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信用货币,是直接从货币充任支付手段的机能发生的。由买卖商品而起的债务证券,会因债务转移而流通。并且,信用制度推广到那里,货币充作支付手段的机能,也推广到那里。有这种机能的信用货币,在大买卖的领域内,有它特有的种种形式。金银铸币,则主要保留在小买卖的领域内。
商品生产发展到相当的高度和范围以后,货币充作支付手段的机能,能扩延到商品流通的领域之外。它将成为契约上的普遍商品。地租赋税等等,皆会由现物支付变为货币支付。
……根据支付手段通流速度的法则,我们当可断言,定期支付全部(不问其原因何在)所必要的支付手段量,与支付所隔期间的长短,成正比例。
货币充作支付手段的机能越是发展,蓄积货币以待总支付日期的需要越是增强。市民社会进步了,当作独立致富形态的货币贮藏,是消灭了;但当作支付手段准备金的货币贮藏,却更发达了。
78、货币一离开国内的流通领域,便会解除价格标准,铸币,辅币,和价值记号的地方形态,再还原为贵金属原来的条块形态。
79、在国内流通领域,只能有一种商品用作价值尺度,用作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则是受着两种价值尺度即金与银的支配。
80、每一国皆须为国内流通,贮藏一个准备基金,也须为世界市场流通,贮藏一个准备基金。
(三)货币的资本化
1、商品流通是资本的始点。
2、资本的运动是无限界的。
3、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任何价值(包括剩余价值)。
4、马克思引用亚里斯多德的话说:“货殖是二重的,一方面属于商业,他方面属于家计。后者是必要时的,可以赞赏的;前者以流通为基础,很有被指责的理由,(因为它不是以自然为基础,是以相互欺诈为基础)。在这情形下,高利贷会被人憎厌,乃是当然的。在高利贷业上,货币成了营利的源泉。不被用在原来的目的上了。货币是为使得商品交换而成立的,利息却是从货币造出更多的货币。它的名称利子,与生息,就是这样发生的。所生者与生者相似,利息是货币生出来的货币。在一切营利方法中,高利贷是最与自然相反的。”
5、资本没有由流通发生的可能,但也同样没有离开流通而发生的可能。它必须在流通中发生,但又不在流通中发生。
6、我们所谓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是指肉体力和精神力的总体,它存在于人的身体中,存在于活的人格中,其发动,通常会生产某种使用价值。
但货币所有者,要在市场上,发现当作商品的劳动力,必须具备种种条件。第一,商品交换只能包含从商品本身性质发生的从属关系。在这个假定下,劳动力在市场上表现为商品,是因为(且以此为限)它的所有者(有劳动力的人),把它当作商品来让渡或出卖。但他要把它当作商品来卖,它必须能够处分它,必须成为劳动力的自由的所有者,换言之,成为人格的自由的所有者。他和货币所有者相遇在市场,必须彼此以平等的商品所有者的资格,发生关系,不过一个当作卖者,一个当作买者。所以,他们在法律上必须是互相平等的人格。并且这种关系如要继续,劳动力所有者还只应以一定期间出卖劳动力;因为要是一次卖尽,即等于出卖自己,等于从自由人变为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为商品。他,当作一个人,必须不断地把自己的劳动力,看作是自己的所有物,是自己的商品。这样,他只能在一定时间内,任买者支配使用。且必须如此,让渡劳动力,才不致于放弃劳动力的所有权。
货币所有者要在市场上,遇到当作商品出卖的劳动力,其第二个必要条件,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不能出卖本人劳动所依以实现的商品,却只能把那只存于他本人活身体上的劳动力,直接当作商品来卖。
一个人要能售卖劳动力以外的商品,他自然还须有生产手段。那就是原料、劳动工具等等。没有皮革,他造不出皮鞋。此外,他还须有生活资料。那怕是“未来派的音乐家”也不能靠未来的生产物,或未完全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生活。人类自第一日出现在地球舞台上以来,一直到现今,每一日,都不能不在生产以前,且在生产之际,有所消费。
……货币所有者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他必须在商品市场上,遇到自由的劳动者。这所谓自由,有二种意义。第一,他必须当作自由的人,可以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第二,他没有别种可以卖的商品。那就是实现劳动力所必要的一切东西,他是自由的一无所有。
7、劳动力的价值,像其他各种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这种特别物品,从而再生产这种特别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劳动力有价值,它所代表的,便是实现于其中的一定量的社会平均劳动。但劳动力是依附在活的人身上的。故其生产,也以个人的存在为前提。假定个人是存在的,劳动力的生产,便是他自身的再生产或维持。一个活的人要维持他自身,是不能不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的。所以,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可还原为生产这种生活资料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换言之,劳动力的价值,即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但劳动力仅由运用而实现,它是实现在劳动之内的。