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的《雷雨》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雷雨》悲剧的冲突是两个家庭成员间前后三十年错综复杂的纠葛不合理的关系;《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的冲突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情与两个家庭间的仇恨和对立。其实两个悲剧的罪魁祸首不是他们本身,他们只是社会的工具,而是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制度。
这两部作品一部是东方作品,一部是西方作品,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但也有相同之处。
首先是故事的社会背景,虽说东西方社会制度有很大差距。但当时他们却有着不可否认的相同之处。《雷雨》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都市,资产阶级往往带有浓厚封建气息。而悲剧的造成者周朴园正是代表.既是尊崇旧道德的资本家,又是留过学的知识分子.他隐藏在'仁厚正直','有教养'等外衣下的伪善,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兼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和作风,对家人实行家长统治,对工人实行残酷的剥削和严重的压迫。他的语言的基调是肯定短促,随处带有命令口吻。〈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发生在维洛那城,实际上是英国16世纪末伊丽莎白女王鼎盛时期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一方面以亲王为代表,象征了王权统一的力量,它受到广大市民的拥护,另一方面是贵族蒙太古家族和凯布莱特家族世代的积仇结怨,它代表着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相互争夺的封建集团的势力。就是因为蒙太古与凯普莱特两大家族的矛盾,罗密欧与帕里斯的矛盾,罗密欧与凯普莱特家族的矛盾扼杀了他们爱情,也就造成了故事的悲剧。
再次是故事的情节曲折多变。〈雷雨〉中首先是鲁侍萍的出现打破了周家和鲁家的平静,接着就是周蘩漪的不甘,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每一件事环环相扣,有因就有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相爱,于是家族的怨仇与个人爱情之间便形成了尖锐、巨大的戏剧冲突。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无视于家族的仇怨,他们轻蔑地觉得,妨碍他们结合的只是枉具虚名的姓氏。在劳伦斯神父的帮助下两人私定终生,以为可以幸福生活。但他因为为朋友报仇杀死了朱丽叶的表哥,罗密欧被赶出维洛那城,两人又分离。这还不止朱丽叶的父亲逼她嫁给帕里斯。。。。总之这两部作品都是故事曲折,引人入胜,这也是它们的成功之处。
在戏剧作品中,语言的性格化和语言的动作性是密切相联系的,剧中人物既然都是“在动作中的人”,那么剧作家用语言来描写性格时,必须通过矛盾冲突来表现,因此高度性格化的语言经常就是富于动作性的语言。曹禺的戏剧语言,就是这样。而莎士比亚的语言则是恰到好处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当时的心情,成为人物个性化的标志。罗密欧与帕里斯身份、教养基本相似,他们都爱恋着朱丽叶,但是语言的深情和力度有所不同:帕里斯的话只是一般性的哀悼和思念;罗密欧的话更为激情澎湃,是从一个行将殉葬者口里说出来的,更为感人。而且罗密欧的话在剧情的进展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感情层次,以及人格的不同侧面,例如即使要杀死帕里斯,也说出爱对方胜过爱自己的发自内心的话。还有就是《雷雨》中的语言比较含蓄,蕴涵很多话外音,而不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语言就很直白,戏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完全沉浸在对爱情的热忱、向往中,第二幕第二场凯普莱特家花园中,朱丽叶对月抒怀,青年男女热情的情感交流和相别时的难舍难分,弹奏的是一曲曲情意缠绵的青春的颂歌、爱的颂歌。很抒情,很华丽的语言。
