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孔子到底是要谁饿死——孔子的社会思想(四)

时间:2019/5/28 作者: 黄忠晶 热度: 226103
  《论语·颜渊》中有一段话: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关于这段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首先,我将一个明显错误的解释排除,以便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有论者解释“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一句话:“孔子告诫子贡,为政之道,先要使老百姓有充足的粮食,其次再修治武备,这样,人民自然就会对政府充满信心。”(易永卿:孔子经济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转换,益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这一解释将“民信之”说成是“足食”和“足兵”的结果,这是违背孔子原意的。结合下文看,这三者是并列关系,都是为政之道,而该论者却将“为政之道”仅仅归结为前两者。这样一来,子贡后面的问话就不能成立,孔子的回答也就莫名其妙了。尽管这种解释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就我看到的,有此种解释的论著尚不止这一篇。

  一些《论语》译注本的译注是导致这一错误理解的来源。如出版较早的一个译注本中,对这句话的译文是:“充足粮食,充足军备,百姓对政府就有信心了。”(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6页)一个较近出版的注释本也有类似的解释:“仓禀实、武备修,然后教化行,能使其民对上有信心。”(王处辉、周一骑、胡翼鹏选编:中国社会思想史资料选辑(先秦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这里都是将前两者与“民信之”之间当成了因果关系,而不是将三者看成并列关系。这里的误解也许来自“民信之矣”的这个“矣”字;“矣”是助词,用在句末,有“了”的意思。在这句话中,这个字显然是多余的。看来孔子说话有时也不一定合乎语言规范。

  《论语》中这一段话看似简单明晰,其实内涵复杂,特别是最后一句“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后人对它的理解多有歧义。当代学者中以徐复观先生对此论之最详;拟主要结合他的有关论述,对孔子的这段话作出我的解释。

  徐复观在《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1954年)一文中就论及这一话题。随后又有专文《释〈论语〉“民无信不立”》(1955年)讨论这一主题。在他的著作《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中论王充的部分也涉及这一话题。此外,还有一些论文如《儒家在修己与治人上的区别及其意义》(1955年)也涉及这一段话。他之所以如此重视对这一段话的解释,是因为“这一段简单的问答中,实具备了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论廓。误解了这一段话,不仅误解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并且也会误解到孔子学术思想的基本精神。”(徐复观::释《论语》“民无信不立”,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我很同意徐复观先生对孔子这段话意义的估价。

  不同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孔子最后的回答上:“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徐复观列举了两种观点对立的解释。一种是郑康成的注,郑注的意思是,信是就人民本身说的,即人民宁可饿死而不可无信。另一种是孔安国的注,其意思是,信是就统治者自身说的,统治者宁可自己饿死而不可失信于民。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则进一步引申孔安国的意思,将“去食”的食解作“治国用”的“食政”,也就是财政;“去食”就是“凡赋税皆触除”;“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意思是“自古人皆有死,死而君德无所可讥,民心终未能忘,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同上书,第265页)徐复观赞同第二种解释,他说:“孔注,尤其是刘宝楠的《正义》,将‘食’释为‘食政’,即政府的财政,‘民信’是统治者宁死亦不失信于民,最能得孔子的原意。”(同上书,第266页)

  我反复读了《论语》的这一段话以及一些相关材料,觉得第二种解释是不能成立的。尽管徐复观先生为这一解释作了许多论证,仍然不能使我信服。

  写于2006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