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沈从文先生曾说过:“很多人看我的书近似买椟还珠,你们欣赏我故事的清新,作品背后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欣赏我文字的朴实,那背后蕴藏的悲痛也忽视了。”我想我也曾是这样一个买椟还珠的人吧,对于《边城》这样一个故事,我单纯地随心一读,并未进行深入理解。再次读《边城》,依然是那样纯真的翠翠,依然是那样宁静自由的茶峒山城,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翠翠和边城的一种黄昏的美。
作者笔下的茶峒山城,只是一个三省交界的边境小城,在故事里仿佛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安静角落。它总是带着一抹柔和的淡紫色,酉水潺潺流过,不动声色地洗却人们的悲欢离合,是那样的沉静与温柔,而在爱恨纠缠,生死过后,逝去的流水结成了一个没有结局的边城。
这城中有着充满热闹烟火气的小河街,聚集妇人的吊脚楼,负责摆渡的老船夫,大大小小、老老少少,正直淳朴,彰显着最原始的人性美好。老船夫无偿摆渡,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收过客的一个铜板还要回之以一大把的烟草。就连最为世人所不齿的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她们会为了生计接待四川商人,也会将所有的眼泪和快乐寄在归期不定的水手身上,她们有着古代女子“拼将一生休,尽君一日欢”的勇气和无悔,重义轻利,“较之讲道德知廉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这样的的水土和民风养育出的翠翠,有我能想到的淳朴、善良、活泼、率真,也有着女子本身具有的含蓄与隐忍。
翠翠在骂人后听到对方名号时“心里又吃惊又害羞”,沉默一个晚上,也会在爷爷提到嫁给天保时又羞又气地掐断话头,是纯真率直的翠翠;当心上的事落空时,“翠翠弄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地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地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她的惊愕和失望,以及妄图掩饰的心理过程,在看似随意的动作中暴露无遗。其后面对爷爷的泪水,她的心中又烦又乱,想哭又觉得没理由哭,这是含蓄隐忍的翠翠。有人说边城的悲剧就是翠翠与傩送过于扭捏,沟通不到位,明明没有什么大的阻碍,最后却酿成了悲剧。但是少女自身就是如此含蓄的性格,对爷爷的顾及也使她不知所措,只能“不回应”,这恰恰是人之常情啊。全篇中,有四次翠翠与“新娘”一起出现,先是年少无知时扮成新娘的懵懂,情窦初开后追看花轿的好奇,这时翠翠的欢喜脸红当是所有女子在此时情思的集中写照。所以最后一次在爷爷的葬礼上出现了“新嫁娘”这三个字时,只感到无尽哀凉,翠翠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年少的梦。前面的娇羞含蓄引人怜惜,那此时她在经历一系列变故后的默然就更贴近灵魂。
大学的老师上课时讲《边城》是牧歌与挽歌的二重奏,作者用诗的语言谱写了一首田园牧歌。现实的裂痕不可能回到圆满,所以沈从文先生构建了一个理想的“故乡”,这里自由、宁静、欢畅、纯净,是理想的乐土。茶峒清澈见底的流水,温柔的黄昏,处处可感的人情美,在素淡中闪着明澈的光辉。我想,这是作者背后的热情,之于理想中的“家”。但边城虽美,却给人一种黄昏的感觉。可以说,翠翠的天真、不谙世事,含蓄、懵懂,变成了一条条致命的引线,引向最终的惨剧。边城人美、景美、情美,然而真相并不美,这些美并不能加起来也得到一个很美的结局,正如作者所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处处是不凑巧,既然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还记得电影的悲哀结局,在昏黄温暖的色调下,隐隐透出烟水空濛的凄寒。翠翠痴痴地伫立,她等的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边城》读到最后,是感伤的,令人怅然。
现在,我读懂了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和悲痛,沈从文先生是用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残酷,“美,总是愁人的。”
赞(0)
最新评论