在劳动的实现——劳动——中,有一定量的人类筋肉,神经,大脑等等要被支出,故必须再补充。支出的增加,使收入的增加成为必要。劳动力的所有者今日工作了,他必须在明日,以同一的能力条件健康条件,复演同一的过程。所以,他的生活资料量应能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下,把他当作劳动的个人,予以充分的维持。自然的欲望,如营养,如衣服,如燃料,如住宅,随一国的气候和别的自然状况而异。所谓必要欲望的范围,又和满足欲望的方法一样,是历史的产物,从而,有一大部分,依存于国家的文化程度,尤其是依存于自由劳动者阶级所养成的习惯与生活要求。所以,劳动力的价值的决定,和别的商品不同;在这种价值的决定上,含有一个历史的道德的要素。不过,在一定的国度,在一定的时期,必要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总是一定的。
劳动力所有者,皆有一日会死。假如他们必须继续不断地在市场上出现,(这是货币不绝化为资本的条件),则劳动力的出卖者,也不能不“像每一种活的个体一样,由生殖”维持他自己。由消耗死亡而从市场取去的劳动力,至少,要由等数的新劳动力,不断地予以补充。所以,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总和,还须包含补充员——劳动者的儿女——的生活资料。要这样,这一特别的商品所有者,才不致在商品市场上消灭。
因要修改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其在某劳动部门获得熟练与技巧,从而变成发展的特殊的劳动力,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无论如何,是必要的。因此,不能不费去某量的商品等价物。
8、在一切场合,都是劳动者把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垫支给资本家,劳动力在受到劳动力的价格的给付以前,已把劳动力让给买者消费了。所以,在一切场合,都是劳动者以信用给资本家。
9、劳动力的价格已由契约确定,不过它像房屋的租价一样,必须到以后才实现。
10、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即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力的消费,像其他各种商品的消费一样,是在市场或在流通领域之外,遂行的。我们且离开这一事情都在众目昭彰的情形下进行的喧哗地带,同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到静悄悄的生产场所去。那里大门上挂着“非公莫入”的牌子。在那里,不仅可以看见资本是怎样生产,而且可以看见资本是怎样被生产。货殖术的秘密,结局是会暴露出来的。
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内进行的。这个领域,实际是天赋人权之真正的乐园。在那里实行支配的,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这种商品(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都只听命于自由意志。他们是以自由人,权利平等者的资格,订结契约的。契约是一种最后结果,他们的意志,即在此取得共同合法的表现。平等!因为他们彼此皆以商品所有者资格发生关系,以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是处分自己所有的东西。边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的权益。使他们联合并产生关系的惟一的力,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的特殊利益,他们的私利。每一个人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但就因此,每一个人都按照事物之预定的调和,或按照全知的神的指导,只为相互的利益,为共同的福利,为全体的利益,而工作。
……原来的货币所有者,现今变成了资本家,他昂首走在前头;劳动力所有者,则变成他的劳动者,跟在他后头。一个是笑咪咪,雄纠纠,专心于事业;一个却畏缩不前,好像是把自己的皮运到市场去,没有什么期待,只期待着刮似的。
(四)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劳动力的使用,即是劳动。劳动力购买者消费它,即是使它的出卖者劳动。
2、劳动最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人由他自己的活动,以引起,以规划,以统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人以一种自然力的资格,与自然物质相对立。
3、劳动过程的最基本要素,一是人类的目的活动,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手段。
4、一切原料都是劳动对象,但不是一切劳动对象都是原料,劳动对象,必须已由劳动引起变化,方才成为原料。
5、劳动手段是一物或诸物的复合体,劳动者把它用在他自身和劳动对象之间,把它当作传导活动到对象上去的传导物。利用物之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性质,把它当作手段,加力于物上,使物适合自己的目的。
