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获取信息途径,无疑是网络最为普遍。前些年上网靠电脑,智能手机问世后,特别是微信的出现,信息传播变得更为普及。所谓低头族就是手机造成的。而谣言也从原来口口相传和并不容易变成纸媒的时代,一转而得到顺利传播。途径变了,微信上谣言经常,一些个有影响的网站同样也时不时明明白白说些个瞎话。不免让人失望。这时候网检不知都跑到哪去了!错字错话不说,内容无聊造谣生非是其本事。
谣言的来历还和过去一样。它是一种社会存在。传播途径有所不同,实质没有改变。好事和好奇心理。寻求刺激的病态自我。不满和压抑的施放。成为一个主流社会的对抗者。这些使谣言保持不衰。无风不起浪是人们信谣的理由。而所以造谣,无风也能浪起!混淆视听。谣言之害至深。
二、谣言惑众
谣言或无中生有,或风兴浪起。通常情况下让人将信将疑,不好一下完全断定是假话。而这正是谣言的力量。以往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越是获取信息相对较小,不透明情况下,人们心中疑问生多,谣言的影响力就越大。现在情况发生变化,网络时代信息爆炸,人们无法对大量信息一一进行筛查,更有许多带有专业性质的概念由传播者衍生出许多情况和结果,或吓人或虎人。借以难为大伙。因此,现在的谣言和假话竟然更多起来。
关于政治的、关于男女特别是明星绯闻的、关于生命和健康的、涉及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只要能够刺激人们神经,吸引他人眼球,掀起波澜搅动人心,都是谣言制造的最佳材料和选题。谣言的消极意义无疑是在挤压事物真相,增加社会的负能量。
三、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人
谁是造谣的人。恐怕没人有愿意承认是自己。但当你猜测或判断一件事的时候,发挥你的想象和推理预测某一结论和结果。而这种预测可能被许多人接受,或者他们也正在进行或可能进行相似的感受和思维。那么,就会得到响应。如果这个人继续你的言论,或者在向他人传播的时候加进了他的想法和见解。并且这一模式在不断递进。只要有人存在,便可能以一传十,在十传百的方式和速度发展起来。依照这种传播的特点,开始时的说法可能经过无数人的嘴,对其进行加工和创造(添油加醋),其中也有有意无意的遗漏。这样便会完全走型。这时一个由开始那个人发起的话题或推论就成了谣言四散开来。
由此讲,谣言的发起和产生并不都是出于恶。而带着非善目地的各种舆论,则利用谣言传播和产生的特点,向社会散布他们想要说出的话,表达他们思想和恶见。我们通常所厌恶和反感的谣言,就属于这种。
四、传播谣言的动机
猜测、想象和判断。无论出于怎样的目的,都可能成为生成和制造谣言的起因。一般讲人们希望和期待某事,就会按照他的愿意发表意见,相反,反感和惧怕某事,同样如此。只有在一个人怀着某种恶意发表他的见解时候,制造一个具有危害性的谣言便应运而生。谁是这样的谣言制造者呢。我们生活中总有一些悲观厌世的人,看事极端的人,对社会和人生不满的人,无事生非的人,不负责任的人。那些为了点击率,为了博取他人关注而不惜造谣者,网上微信等地方总有他们的身影。这些人最适合传播和制造流言蜚语,推送小道消息,八卦社会人物,杜撰惊恐的新联。唯盼以一言而撼社会,看笑话。即使睛天,也作阴暗姿态,唯恐天下不乱。此类人物并非真正的社会批判者,虽然扮成正义身份议论和表态,却暗藏强烈偏见、欲望甚至恶意。真正的批评目的是建设而不是旨在破坏。更不会愿意天下大乱。
五、谣言的传播扩散和力量
一般讲,谣言总会抓住人们内心尚不能确定的某种猜想和担心,让人听到而有所触动,当搞不清所言真假的时候,谣言的效力会持续保留在人们内心维持其无法消退的张力。于是,人们人心惶惶。而越是在心慌意乱的时候,人们的决断力便越差。越是不能决定,则越会触发人们心中悬念加剧膨胀。而在这个时候,人们便会产生向他人倾诉,希望得到同情和理解。带着内心的脆弱和焦虑向他人讲述。这种讲述由于带着个体强烈的内心体验而会变得更具感染力。给听者以强烈的暗示。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倾诉者会从对方的态度和语言里获得信息。双方彼此共同将交谈内容进行延续和放大。于是,令人不安或者兴奋的话题就像一个充足了气的皮球,被猛力踢在空中,许多人抬头极力躲避,但总有人恰巧被落下的球打中,这时被击中者会用他全身力气将落向 自己的球踢走。于是,引起人群波动,大家都处于不安之中。球被不断踢走,传递下去。谣言就是这样暴发和传播的。无疑传播中它的力量在不这加大和增强。直到其在某一时刻被新的谣言代替才会逐渐消失。谣言传播过程,这种递增效应有如海水涌动,波浪传递,汇聚汹涌,呈现所谓推波助澜情形。
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之一,常常决定两军胜败。足见谣言难以甄别并具有巨大能量。
六、谣言与社会听力
谣言是客观存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人和社会如果能够 保持一种听得清的状态,则谣言的力量就会变得非常微小。但社会听力无法保持绝对清晰没有杂音,一般难以做到永远将谣言消除掉。只有处在比较清楚的状态才可以屏闭掉许多谣言的干扰和破坏。
所谓社会听力,似乎可以理解为一定社会环境中人们获取信息程度,信息的准确性等状况。社会听力好,则信息量大,内容准确。相反则为社会听力较差。
人们能够依据正常的渠道了解所关心事物和消息,解除心中疑惑。社会的听力处于较好状态;个体生活便处于比较愉快和幸福。古代所谓政通人和便有此意。
社会听力也需要个体具备相当的能力。具有比较好的思维的头脑,有一定鉴别真假美丑的能力。则不会受到信息杂音的干扰。谣言传播即会受阻,因此,所谓有识之士常常比一般人看得远,看得准,不易受到谣言的鼓惑和欺骗。而糊涂人就无法做到这样,他们往往是谣言最有力的传播者。经常陶醉在以讹传讹的热闹中。造谣者的粉丝所以多,正是大众知识水平,思想水准和趣味追求相对较低所致。
政府和舆论向大众传播相关信息,把握公开透明原则,将非保密性质的信息及时向公众开放。进而,尽量不给谣言传播留有余地。社会听力便处于较好状态。
不甚恶的谣言,意思也不大。恶意的流言则必须制止。人生短暂,转眼便生华发。美好的愿景怎可被流言蜚语所误。
恶谣言,不传讹,公正心,宽眼界。个人以贞言出;传播实,畅信息,销息谣,正听力。公媒以权威胜。人们希望一个清明的世界。
2019年4 月10日于岭南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