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人生感触 随笔小札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生命的平衡点

时间:2006/12/30 作者: 沧海浮生 热度: 98311
    每个人都有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可是却始终难以根除因为心情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深层的影响。世界需要一种内在协调的共容,人本身也需要一种平衡的、协调的、中和的人生观念,否则就会在很多种矛盾的对抗中挣扎着,找不到人生的出口,就会困惑、茫然。做自己的君王,我喜欢这个词汇,一个人一旦做了自己的君王,能主宰与控制来外界各方面的干扰——最终转化心灵上的乐趣,那会是一种征服自我的美妙!做自己的统帅,主宰着你的心灵,不给灵魂以空隙,不让外界的干扰深入你的内心世界,影响你的决策与预见力!

    中庸开篇就讲了人的性情变化的开始与发展,而却没教人怎么去调节与改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心情在一种极度静谧,没有任何外在干扰的时候,就会是平和的吗?——除非是处于深度睡眠下的状态,没有任何外在声音的干扰,也许那时候的内心是最静谧的。中庸只讲出心性,而却没有讲什么是心性,怎么样去调节心性,具体的行为方式没有讲出来。而老子却不同,他利用比较易接受与接近的理论阐释了这一层微妙的关系“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本来是言虚守内心的静谧与安详,中说的是内里,是澄静的内心世界,而并非是中庸的中,但是这句话更适用于中庸的中;老子讲的事物的两个极端,而子思讲的是事物的中间位置,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确立,并且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与思想的动态,是需要不断的认识与学习,才能逐渐的完善与确立的,我们在迷茫的时候,不要处在茫然之中,应该去看看先贤们在内心困苦的时候做着什么,想着什么,他们如何调节内心世界,并获得安宁的。如果一味的盯在自己的身上看,不会有任何的结果,只能是让自己更加的苦恼困惑!

    首先需要通过老子的学说去认识事物,并且能把他的理论贯穿到每一个具体的事物中去,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当矛盾双方在对抗中达到及至时,这时就可以用一种平和的方式去调节,而中庸思想恰好适合,从事物的两端找出可以中和的几种方式与方法,最终来决定该怎么样去面对与解决!“尊德性而道学问,至广大而尽精微”中庸思想确实是至广大而尽精微的,无论什么事物,只有找到了内在的平和与协调点,才会安宁;我相信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需要平和的状态,一旦哪一方失调了,就会引起争端,也许子思是最明智的一位先哲,世界需要一种平和的状态,人的自身也需要一种平和的状态,只有在平和与细腻的人身上,才会闪烁出智慧的光点来,没有平和,就不会有静,没有静,思虑的时候就会有疏漏,这样也就谈不上什么睿智了!聪明的人做自己的君王,懂得调空自己的内心世界,懂得去主宰自己的内心世界,能从内在的困苦中洒脱的走出来。

    中国的道很微妙,更重于身教,身教胜于言教,需要在具体的事物去感悟那道的玄妙,道包含万物,同时也包含了人的本心,本心不乱,外自澄明!人就不会迷失方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一动不如一静,静并不是绝对的静止的概念,而是一种能让你精神集中的方式,比如看书时你能静守,内心无纤尘。“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不能胜人,就谈不上强了,征服了世界,却征服不了自我,同样会困惑、茫然,人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心理上的享受了,征服了自我,也就会安享内心的那片净土!

    诚如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通过自我的调节就可以达到内心的安静、安宁。而不需要宗教的信仰中的第三者的调和,而达到认知与认识的过程,我们不需要神的启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主宰着人身,通过内里一气的调节,变可中和!达到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内里安然有序,外在浑然一体,这需要自我的统治与控制,把自己身上所具备的优缺点分析出来,然后通过调节与调控达到内心的平和!做自己的君王,做自己内心的君王,做自己灵魂的主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