戏剧中的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塑造也很成功,将每一个人的形象设计的恰到好处,性格也表现的淋漓尽致。《雷雨》中最突出的任人物周蘩漪,她阴鸷而果敢,哀静而乖戾;而封闭而阴冷的家庭压抑了她的活力和个性,把她生命的热情扭曲成带破坏性的偏执。蘩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勤的马,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因这条路也引向了死亡。.作者用力刻划了此人物的内心世界.她难以忍受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要求挣脱这一切.在一定意义上她也是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在《雷雨》的氛围里,周蘩漪最显得调和,她的生命燃到电火一样地白热,也有它一样的短促,情感郁热,境地,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着火星也消灭时,她的生机也顿时化为乌有,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也许爱与恨正是曹禺的《雷雨》所要表达的主题,周朴园、鲁侍萍,乃至周萍,哪个不是一切的恩怨情仇,只有蘩漪将爱与恨的交织诠释他如此淋漓尽致,蘩漪就像是一朵在黑夜里悄无声息地绽放了的花,冷漠、诡异、妖艳,穿过被灼伤了的眼睛,直逼进你的灵魂,寻找苦海深处的共鸣,我不得不赞叹蘩漪,她就是那个疯狂到让人心痛的女人。还有周萍是整出戏中性格最复杂的人物,一方面在父亲的阴影小心翼翼地生活,另一方面又不甘于这种压抑的现状,他阴郁而不得志,对父亲的反叛,一种心理上复仇的快意使他与后母蘩漪牵连到了一起,他轻而易举地掳获一颗寂寞的心,但也就此背负了沉重的道义的十字架,自始至终,周萍都在逃避,他是一个懦弱的人。很难得他下定决心带四凤走,但这对他是更大的悲剧,所以他忍受不了,自杀了。周冲和四凤是整出戏中最让人不忍心的受害者,他们俩个同样的单纯、清澈,对甜蜜的爱情那么憧憬,对未来充满了热情,他们明亮的眼睛无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涛汹涌,一心只勾勒着幸福的轮廓,当他们的幼稚在残忍的现实面前被得头破血流的那一刹那,老钟就已经鸣起,其实周冲化比四凤更加无辜,雷雨过后,我们不得不扼腕叹息:多么年轻的生命啊。
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是一个性本温和,热情、直率、善良,不够沉稳,缺乏心计的人。直率的本性和残酷的现实逼使他走向极端的道路。他杀死凯普莱特家族的人(提伯尔特),杀死帕里斯,都是忍无可忍的,或是出于仗义,或是出于自卫,他还是表现了一个具有崇高理想的人文主义者的品格:他对对手表达了爱心,实在不愿杀死对手;他是为了美好的爱情而死的,死得壮烈,可歌可泣。他的性格既直率,又不乏多样性。他是一个勇敢而不成熟的理想主义青年。朱丽叶美丽纯洁,忠贞不屈,同时善良温和,也不乏某些心计。她有如一株亭亭玉立的水莲花,虽根植于污浊的泥淖而自有纯洁与明净,虽经摧残仍飘散着经久的芬芳。她不顾家族宿怨的禁忌,大胆地接受罗密欧的爱情,表现了她“离经叛道”精神。为实现美满的婚姻,她用心良苦,靠假死躲过与帕里斯的婚姻,以期与真正所爱的人结成良缘。从“死亡”中醒来的第一句话是询问自己的“夫君”,当得知“夫君”已死,便毅然真的殉情,决不苟活,把爱情看得高于生命。她的理想最终不能如愿,是因为她太天真稚嫩,毕竟才14岁,也是因为现实太黑暗残酷,使她实在无法抗拒命运的错误安排。她是一个热情而柔弱的理想主义青年。 真正的爱情,使他们变得勇敢而无畏,他们背着父母到劳伦斯神父的寺院里秘密成婚,最后他们为了反抗封建家族势力和封建的包办婚姻不惜以死殉情,谱写了一曲最为悲壮动人的爱情颂歌。
《雷雨》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故事中有很多的偶然性和巧合。鲁侍萍偶遇周朴园,鲁大海与周朴园是父子,和周萍是兄弟,四凤和周萍是兄妹。。。。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见是偶然,罗密欧失手杀死朱丽叶的表兄提伯尔特也是偶然,罗密欧最后服毒还是偶然。。。就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偶然,不断激烈着矛盾,使矛盾的解决无法采取圆满的方式,只能选择了最后的毁灭。
《雷雨》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很成功的作品,因为他们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一场倾盆大雨到现在都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到现在还感动着我们。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