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无欲”不是反对人的任何欲望——老子的“道”(六)

时间:2019/5/19 作者: 黄忠晶 热度: 206662
  老子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将无欲、不欲或寡欲作为治国的根本原则。他说:治国者的治国之道是“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第37章》,以下只注章数)他还说,“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这里的朴或素,是指合乎“道”的人的“自然”本性。

  这种无欲,圣人首先是从自己要求起。“圣人云:‘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老子还具体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五光十色的东西让人眼花缭乱,繁复多重的音乐让人震耳欲聋,过于精美讲究的食物让人大伤脾胃;跑马打猎让人心智发狂,稀世难得的财物让人行为失常。所以圣人不要这些刺激感官的过分享受,只是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老子采用的是“无欲”、“不欲”还是“寡欲”的说法,他都不是反对人的任何欲望。这里,他将人的欲望分为两种,一种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他认为这是自然的,完全应该满足。另一种是人过分的欲求,特别追求的享受等等,他认为这是不自然的,应该去掉。所以他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第64章)“欲不欲”,意思是,圣人也是有欲望,他的欲望就是不要有特别的欲望,让自己的欲望保持在自然的状态。

  无欲也是治国者对民的要求。“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治国者应该让人民吃饱肚子,养好身体,此外则不让他们有更多的要求。这样做是符合道“为无为”的根本原则。为什么?吃饱肚子、养好身体,这是生命的自然要求;人的自然要求,是应该充分满足的,而此外的其它要求,则是不自然的,额外的,为了一些特别目的,所以不应该满足。只有这样,一个社会才能按照道的精神得到治理。具体来说,“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3章)

  然而当时的情况是,对于民来说,根本不是什么要求额外的、特别的、不自然的欲望满足,而是连吃饱肚子、活下去的基本生存需求也往往得不到满足。其原因,是统治者为了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的满足而不惜置人民于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老子在多处揭示了这一情况。“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第75章)百姓之所以处于饥饿之中,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征收了过多的赋税。百姓之所以处于生不如死、因此不怕死的地步,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过度追求自身的享受。

  他还写道:“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第53章)国君的宫殿倒修得整洁壮观,而农田都荒芜了,粮仓是空空的;王侯们一个个衣着华丽,佩剑锋利珍贵,吃厌了山珍海味,财宝多得不得了,他们是些强盗头子呀,哪里能说什么道呢!这里老子的批判态度是激烈的。

  有论者考证说,“盗夸”不是强盗头子的意思,这里“夸”是“花”即“华”的别体,“盗夸”是“盗华”即虚华的意思。“虚假的繁荣自可称‘盗华’。奢侈风行之时,社会上层口唱礼义的‘道’也不过是这种“盗华”的装饰品,是谓‘盗华非道’。”(张富祥:《老子》校释二题,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第120~124页)

  这样一种解释似也可以成立。惟该论者认为前一种解释“大盗不是道”不能成立,因为“文不对题”、“不成话”,这一评判是不恰当。老子的这段话先是将国君的整洁壮观的宫殿与百姓的农田荒芜、粮仓空空作了对比,然后描述了王侯们穷奢极欲的生活状况,最后感叹地说:“这哪里是道,简直是些强盗头子呀!”这样看下来,话也是顺的,最后的评价是题中应有之义。其实这两种解释的实质并无不同,不过一则重在指出社会现象,一则重在指出有这些行为的人物。

  老子还警告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72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74章)统治者如果真的弄到老百姓不怕任何威胁的地步,就会有大的社会灾难了;如果老百姓连死都不怕,统治者拿死亡来威胁他们又有什么用?

  写于2006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