6、劳动手段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进行所在的社会关系的指示物。
7、资本家生产使用价值,仅仅因为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的基体,是交换价值的担当者,要生产一个决定用来售卖的物品,一个商品。
资本家生产的商品,其价值较其生产所必要的诸种商品——生产手段与劳动力,他已在商品市场上,为它们垫支不少的货币——的价值总和为大。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且要生产剩余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商品生产的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8、价值由何种使用价值承担,那是一个与价值没有关系的问题;但必须有一种使用价值承担它。所用的劳动时间,不得超过一定社会生产条件下必要的劳动时间。
9、劳动力的价值和它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放在自己心目中的,就是这个价值之差。劳动力的有用性质,是制造棉纱或皮鞋。这种性质,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因为劳动必须在有用的形态上支出,才形成价值。
10、资本家把货币转化为商品,使其充作新产物的构成材料,或当作劳动过程的要素。资本家使活的劳动力,与死的对象性相结合。同时,他又把价值,把过去的对象化了的死的劳动,转化为资本,为自行增殖的价值,为一只活的怪物,好像有了胎一样,会生育的。
试比较价值形成的过程和价值增殖的过程,我们就知道,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延长到一定点以外的价值形成过程。若仅延续到这一点,使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价值,恰好由一个新的等价物代置,那便是简单的价值形成过程。若超过这一点,那便是价值增殖过程。
再比较价值形成过程和劳动过程,就知道构成后者的,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
11、被计算的劳动时间,必须是社会必要的生产使用价值所耗去的劳动时间。这包含着几种条件。劳动力必须在正常条件下发生作用。假令纺织机是社会纺织工人常用的劳动手段。我们就不可再把纺车给劳动者。棉花也应有正常的品质,不可把时时裂断的棉屑给他。否则,生产1磅棉纱所须用的劳动时间,会超过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但这种超越时间仍是不会形成价值或货币的。
12、劳动者把一定量的劳动加进去,即是把新的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中去。他方面,被消耗的生产手段的价值,也会当作生产物价值的构成部分,转移到生产物上,并因以保存。
13、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内,即存在于物之内。(人自己,被视为劳动力的存在体,也是一种自然对象,一种物,不过是一种活的自意识的物,劳动便是这种力之物的实现。)所以,使用价值丧失,价值也丧失。生产手段丧失使用价值时仍不丧失价值,这是因为生产手段在劳动过程中虽然丧失了原来的使用价值形态,但却在生产物内,取得别一种使用价值形态了。价值虽必须存在在某种使用价值内,但依商品的形态变化所指示,它可以存在在任一种使用价值内。
14、属于生产手段的资本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价值量的变化莫测,只有价值量的转移。这一部分称为不变资本。属于劳动力的资本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的变化。它会生产它自身的等价,并生产一个超过部分,一个剩余价值。称之为可变资本。这两个资本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观点看,是主观的因素和客观的因素,是生产手段和劳动力;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观点看,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15、剩余价值率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价值率正确地表示了劳动力由资本所受到的榨取程度,即劳动者由资本家所受到的榨取程度。
16、剩余价值率,不是由剩余价值对总资本的比例决定,而是由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部分的比例决定的。同样,剩余价值生产物的相对量,也不是由剩余生产物对总生产物余额的比例决定,而是由剩余生产物对代表必要劳动的生产物部分的比例决定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目的;同样,富的程度,也不是由生产物的绝对量,而是由剩余生产物的相对量来计算的。
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总和,换言之,劳动者生产劳动力的代置价值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总和,构成他们的劳动时间的绝对量,即劳动日。
