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有“樊迟请学稼”的故事。孔子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接着说了一番话,大意是,只要统治者把握住“礼”、“义”、“信”这些东西,老百姓就会尊敬、服从统治者,向统治者说实话,这样一来,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孩子来投奔。统治者何必自己去种庄稼!显然,统治者可以不种庄稼,是因为可以靠种庄稼的老百姓来养活自己。
孔子还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这意思是,君子只须考虑治国之道而无须考虑吃饭问题。如果去耕田当农民,有可能常挨饿;去学习治国之道,倒可以得到不错的俸禄。君子只应该担心治国之道能否实现,不用担心自己是否会贫困(到没有饭吃的地步)。君子之所以不担心吃饭问题,是因为有“小人”养着他们。
因此,所谓儒家的养民说,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实际情况是民养君而非君养民。孟子继承孔子的这一思想,将这一点说得更为明确和直截了当:“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又说:“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
既然根本不是统治者养活老百姓,而是老百姓在养活自己的同时,也要养活统治者,那么,当社会匮乏得不太厉害时,孔子或许会主张统治者对百姓盘剥得不要太狠,赋税收得不要过分。但是,在社会真的匮乏到要饿死人的地步时,孔子会主张统治者“去食”(完全停止征收赋税)而让自己饿死,却让老百姓活着吗?徐复观认为是这样的,我看不出有任何根据能证明这一点。按照孔子总的思想,一个社会没有了“君子”、“大人”、“为政者”,这个社会就等于不存在,因为体现了这个社会灵魂的“礼”、“义”、“信”也就没有了;而社会上饿死部分老百姓,那是无关大局的。当然,老百姓全死了也不行,那样就没人来养活君子,君子们也只有死了。实际上,在这种时候,部分处于最穷困状态的百姓饿死正是那些统治者继续存活并维持他们统治的必要条件。
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等级制社会中,民是这个血缘关系中最疏远的部分。“去食”,就是去他们的食。统治者不可能将自己或自己最亲的人饿死来让关系最疏的民活下去,以获取他们的信任。这是不可能的,孔子也不会提倡这个。孔子整个谈话的意思是,在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和让老百姓对政府有信之间作选择时,统治者宁可让老百姓饿肚子(甚至饿死部分老百姓),也不能让老百姓对政府无信。
写于2006年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