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对待父母,一个是对待兄长,一个是仁,一个是义,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太平了。至于礼和智,那都是附着在仁义之上的。这样的理论看起来确实是简明易行,但细想起来仍有问题:
其一,一个人对父母孝,对兄长敬,确实可以说是一种天性。当然,这里也要有一个前提,就是父母对子女也相应的慈,兄长对弟弟也相应的呵护。其实被孟子看作小人、野人的下层人民,大多不乏这种亲情,可以说体现了人性善;倒是他视为高贵的上层统治者之间则经常有儿子杀父亲、弟弟杀兄长的事情,其目的是为了王位。他们确实不讲仁义,孟子的话多半应该对他们而发,但真正听进了的似乎不多。为什么?按照孟子的说法,这样的人是无法保住自己的国家和地位,而实际上这些人大多没有遭受惩罚,反而俨然成了正宗;在强势力面前,人们也就承认了既成的事实,让它合法化。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都是这样的。所以,孟子的话没有多少人听。
其二,孟子以仁义二字为中心的行善思想,其结果不仅不能导致一个平等的社会,反而为种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看似合理的依据。《孟子·尽心上》中有一段话: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叟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訢然,乐而忘天下。”
孟子认为,当舜的父亲犯罪杀人时,舜应该把抛弃天下看作像丢弃破鞋一样,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走。这就是被孟子视为人性善典范的舜,在他设想之下应该有的行为。为什么?因为人性善最根本的一点是对父母孝,也就是仁。
《告子下》中还有一段与兄长有关的话。有人问孟子的学生:“礼与食孰重?”学生回答说:“礼重。”对方接着问:“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学生不能回答,然后去请教孟子。孟子说,对方是“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当然是食为重了。他要学生去追问对方:“如果要扭断你哥哥的胳臂而抢夺他的食物才能得食,不然就得不到食物,你会去扭断自己哥哥的胳臂吗?”
孟子想以此证明礼或义比食更重要。扭断哥哥的胳臂是不义、非礼,该人不能为了食物而作此不义之事。但前面说的是,这里的食是关涉人是否饿死的问题,那么孟子的问题就应该变成:当这个人因缺食快要饿死时,他的哥哥手中有食物但不给他,他是应该从哥哥手中夺取食物,甚至把哥哥的手扭断了也在所不惜,还是不应该去夺食物,就让自己饿死算了?想必孟子的答案是“饿死算了”。但这样的做法真正是合理的吗?是合乎人性善的吗?而且这里孟子特别假设是“扭断哥哥的胳臂”,而不是假设一个与快要饿死者没有亲情关系的人,显然认为这两种假设是有根本区别的。一个是明显的不义,一个则不是那么明显。
孟子还说过:“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离娄下》)同室之人即自己的亲人,他们斗殴,即使自己披头散发没有束冠(这被孟子认为是不合乎礼的要求)而去解救他们,那是可以的。如果只是乡里的邻居斗殴,这样去救他们,那就不对了;这时要做的,是把自己的门关好(而不管他们的闲事)。这里孟子把自己的亲人和非亲人是分得十分清楚的,对两者的态度是迥然有别的。由所谓的人性善思想引发的行为规则,并非是对人人平等。
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有论者认为,这段话体现了一种平等精神:“‘亲亲’被看成是仁的最真实的内容,同时也是仁的起点。‘仁民’即是对人民的爱,包含对人的尊重,具有道德尊严上的平等之义。”( 蒙培元:从孟子“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生态观,大众日报1999年8月9日)我们以上述舜的例子来分析一下,这里果真有什么平等吗?回答恐怕只能是否定的。帮助作为杀人犯的父亲逃跑,使其避免应有的惩罚,这确实做到了“亲亲”;但抛弃治理天下的职务,也不考虑对被杀者的伤害,这里哪有什么“仁民”?也就是说,当两者冲突时,孟子认为应该将亲亲放在第一位,而仁民则应服从前者的利益,民的利益被损害也是应该的。这两者在孟子那里处于完全不同的层次,根本不是平等的关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