17、劳动日的变化,是在物理的限界和社会的限界之内进行的。不过,这两个限界都极有伸缩性,可以容纳极大的变通。
18、劳动者不外是人格化的劳动时间。一切个人的区别,都没入“全时间工”和“半时间工”的区别里面了。
19、由劳动日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但如果剩余价值是由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产生,由劳动日二部分在量的比例上发生变化而产生,称之为相对剩余价值。
20、资本主义生产之发动的动机和决定的目标,是尽可能使资本自行增殖,换言之,尽可能生产最大量的剩余价值,也就是,使资本家尽可能榨取最大量的劳动力。同时被使用的劳动者数增加了,他们的反抗会增加,从而,资本对于这种反抗的压迫,也必然要增加。资本家的指导机能,不是单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引起,单属于这种过程的;同时,它还是社会劳动过程上的榨取的机能,以榨取者与被榨取物的不可避免的对立为条件。生产手段既作为别人的所有物,而与劳动者相对立,故当其范围增大时,管理生产手段使其使用得当的必要性,也会增加。加之,工资劳动者的合作,纯然是同时雇佣他们的资本的作用。他们虽在机能上相互联络,并统一成为一个生产的总体;但这种联络和统一,只存在于他们的外部,存于使他们联络统一的资本内部。所以,劳动者们的劳动联结,在观念上是当作资本家的计划,在实际上是当作资本家的权利,当作个别人——他欲左右工人的行为,以达成他个人的目的——的意志权力,来和他们相对立。
所以,资本主义的指导,在内容上是二重的。一方面,它是形成生产物的社会的劳动过程,他方面,它又是资本价值增殖的过程。在形式上,却是专制的。合作的规模扩大了;随着,这种专制主义也取得了特殊的形态。资本家的资本一经达到最低限,使真正的资本主义生产得以开始,资本家就会把一切亲手的劳动摆开(?);同样,直接地不断地监视个别劳动者和各组劳动者的职务,他也交给一种特殊的工资劳动者了。在同一资本命令下合作的劳动者,必须有产业上的将官(经理)、士官(工头监工),以资本名义,在劳动过程中,实行支配。监视劳动,成了他们的专属机能。
21、由合作而发展的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同样,合作自身也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特殊形态,而与个人独立劳动者或小老板的生产过程相对立。
22、合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法的基本形态……。
23、每一种事情,只要它能缩短劳动再生产所必要的时间,它就会把剩余价值的范围扩大的。
24、一切发展了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都以都市与农村的分离为基础。我们未尝不可说,社会全部经济史,是包括在这个对立物的运动中。
25、制造业内部的分工,以同时使用一定数劳动者的事实,为物质的前提。同样,社会内部的分工,也以人口数及人口密度为物质的前提。
26、社会内部的分工和工作场所内部的分工,虽有许多类似和关联处,但二者仍不仅有程度的差别,且有本质的差别。
27、各种人的独立的劳动,是以什么作关联呢?那便是,“各个人的生产物,都是以商品的资格而存在”……反之,制造业的分工又是以什么为其特征呢?那便是“部分劳动者不生产商品” ……变成商品的,是部分劳动者的共同生产物。使社会内部发生分工的,是不同劳动部门的生产物的买卖;使制造业各部分的劳动发生关联的,是各种不同的劳动售于一个资本家,被一个资本家当作结合劳动力来使用的事实。制造业的分工,以生产手段累积在一个资本家手里这一件事为前提;社会的分工,则以生产手段分散在许多独立商品生产者手里这一件事为前提。
28、机械是不变资本的部分,像别的部分一样,它不能创造价值,只以自身的价值,转移到由它帮助生产的生产物内。……它不是使生产物更便宜,却是使生产物比例于它的价值而呈加贵。很明白,机械与发展的机械体系(这是大工业特别的劳动手段),和手工业经营的以及制造业经营的劳动手段比较,不知要在价值上大多少的。
29、机械常常以全部参加劳动过程,但仅以一部分参加价值增殖过程。机械加入生产物的价值,决不比它由磨损而平均丧失的价值更大。
30、资本所支付的,不是所使用的劳动,只是所使用的劳动力的价值。
31、大工业的始点,是劳动手段的革命;变革了的劳动手段,又以组织的工厂的机械体系,为最发达的形态。
32、在劳动生产力的增进上,从而,在商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上,机械是最有力的手段。同时,以资本家担当者的资格,它在最初采用机械的各种产业上,又是超过一切自然限制,将劳动日延长的最有力的手段。机械一方面创造新的条件,使资本这种不断的倾向可以自由发挥,他方面又创造了新的动机,使资本贪图他人劳动的欲望更为尖锐。
