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墨子的社会思想(九 “兼爱”、“交利”对谁有利)

时间:2019/6/5 作者: 黄忠晶 热度: 249571
  兼爱、交利思想是墨子社会思想的核心,是他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办法。他认为当时社会之所以大乱,是因为人们彼此不相爱。“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墨子·兼爱上》,以下只注篇名)

  墨子说,如果天下人都彼此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那就会无不孝,无不慈,无盗贼,无叛乱,无国与国相攻。“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兼爱上》)由此他得出结论,要改变天下大乱的现状,就必须采用“兼相爱交相利之法”,这一办法的基本精神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样一来,“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兼爱中》)其结果是“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兼爱下》)

  与兼相爱、交相利对立的是别相恶、交相害。“别”就是区别人我。由于这种区别,人们才互相伤害。“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兼爱中》)

  他还具体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一个是兼士(按照兼相爱的原则行事的人),一个是别士(按照别相恶的原则行事的人)。兼士看到朋友饥饿时就给他吃;受冻时就给他穿;有病时就去服侍;死亡后给予埋葬;因为这样做符合兼相爱的原则。别士看到朋友饥饿时不给他吃;受冻时不给他穿;有病时不去服侍;死亡后不给予埋葬;因为这样做符合别相恶的原则。墨子问,如果有人要出征打仗、生死未卜,或要出使远地、前途未卜,他们想把自己的家室、父母、妻儿托付给一个人,他会托付给这个兼士还是这个别士?墨子自己回答说,天下的人,就是傻子也会托付给这个兼士,而不是这个别士;就是自己不相信兼爱原则的人也会这样托付。(《兼爱下》)

  他还举两个国君为例,一个是兼君(按照兼相爱的原则治理国家的国君),一个是别君(按照别相恶的原则治理国家的国君)。兼君看到百姓挨饿时就给他们吃;看到他们受冻时就给他们穿;看到他们生病时就给治疗;看到他们死亡后就给埋葬;因为这合乎兼相爱的原则。别君看到百姓挨饿时不给他们吃;看到他们受冻时不给他们穿;看到他们生病时不给治疗;看到他们死亡后不给埋葬;因为这合乎别相恶的原则。墨子设问,如果今年有瘟疫,百姓有许多人已经因劳苦和冻饿而辗转死于沟壑之中,他们想在这两个国君中选择一个,那么他们会跟随谁呢?墨子自己回答,普天下人,就是傻子,也必定会跟随这位兼君,而不是别君;即使不相信兼爱原则的人,也会作这种选择。(《兼爱下》)墨子以此论证,兼爱的原则是正确的,兼爱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们会不自觉地认同它,哪怕是反对者也会被其征服。

  有论者(多半是儒家的人)质疑墨子:“实行兼爱恐怕不符合父母的利益,有害于孝道吧?”墨子的回答是,孝子当然是希望别人爱护和有利于自己的父母;要做到这一点,孝子就应该首先爱护和有利于别人的父母,而不是憎恶和残害别人的父母。这样,别人才会爱护和有利于你的父母。(《兼爱下》)可见,实行兼爱与实行孝道是一致的。他还说:“智亲之一利,未为孝也,亦不至于智不为己之利于亲也。”(《大取》)只知道有利于自己的父母,还不能算是孝;但也不应该明知道自己有利于父母的事,却不去做。

  墨子兼爱思想的主要依据是:“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兼爱中》)这话听起来是不错的,仿佛是十分有力的论据。实际上仔细琢磨,它未见得可以看作一个公理。“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的情况固然有,相反的情况即“以怨报德”和“以德报怨”的情况也并非少见。

  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落到实处就是个人、家族、国家之间不分彼此。赞同这一主张的应该是那些弱势人群、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地位低下者和相对缺少知识的人,因为墨子的主张如果得到实现,就可以做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因此,墨子的学说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如孟子所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这影响主要是在社会的中下层。对于上层人士,那些强者、势众者、富者、贵者、智者,恐怕是听不进墨子的话的。也就是说,墨子说的“兼相爱、交相利”到了实际操作层面,真正得利的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而必须付出的,是那些社会上层人士;对他们而言,不仅没有得利,反而有所损失。尽管墨子一再解释“兼”并非他首创,早在禹、周文王、周武王那里就已经实行了兼的原则,诸侯们恐怕是不会听他的话的,大国国君肯定是听不进去的。

  写于2006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