样;如果你是弱势一方,被人轻视,被人瞧不起时,轻者可以表现出不高兴,暗示他们收敛,也可以找个借口离去,重者可以愤然离开,不和他们计较,免得激化矛盾,破坏了既有的良好关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