33、当机械经营在一产业部门牺牲旧手工业制造业现时扩大时,其结果之确实,殆如持新式枪炮的军队,必能将以弓矢为武器的军队打败。机械夺取作用范围的这个初创时期,因会帮助生产异常的利润,故有决定的重要性。这种利润,不仅是促进资本蓄积的一个源泉,且会在追加的不绝创造又不绝寻求新用途的社会资本中,吸引大部分,到最有利的生产范围来。这种激动的初创时期,是具有特殊利益的。这种特殊利益,且会在新采用机械部门,反复生产出来。但工厂制度已获得相当立足点,相当成熟之后,换言之,为其技术基础的机械,已能由机械生产之后,石炭与铁的采掘,金属加工业与运输机关已经革命之后,总之,与大工业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已经成立之后,这种经营方法,就会在原料供给与市场的销路限制内,取得伸缩性,取得突然的跳跃的伸张力的。就一方面说,机械会成为原料直接增加的原因,例如缫机的发明,会引起棉花生产的增加。在他方面,机械生产物的便宜,与运输方法交通方法的变革,又是征服外国市场的武器。机械经营压倒外国手工业生产物的结果,强迫地使外国化为自己的原料的生产地,例如东印度,现在就成了英国出产棉花,羊毛,亚麻,黄麻,蓝靛的地方了。大工业国工人的不断的过剩化,又助长了移民及殖民的举动,从而,使殖民地成为祖国的原料的栽培地。举例言之,澳大利亚就是这样变作羊毛生产地的。一种新的与机械经营支配相适合的国际分工,于是发生了,当世界某一些地方成为主要的工业生产区域时,其他各地即转化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这种革命,与农业上的种种激变相伴而起。
34、工厂制度之异常的跳跃的伸张力,及其依存于世界市场的依存性,必然会引起热病样的生产,以致市场壅塞,并由市场的收缩,引起生产的停滞。工业的生命,是不绝地在生意转好,营业振兴,生产过剩,恐慌,和停滞这几个时期顺序中变动。而机械经营在工人职业和工人生活状况上引起的不确实性不安定性,也与工业循环的周期变化,一同成为常态的。除在营业振兴时期,资本家时时都要用激烈的竞争,才有在市场上获得个人势力范围的希望。各个人的劳力范围,是与生产物的便宜程度成正比例的。为求出品便宜之故,资本家是抢着以改良主义机械代替劳动力,并抢着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但这种竞争达到一定点之后,他们为求商品便宜,还会以强力压下工资,使其低在劳动力的价值之下。
35、妇人劳动及未成年人劳动力的滥用,一切正常劳动条件和一切正常生活条件的盗掠,过度劳动与夜间劳动的野蛮——那种种都会使劳动力,变得便宜。但这种种作用,终久会碰到自然的难于跨越的限制。然而,以此等方法为基础的商品便宜化过程,和资本主义的榨取一般,也都会碰到这种限制。达到这一点,当然须经相当的年日。但这一点一经达到,采用机械的时候就到了,分散的家内劳动(或制造业)急遽转变为工厂经营的时候就到了。
36、劳动力支出的这种无规则的情形,固然是可厌的单调的劳动苛求之自然的粗暴的反动,但也有极大部分,是由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又以资本无限制榨取劳动力为前提。
37、工厂法是劳动阶级在肉体方面精神方面的保护手段。但工厂法的普遍化为不可避免时,则如上所示,由小规模分散的劳动过程到大规模社会结合的劳动过程之转化,资本之累积,工厂制度之独裁,也会普遍化,急速化。工厂法的普遍化,把局部隐蔽资本的支配的古代形态和过渡形态,悉加破坏,并以资本之直接的公然的支配,代替它们。同时,它又使反抗资本支配的直接抗争,也普遍化。工厂法的普遍化,既在个个工作工场所内厉行划一性,规律性,秩序性,与节约;又由劳动日的限制与和取缔,在技术上给予了极大的刺激,从而,加甚了资本主义生产全般的无政府状态和激变,提高了劳动的强度,增进了机械与劳动者的竞争,过剩人口的最后的避难所,从而全社会机构一向备有安全办,也和小经营及家内劳动的范围,一同破坏了。总之,当生产过程的物质条件与社会结合由此成熟时,其资本主义形态的矛盾与对立,同时,新社会的形成要素与旧社会的革命要素,也由此成熟了。
38、大工业在农业范围引起的最大的革命,是剿灭旧社会的堡垒——自耕农民——而以工资劳动者代替他们。社会变革的要求,与阶级对立的事实,在农村,是和在都市一样了。最陈旧最不合理的经营方法,为科学之意识的工艺学的应用所代替了。原来在幼稚未发展形态上使农业和制造业互相结合的家庭脐带,为资本主义生产方法割断了。但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法,又以农业和工业对立发展的形态为基础,而为一个新的较高级的综合——农业和工业的结合——造成了物质的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法,使集中在大中心点的都市的人口,益益占得优势。所以,一方面,它把社会之历史的动力集中了;他方面,它又破坏了人与土地间的物质交换,那就是,使人类在消费食物衣物后,不能以消费掉的土地成分归还土地,从而,把土地永久丰度所赖以维持的自然条件破坏。因此,它使都市劳动者牺牲肉体的健康,又使农村劳动者牺牲精神的生活。不过,它虽破坏这种物质交换的自然发生条件,但同时会把这种物质交换作用,当作社会生产之规律的法则,依一种与人类完全发展相适合的形态,系统地,恢复过来。在农业,像在制造业一样,生产过程之资本主义的转化,是表现为生产者的苦难史,劳动手段则表现为使劳动者被压服被榨取而至于贫乏的手段。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组织地,压迫着劳动者个人的活力,自由和独立。但都市劳动者的累积,足以加强他们的抵抗力。农村劳动者分散在广大地面的事实,却足以削弱他们的抵抗力。又,近世农业,和都市工业一样,是以劳动力本身的浪费和削弱为代价,以增进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实现力的。但资本主义农业的进步,不仅为劫夺劳动者的技术的进步,却为劫夺地力的技术的进步:在定限时间内增进丰度的方法的进步,结果都成为丰度永久源泉的破坏。……资本主义生产虽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过程的结合,但同时它又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劳动者。(未完待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